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罗马式抄本画有什么特点?
英国的罗马式抄本画中,始终保持着它的地方特点,人物形象的表现上手法写实。在德国,奥托时代的艺术形式一直支配着罗马式的抄本画艺术。
在意大利,有一组画卷特别引人注目,它绘制于13世纪初期,是具有拜占庭艺术强烈影响的罗马式抄本画。现藏意大利的撒莱路奈大教堂图书馆。
中世纪的抄本画虽然很盛行,但因限于复制条件和材料来源,一般只有修道院、大教堂或图书馆才能拥有,是修道士或传教者们的珍贵读物。而教育广大教徒主要是采用照本宣科的口述形式,或者利用教堂的雕刻、壁画和玻璃窗画等等。
西方画紧追工业革命,国画沿袭自然生活。对此你有何见解?
西画紧追工业革命,国画沿袭自然生活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斯图亚特王朝被废黜后,资产阶级和贵族相互妥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直到18世纪,已经率先建立民主政治的英国政局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的意思),
此时繁荣的英国终于迎来了艺术史上的第一个春天。无论是文艺复兴时代还是巴洛克时代,辉煌的艺术文明期里都鲜少听到英国艺术家的名字,英国的艺术直到18世纪才终于出现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画派,英国的绘画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从那时才开始的,这都是依赖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
我们往回看,可以发现,资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靠海的意大利,尤其是佛罗伦萨率先发展起商业,拥有雄厚经济基础的佛罗伦萨开始寻求精神和文化艺术思想层面的上层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闻名世界,人们习惯将它称之为西方油画,
到19世纪时,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思潮的影响,艺术家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摆脱了“工匠”的身份,画家真实的内心可以毫无顾忌地跃然纸上,直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艺术家空前的受宠推动了艺术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目的也是为推动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西方绘画紧随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展,
然而,国画沿袭自然生活,是因为国画和书法出于同一源头,有“书画同源”之说,国画注重写意,同时讲“像物象”,讲“外师造化”,以大自然为师,是丰富复杂的线条艺术,体现的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及万物哲理,国画和书法一样都和人的精神境界相同。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19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有怎样的风采特色?
19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的风采特色,说19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的风采特色,这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而且19世纪是西方艺术史上最早的多元化时代,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有一个百年里能相继出现那么多种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美术风格,比如,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冷静务实的“写实主义”、梦幻的“印象主义”,这些都是19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的风采特色。
绘画在帝國艺术特征「古典主义」,十七八世紀時,不断的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也同时注意到小亚細亚及巴尔干,故而兴起「古希腊研究」热潮,而当时的艺术家思想为:「艺术的理想绝不是在于个性的一点上,只有深得調和勻称中庸之美的艺术,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此中庸之道的绘画恰和革命时代显示帝國威风的法國人相合,为政治、艺术相形影响的最佳佐证。強調完全拋弃个人的主观情感,而以理智的、調和的书法为理想,以正确的素描为宗,色彩則被斥为感情用事的東西,作风和佛罗倫斯派接近。
“现代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艺术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过《舞蹈》《格尔尼卡》《那不勒斯来的男人》《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点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出现的原因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