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法国画家米夏的资料? 关于国画的简要资料(500字以内)或关于国画描写的优美片段?

一、法国画家米夏的资料?

法国现代画家米夏的油画《船》欣赏米夏的作品,画家米夏描绘出白色耀眼的阳光洒向湖面的瞬间,他运用了大红,湖蓝,橙色,中黄等不同色相表现色彩艳丽的小船,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光色斑斓的效果。

二、关于国画的简要资料(500字以内)或关于国画描写的优美片段?

《国画的美感与欣赏——国画的神韵》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那么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第二步,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主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绘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青少年朋友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中国画(或其他绘画),认真试一试,看能否有所收获。

三、中国画向日葵开花的资料?

.张书旂(1900~1957)

现代著名花鸟画家,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誉。

他的向日葵,轻盈典雅。粉与笔墨兼施,其气雄健,其笔超脱。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

2.赵少昂(1905~1998)

现在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岭南画派杰出代表。

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以花鸟画为最精。

他笔下的向日葵,造型高度概括但又不失准确,并充分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笔墨奇肆粗狂,又能见其精细之处,雄秀双至,意趣动人。

3.钱君匋(1907~1998)

现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

钱先生的向日葵,色彩十分清新怡人。虽只一幅,但回味无穷。

他以大笔画叶,温润圆畅,既墨韵淋漓中又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耐人寻味。那长长短短、错落有致的花瓣,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4.陆抑非(1908~1997)

现代杰出的花鸟画家,卓越的教育家。

所作花鸟无数,以牡丹,荷花最为多见,向日葵则偶作三两幅。

他笔下的向日葵,色彩明快,生机盎然。其大笔挥写,没骨泼色,笔墨酣畅淋漓之余,但又不背离葵花的自然形态,既写形又写意。

画中向日葵低垂的花头,像是刚经历了一场风雨,更显明艳动人。

5.唐云(1910~1993)

现代著名国画家。

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

其笔下的向日葵,朵朵向着太阳,朝气蓬勃。他以没骨法画叶,又以墨线勾叶脉,清秀明丽。以明黄点染写成的花朵,于清丽中显得风姿绰约,金光灿烂。

既有北派花鸟的厚重,又有南派的超逸,清丽洒脱,生动有效。

6.刘伯骏(1921年生)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

擅画美人蕉、鸡冠花、向日葵、荷花。他认为这是“夏日花中四君子”,它们的品格象征了我们的年代。

他笔下的向日葵,独具特色。在笔墨情趣中带着西方的抽象性,画得那样自由随意、挥洒飘逸,有静有动、妙趣横生。

7.张耕源(1938年生)

当代著名书画家。兼善中国书、画、印。

他爱画向日葵,其实是受梵高的启发。“那是一团燃烧的情焰,在追逐不朽的生命”。

他笔下的青青园中葵,构图饱满,有油画质感,色彩浓厚,笔墨奔放,点线灵动。

葵花的花心五色交叠,斑驳淋漓。花瓣用笔长短俊逸,似要乘风高去,又恋故枝,情趣盎然。

四、清代国画大师孙温个人资料?

你好,历史文献记载孙温的资料比较少。

  孙温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卒于光绪十八年(1891)。生于清嘉庆年间的画师孙温,更曾绘有大型彩绘绢本全本《红楼梦》画册24册,230余幅,其画图构思严谨,情节连贯,笔法细腻,设色浓艳,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待全图绘制完成之时,孙温早已年逾古稀。但是在诸家画史和地方志中均不见孙温其名,孙温的生平情况至今仍了解甚少。

五、南艺国画的任课老师的详细资料?

  南艺国画中国画系现任系主任于友善副教授,系副主任吴元奎副教授。

  刘海粟、张大千、黄宾虹、李超士、陈抱一、吕凤子、姜丹书、丰子恺、关良、潘天寿、傅雷、潘玉良、朱屺瞻、颜文梁、朱士杰、陈之佛、谢海燕、俞剑华、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刘抗、苏天赐、张华清、张文俊、林树中等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任教。  现任教师、姓 名、 职 称 、学历 、讲授主要课程   方 骏:教授、硕导、硕士、写意山水、青绿山水、中国画创作   黄 敦 :教授、博、硕导、硕士、书法篆刻史论、书法、篆刻、创作   周京新 :教授、硕导、硕士、写意人物、线 描、中国画创作   徐利明: 教授、博、硕导、博士、书法篆刻史论、书法、篆刻、创作   尚 可: 教授、硕导、博士、工笔人物、线 描、中国画创作   吴元奎: 副教授 、大学、 写意人物、写意花鸟、中国画创作   江宏伟: 副教授、硕导 、大学、 工笔花鸟、花鸟画创作   于友善: 副教授、硕导 、硕士 、写意人物、线 描、中国画创作   张友宪 :副教授、硕导、 本科、 写意人物、写意花鸟、中国画创作   周志勤: 讲 师、硕士、 写意花鸟、中国画基础   束新水 :讲 师 、硕士、 写意人物、中国绘画鉴赏   徐 钢 :助 教 、硕士、 写意山水、青绿山水   朱友舟 :副教授 、硕士、 正书、隶书、行书、创作   注:南艺国画院中国画系始建于1912年,历史传承久远,学科文脉清晰,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鲜明,教学与科研自成体系,是本院绘画专业中的品牌专业方向。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画系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型院校及同类型专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显著的学术地位。在第六届到第十届全国美展中,中国画系师生共获得金奖3枚,银奖8枚,铜奖7枚,优秀奖13枚。1995年中国画人物画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2006年中国画课程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一类精品课程。  中国画系本科教学现专设中国画人物课程群、中国画山水课程群、中国画花鸟课程群三个专业工作室。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有:中国画艺术(人物)研究、中国画艺术(山水)研究、中国画艺术(花鸟)研究。

六、怎么画国画?画好简单的国画?

先临摹,再写生,最后创作(画简单的国画)。 画国画首先要临摹,临——照着画;摹——将纸浮在上面画,学习古人的古法用笔。 其次要写生:照实物画,将技法进行实际练习。

七、国画教程|国画紫藤花的画法?

您好!

1.中国国画紫藤花的花朵、花串的结构绘画技法:紫藤花为总状花序。花朵盛开如蝴蝶,花朵小柄生长于花轴上,由无数花朵组成锥状花串。

2.中国国画紫藤花的花朵绘画技法

(1)中国国画紫藤花没骨法:调曙红和酞青蓝(亦可加少许白色)为浅紫色,笔尖蘸深紫色点上面两片大花瓣,再蘸深紫色点下面两片小花瓣。由于透视原理,花瓣应有大小、形状的差别,只有画正面花瓣大小才基本相同。作花朵的练习时,笔中颜色要调出深浅,用笔肯定,才能画出花瓣颜色的深浅变化。初学者要养成一点即可的良好习惯,忌平涂和刻意描形。

(2)中国国画紫藤花双勾填色法

点写加双勾画法:先调白色,笔尖蘸浅赭绿色(赭石加草绿)画成,稍干后再双勾画成。

点写法:先调白色,笔尖再蘸浅赭绿色(赭石加草绿)画成。

双勾画法:用深浅变化的墨色双勾画成。

双勾填色法:先双勾后再着白色。

衬托法:先用浅赭绿在宣纸土涂色块,干后点写有层次的白花瓣,最后点花蕊。

3.中国国画紫藤花花串画法

双勾法与没骨法画花串,都是以花朵画法为基础,由少到多,重叠组合而成。组合时注意花朵的疏密浓淡。

4.中国国画紫藤花不同姿态的花串

繁茂丰满的花串,先画花朵群,再点写错落有致的小花瓣,最后在预留的空隙中添花梗、花柄;稀疏花串,先画断续花梗花柄,然后添画花朵。待花串尚未干透时,调藤黄和白色点写疏密有致的花蕊。

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八、国画的画法?

1、白描:用细线勾画出物象轮廓及其细部,整个画面纯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2、粗中有细:如花草画得粗,但绕花飞动的小虫、蝴蝶、或蜻蜓等则画得很细;

3、界画: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主要表现庄严雄韦的建筑物,如宫殿、庙宇、楼阁、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齐精致的家具陈设等。

4、没骨法:一般不用墨线勾轮廓;

5、泼墨法:是没骨法的扩展,用大块墨色,再运用自然形成的浓淡,加上较细的笔道,有的地方还露出飞白,这样才见精神;

6、工笔:勾勒细腻精巧的叫工笔,工即工整工细之意,敷色也层也渲染,显得浑厚浓重;

7、写意:只写物象的大意,用笔简练流畅,笔墨自然,不用色的写意画,又称“水墨画” ;

8、勾勒着色:亦称“单线平涂”。它用笔先勾出物象边线,中间用墨或用色平涂;

9、粗细相间:亦称“兼工带写”。它比工笔要粗,比写意要工;

九、国画的原型?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

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写实和写意等技法,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等方面的认知。

外表: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下列各项是否精美。

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 我们往往主观批评该画的优劣,就是受画工的影响很大。

书法:

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中国画画面上常伴 以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增色不 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 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良莠。

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画家的印鉴,题字者私章,衬托用闲 章,收藏者印章,欣赏者印章,鉴证者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 文内容,盖印位置等,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帝皇,名家, 藏家和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框:

中国画的装裱更别具一格,常见的有纸,绫两大类。今呀洗 ,绫 裱较精。裱边的颜色,阔窄,称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日本近代的裱工另有风味,对现代的裱画方式具影响力。好的装裱,能把一幅画衬托得更为精美悦目,名贵大方。

框饰:

如用压镜方式将画藏在玻璃框下,其采用的框边质料、颜色、大小对画的美观影响极大。近年北美画家多采用西式框饰代替中式装裱,亦颇有可观。

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工夫,更着重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相互关系。

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苍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 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工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这表现就是功力。

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成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提诗,盖印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虚,故从布局中可见作者特到之处。

学养:

工力及布局,可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养,对其作品影响至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者,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分别,学养是条件之一。

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以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曹操,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原故。

十、韩国画与中国画的区别?

韩国画是指广义上的韩国画作。中国画特指中国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