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基本笔法? 笔势论的基本笔法?
一、牡丹基本笔法?
一、勾染法:
1、 用勾线笔蘸浓墨,从最外侧瓣片画起,先画出翻卷瓣片的正面,运笔不露笔锋,笔缓势连,柔中带刚。
2 、再勾画出瓣片背面的轮廓线,墨线是决定叶片正侧卷折的关键,不可忽视,要意在笔先。
3、 再画出向上卷翘的瓣片,相互衔接要准确生动。
4、 依次添加花瓣,注意瓣片的姿态和变化。相互的交叠要合乎透视的原理。
5、 勾画蕊心,注意要与瓣片的透视角度相同,要有疏密和气势的安排。
6、 根据花头的透视角度,勾画出相应的瓣片,画时既要考虑生态结构,又要安排瓣片的聚散和正背。
7 、呈扇形向外逐步添加瓣片,相互穿插要交叠,不可平行,增加花头的立体感。
8、 勾画完成后,换取小号羊毫笔蘸三绿、三清调和白粉,从瓣片的基部染色。
9、 再蘸少量的清水,相互遮掩的瓣片颜色也要有浓淡的变化,越往外颜色越淡。
10 、将笔中的水分用废弃的宣纸吸干,蘸藤黄,尽量浓厚一些,染出花蕊。
11、 蘸大红色,点蕊头,色点要相互错开,形状浑厚,富有变化。
二、没骨法:
1、 选用中号羊毫笔蘸白粉和曙红调色,从笔尖到笔根,颜色由浓到淡自然过渡,下笔先点花心部分,回锋收笔以忌飘散。
2 、以提、按、顿、挫和揉等各种丰富灵活多变的运笔方法,求得笔下花瓣形状姿态的丰富多变。
3 、渐向花外点出,背面瓣片的色调变化越画越浅;笔尖再蘸曙红色,画正面花瓣。
4 、传统牡丹的点画方法是一笔紧挨一笔,整个花头是由一笔笔从淡到浓的色点组成。
5 、绕着主花瓣,画出后侧的正面瓣片,颜色逐渐变浓,让花头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更加突出。
6 、再蘸曙红色,使笔尖颜色越来越纯,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捻笔,表现外侧的正面瓣片。
7 、丰富花瓣的层次,用笔要有节奏,逐步刻画出花瓣外形。
8、再用清水调和藤黄,点出后侧蕊头。
9、 待花瓣七八分干时,换取小号羊毫笔蘸浓墨,笔尖到笔根的颜色要由深到浅,侧锋点出花蕊,墨点要有变化。
10、 用少量的藤黄和白粉调色,尽量调和得黏稠些,按瓣片的姿态和疏密点出前侧的蕊头。
二、笔势论的基本笔法?
答:笔势论的基本笔法,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共72贴,被认为是王羲之对写字技法揭秘的书论名篇,其以用笔而言,论及藏锋,侧笔,结笔,翻起,起笔,打笔等方法和笔势。
三、颜真卿书法基本笔法?
悬钩结体:即笔画开始时先向上悬挂一段,再回笔结尾,形成钩子,如“风”、“行”等字。
钩尾回折:即笔画开始时向下悬挂一段,再向上回折,形成钩尾,如“书”、“事”等字。
捺:即从上往下方向书写的笔画,如“日”、“月”等字。
撇:即从下往上方向书写的笔画,如“人”、“口”等字。
点:即用笔尖轻点纸面形成的小圆点,如“石”、“虫”等字。
折:即笔画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转折,如“心”、“手”等字。
顿笔:即笔画中间暂停一下,再继续书写,如“高”、“云”等字。
隶变:即在书写过程中将笔画逐渐变细,如“龙”、“雨”等字。
这些基本笔法是颜真卿书法的特点之一,也是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基础。
四、王羲之楷书基本笔法?
这里总结了王羲之作品中的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地练习。
一、横法
(1)顺锋横
“示”、“再”的上横为顺锋横。
①顺锋起笔;②中锋右行;③至尽处提笔折锋右下;④向左回锋收笔。
(2)逆锋横
“甚”、“不”二字的横为逆风横。①搭锋起笔;②中锋右行;③至尽处折锋右下;④向左回锋收笔。
五、任楷书基本笔法?
答:任字楷书很端庄大气好看,按书法法规规定,任字共六个笔画,首笔斜撇,次笔垂露竖,三笔平撇,四笔横画,五笔竖画,六笔写短横。
六、行书基本笔法教学?
行笔比楷起收、提按、转折、疾驰更富于变化。
一:起笔,顺露灵动;逆反笔力。
二收笔①回锋收笔,无垂不收,无往不收。前后呼应,含蓄沉实。②空收锋露未不回空收。
三提笔,离纸细点画。四顿笔,按下粗有力,与提相对。五按重垂直向下。六挫笔,顿笔略提,使笔转动,离顿换向。顿笔和挫笔要分寸
七过笔:毛运行,提直道远行,不曲不折,其势如箭离弦,急速有力,流畅自然。
八转笔,圆转没棱角。九折向右运横起先向左上落,折顿右行未端,右顿折左回收。竖及斜类推。
十圆笔裹锋转色,锋少露内含骨力。十一方笔。逆顿骨力外拓,方整劲险。十二抢笔,虚折笔实。湿抢干折。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停以取势,如驻如回顾,欲中还留十四翻笔速,豪端尽而翻笔复为之,浓淡枯湿的变化。
十五渴笔:墨少的笔画,字间露白枯笔,渴源飞白行多此法。行墨笔不拘,笔势奔放凝重,流畅苍劲。
行书笔法基础,要融会贯通
七、硬笔草书基本笔法?
横笔左低右高,顿下笔要重有力,不能过于礓硬,向右上横拉适当长度再顿笔下压向起笔回收笔,收笔要轻而快。
悬针竖
重笔下顿笔直下拉,找准长度慢慢下压再慢慢起笔离开纸面露出锋,悬针竖关键点是垂直,头,中,尾大小有比例。
斜撇
斜撇稍长,且与平行成45度角的圆润笔画,顿笔向左下行笔,逐渐出锋,注意露锋过于尖锐而显飘浮。
竖撇
竖撇与斜撇最大不同点是竖撇带竖和短撇的连贯行笔,顿笔竖直行笔下拉,再向左下弯小短撇出锋,锋出厚短,60度倾角。
短撇
短撇介于斜撇和竖撇之间,因此,其短撇倾角是要小于45度角,顿笔向左下行笔,长度不宜长,逐渐过度出锋,锋厚而不尖锐。
斜捺
斜捺是斜撇的反向写,直尖下笔,略带弧势向右下文行笔,倾角为45度,适当长度稍顿后捺出锋,锋厚不尖锐。
右点
右点要45度尖锋入笔,行笔右下顿笔,然后原路回锋收笔,回锋笔要准和轻。
斜钩
45度顿下笔,略带弧度向右下方行笔,最后略顿笔向上出勾,勾锋要稍偏垂直,短而尖锐。
横折
起笔从左向上往右下顿笔再15度角横拉至转折,转折处顿笔略往左下行笔,再略停顿后向上收笔。
八、篆书基本笔法是怎样的?
篆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因形立意 古拙多变大篆中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结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因此比较难认。但大都属于因形立意,或因意造型,看起来古拙典雅,耐人寻味。到了后来的小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仍然保持很多因形立意的图像文字。
2、曲笔弧线 体正势圆篆字都是中锋用笔,一律曲笔弧线,结体平正,横必平,竖必直,形体大小均匀,体势以圆为主,方中有圆。
3、左不见撇 右不见捺篆字基本上是用点、直、弧三种笔画组字,而且起止藏锋、粗细均匀,没有撇、捺出现。扩展资料篆书的运笔方法:1、藏头护尾 笔立中锋书写篆书时,把握起笔藏锋,收笔回锋,运行时始终保持中锋,笔锋一偏就会出现棱角。篆书要求笔画圆润、厚重、沉着。2、有提无顿 有转无折在书写篆书时,应当是提笔运行,几乎是无粗无细,没有明显顿挫。在字的转折处,都变成了弧形、半圆形等,所以是使用转笔,没有折笔,仍然保持线条粗细一致。3、一笔完成 两笔搭接在写篆字的点画、直画以及不规则的弧画时,可以一笔完成。而在写角弧、半圆弧、圆弧等须两笔完成,并注意搭接自然,不露痕迹。
九、李璧墓志的基本笔法?
《李璧墓志》的笔法特征以方笔为主,既有明显的凿刻痕迹,猛劲而果断,又间以圆笔及弧线来调节,以化解戾气而增加柔美的成分。
并且书写感强,虽然是凿刻而成,但对比其他碑版,《李璧墓志》在点画之间关联性较强,粗细对比较为明显,俯仰向背之间的呼应更为合理,这很容易使我们将其与墨迹书写产生联想,也有利于我们窥探其书法用笔的规律所在。
十、篆籀笔法的基本规律?
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选对工具
首先强调,工具很重要!笔锋勿短,短锋蓄墨少,笔要有一点弹性,否则转笔和藏锋不易,也不要把墨汁兑得很稀,晕墨是绝对不允许的。要尝试用半生熟的宣纸去写,熟宣写铁线篆容易线条呆板。
结构严谨有窍门
铁线篆基本以小篆为本,大篆也可以用铁线篆的方式来表达。结构方面要以流畅对称为主流,近人有参杂方笔者也写出了一定的效果,总之只要美观且不落俗套就可以了。这里有个小技巧可供初学者参考,在还不能完全把握结构的对称性时,可以将对称结构的关键点事先用铅笔轻轻标在纸上,将重点放在锻炼线条与对称手感上,而后再慢慢去掉辅助点。看上去是奇淫技巧,但这种方法适合初学者分步练习,逐步提高。
接笔很重要
铁线篆不同邓(石如)派篆法,起收接笔处是不允许出现疙瘩的,甚至要求看不出接笔痕迹。留待接笔的地方应稍细与正常笔画这样回头接上来就会很自然,否则两笔重叠易生疙瘩。弧转不能一笔写不完千万别强迫自己,分笔写,是符合规范的,很多高手也这么写。
淡定的"洪荒之力"
写篆书所要付出的能量极大,堪称"洪荒之力",但这种能量的爆发有需要极度的均衡,没有淡定的心态,就不可能写好铁线篆。铁线篆在视觉上要求线条粗细一致,在书写时须全神贯注,把创作的激情融入淡定平和之中。另外补一句,初学站姿临写小篆,磨练功夫,提高线条品质,是好的,但一定程度深入以后,坐着写也没有任何问题,要看篇幅多大。勿迷信"篆隶必须站着写"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