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的生态环境包含哪几个方面?如何创新?
中国画要创新,必须要放弃笔墨。笔墨禁固了中国画千百年。
一直把笔墨提的这么重要,把艺术绘画搞成了笔墨的绘画。一提到中国画就开始讲笔墨,这纯粹是封建思想,必须要破除。
生态环境很差 从心态 到技法 到格局 无一不是糟粕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画一直是现在的画风,没有向西方写实、厚画法的方向去发展,是否跟硬件条件有一定关系?
中国画的画风是基于儒家文化思想上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贯穿着中国画的整个历史,虽然在近代融入了一些西洋画的元素,但是中国画的笔墨神韵,造型方式,构图原则是历史积淀形成的,与工具无关。
远观中国早期的绘画,在造型方面也是极具工致的,无论是花鸟画,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是从工笔画发展到写意画的,特别是唐宋时期的绘画,特别是宫廷绘画,无不是极尽工细,与西方早期的油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宋朝后期,文人画的出现 ,改变了绘画的艺术走向,写意画靠意境取胜,得到了大多数文人雅士的喜爱,并在元明清几代得到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当代国画的基本类型,是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进了中国画的发展。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的国画技法已经不是什么难题,艺术创作也是空前的自由了,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谋求更新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路线用在中国画的创作上也是十分合适的。
国画重意,西画重形。中国画材质媒介就是笔墨纸砚,排除非主流的尝试堆积画法,因此无法形成所谓的厚画法。说中国画没有形成写实画法,大概对中国美木史不大了解,其实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是很讲究写实的,极端的“界画”更是追求“象”。中国画著名的谢赫“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首推的就是气韵生动。即强调画面精神气质,这就是决定了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写实技法追求。中国人认为,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
元以前中国绘画也重视写实的,元代外族入侵导致汉族文人画家与统治者采取不合作态度,原本宋人精细写实法,转变为写意和大写意,也就是现在常见的写意画法。经明清民国发展,写意画法基本固化。上世纪美术界出现“八五美术思潮”,也对传统画法进行了反思。改革开放后,西方思维文化交融加深,对中国画写实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没有必要比较东西方画法谁高谁低,两者文化不同,追求不同,风格也就迥异了。
当代中国画跟古代绘画什么区别
应该是,画风,画种,绘画工具上的区别吧。
传统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重在以线条变现事物,故绘画往往很平面。当代中国画融入了西方画的成分,不在只以水墨画为主,兼入了油画等画种,画面也较为立体起来。在原有写意的基础之上加入西方画写实,寄情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