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人物面部技法? 国画技法有哪些?
一、国画人物面部技法?
一、如果是写意人物,就要用颜料调成肉色,直接在脸上画就可以了肉色是这几种颜色配成的:白色,黄色,赭石,胭脂。如果是男生,这几个颜色就可以了。如果是女生的脸,还需要白一些,还要加石青。
二、如果是工笔人物,一半是现在眼皮、眼角、面颊等部分分染胭脂和赭石,塑造血色和立体感。当然了鼻子附近,下巴,嘴唇都要分染。
然后就是罩染。按照前边说的肉色,调成颜色,罩染就好了。
二、国画技法有哪些?
国画分工笔和写意两种,主要有构思、构图、用笔、用墨
工笔画一、技 巧 部 分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体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11、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同时竖立笔中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待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1016
三、中国画的技法有哪些?
1、勾,即先用非常干的浓墨勾出山水的外形轮阔;
2、皴,在勾出山水的外形轮阔上,再用略干的稍淡的墨侧锋进行皴;
3、擦,用墨比皴淡,比皴湿一点,侧锋进行擦;
4、染,用墨非常淡,比擦还要湿,大面积染,一般用来画远山,表现山雾迷蒙的感觉;
5、点,在勾出的山上,点上象征的各种树形。点之后,再略加修饰,一般一幅山水画就可以完工了。在画山石和树干时,勾完轮廓,用沾了淡墨的干毛笔的侧峰,在轮廓边内“摩擦”,制造出纹理,凹凸,折皱的效果。首先是选好临本。一种是就自己喜爱的画风,选自己仰慕的画家,特别喜爱的作品有利于自己画风的发展。一种是根据自己创作需要、丰富表现技法选择临本的。一种是为纠正自己的用笔习气选择临本的。不管是从哪个目标出发选择临本,都以笔迹清晰的原作为好,至少是质量较好的印本。其次是读画。仔细观赏临本,领略画意。为此,也要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材料,特别是与此画有关的评论。注意画面的题跋、款识、印章都有助于画意的理解。
四、国画技法该怎样画鲤鱼?
技术性问题通常都需要化大量时间去实验才能一点一点的领悟直到感悟。就如现实生活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书籍,最终都是通过实验与实习才能搞明白。而书画的关健点最好是有一个好老师的现场指点,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并赢得宝贵的学习时间。
《鲤鱼跳龙门》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怎样画鲤鱼的书籍种类书店都有买,网上也有各种介绍。从绘画技术来讲,一切技术发挥都离不开绘画材质的因果关系。(书面无法说清楚的原因)
如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工笔画、小写意、大写意,这三者之间的笔墨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对载体的纸质也要求不同。画者要学会辩别自己适合那一种类。
如图: 在传统鲤鱼表现上,吴青霞女士的工笔、小写意作品值得参考学习。
总结:《鲤鱼跳龙门》由于象征着升官发财、富贵吉祥而广受世俗的乐道,所以在这个题材上下过苦功夫的人不少,因此就连鲤鱼行画(商品画)总体上也画的不错,这些画的主要缺点在于色彩的艳俗表现上,这就是行画特征,世间本来就是喜欢艳俗的人多……
五、工笔人物画的着色基本技法有哪些?
1、先寥寥涂出大致廓形,用笔很轻。
2、眼窝处用笔描粗重,在内部画出半圆状眼球,和上面的线暇接起来;局部略微加线条。
3、把眼部整个包裹起来的线条用笔重涂,层次要清,眼球处添加一个实心点,更加分明。
4、找出整个的结构,眉毛是紧贴在眼皮上方,画的时候深浅要清晰,弯曲度把控好。
5、在主要结构基础上进行刻画,把眉毛内侧眼眶上沿加重;找出眼珠最重处并卡出高光形状。
6、最后,进行更深入一层的细节刻画,包括上眼皮厚度、下眼皮厚度、眉毛背光面、受光面以及质感,注意画出眼球的体积,最后统一调整;完成。
六、中国画有哪些特色和技法形式?
效法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以表现出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折带皴、括铁皴、大小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则有鳞皴、绳皴、横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这些皴法乃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质地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随着中国画的不断革新演进,此类表现技法还会继续发展。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用于人物和花卉画。
没骨也是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另有用青、绿、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也叫“没骨图”,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杨升擅此画法。
指头画简称“指画”。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用指头、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清高其佩擅此画法,其侄孙高秉还著有《指头画说》。
执笔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擫”是用大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桌面,悬腕的运动轴心在肘。其旋转的幅度可以加大。如画大幅作品,是站在案前作画,还必须悬肘,悬肘的运动轴心在肩,旋转的幅度大于悬腕,但画工笔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
笔锋的运用
毛笔的笔头分三段,最尖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处为笔根。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
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用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画时提、按用力比较均匀,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
七、学习中国画山水画用笔技法?
1、所谓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用笔要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
2、杨弘岳山水画用笔技法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3、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
4、杨弘岳山水画用笔技法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露锋运笔。
5、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
八、要学国画人物~有什么好的技法书推荐?
要学国画人物,可推荐方增先的《中国画人物画技法》、杨之光的《国国人物技法》,还有史国良先生的《中国画人物画技法》等书籍,这些书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人物造型,线条、素描、透视、着色、步骤、神态、动势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讲解。是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好教科书。
九、画国画的基础有哪些?
画国画的基础有很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毛病的功底,应该过一会,大多数都是用毛笔画的,如果毛笔工地不好,就会出问题。
十、《怎样画写意山水》张际才国画技法?
《写意山水画技法研究》是张际才在多年的山水画教学实践和创作中总结、提炼出的一套绘画技法与经验。力求以精准详实、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自己的创作心得分享给各位山水画爱好者,也努力使图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示范性。
在山水画创作中,张际才注重师法造化。早年曾在赣南山区潜心写生十余载。长期的写生经历使他明白,师法自然能够让自己的笔墨语言得到蜕变,形成具有个性的绘画风格。他生长于南方,作品也大多表现的是南方的山水意境,其写意山水画传承的是岭南画派的革新精神,书中他也想将这种精神展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意象,山水画有着众多的表现形式。就写意山水画而言,展现出笔墨的奔放与洒脱、自然景象的灵动与生气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既要保持传统笔墨的内涵,显现出山水画的写意特性,又要巧妙地将传统绘画语言转换到现代语境中,透露出具有时代感的审美气息。
张际才历时一年完成了这套技法初稿,后来又不断加入许多新的想法。因对其中的部分图例不是很满意,又对其加以修正和完善。为了达到更准确、直观的效果,这些图例他反复画了多遍。之所以将这么多精力花在其中,是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有质量的参考。在准备的过程中,他说也收获了更多的经验,进一步感受到实践于绘画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