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著名的“三远法”是指什么?
一、国画著名的“三远法”是指什么?
国画著名的“三远法”是指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高远法”是仰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山下往上看。取势高大雄伟,震撼人心,有阳刚之气,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 “平远法”是平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平地上往前看,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深远法”则是俯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山上往下看。取势场面宏大,视野广阔。
二、中国画透视上的“三远”是指哪三远?
三远的说法来自于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
“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高远”,原文是“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简单理解就是从山下望山上。看什么都是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视平线也处在画面的下端,可以用来描摹崇山峻岭。最典型的是《溪山行旅图》。
“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由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也有所论述,水欲远足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种处理方法在表现云横秦岭、气断巫峡时可以使用。有经验的山水画家,都觉得三远之中深远最难于体现。
“平远”平远景色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一派群山莽莽、溪涧回转的无限风光,无疑都是拜平远法所赐。平远画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倪赞的《紫芝山房图》就属于平远山水的类型。对于描绘平原景色的辽阔地貌,也可以用一些类似的手法,但主要还是应当利用景物的透视,如林带、田埂的透视,河流的纵横带来加强平远效果。一马平川的大地原是国画中难于奏效的画题,近代画家有用稻田波影来衬托白帆片片,也有用树木和房屋层层推远的。
“平远”的视平线则处在画面的中间或者是中部偏上的位置,即:“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元代倪瓒的作品多呈现出这样的视觉效果,三段式构图,表现出太湖的云水朦胧,精致悠闲的小景山水。平远的优势正在于能把南方山水的钟灵神秀和雅逸平和,搬到画面上来。
三、中国画中的三远指什么?
高远”、“深远”和“平远”
三远是指北宋画家郭熙关于意境问题的文艺心理观点。《林泉高致·山水训》称“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这“远”既属于审美客体;亦属于审美主体,即追求一种超脱、平淡、豁达、澄澈、宁静的心理境界。而这种心理境界与审美客体的“三远”相融合,便会形成一种“见其大象”、“见其大意”的艺术意境。
四、国画章的盖法?
书画作品上落款盖印,是非常讲究的。千万不能随随便便的落款盖章
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作品盖大印,小幅作品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1、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同形印可匹配
2、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同样大小可匹配
3、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特殊情形例外。同形印可匹配。
五、国画云的烘染法?
画云的方法常用的有“勾云法”和“染云法”。
勾云法画法:用中锋、淡墨,画出屈曲缭绕的曲线,来表现云的形态。云的线条要画得轻盈、流畅,云彩的大小和方向要有所变化。画云要分出阴阳,上面为阳,也叫云头笔线稀少一些;下面为阴,也叫云脚,笔线密集些。这样勾出的云,既有体积感又有韵致。
染云法画法:染云法也叫烘云法,不勾勒云纹,用水墨烘染,常用于表现浑厚的凝云和云海。
六、国画金箔贴法?
有多种方法,但总的来说是将金箔贴在画作上以达到装饰或突出画作主题的效果。贴金箔有干贴法和湿贴法两种。湿贴法分为水泡法和糊贴法两种。其中,干贴法指的是将金箔直接贴在画作上,通常需要将金箔压平、锤打或用手捶打让其附着;湿贴法则是将金箔浸泡在水中或加工艺术用胶水配上一些添加剂,拿毛笔蘸取,再涂于画上,这样金箔就可以贴在画上。总的来说,需要注意的是金箔的粘贴程度要适中,不能过于密集,否则会影响画面的美感。
七、国画晕染法?
平涂技法:用调制均匀的颜料平平整整的涂在画面中,但是要记住最后收笔要带走多余的水分,平涂技法不能在画面上留下多余的水渍
撞粉技法:顾名思义用一种颜色撞入钛白粉或蛤粉,水分要充足才能撞开。
分染技法:即先用色笔在画面中画出后,接着用清水笔将颜色自然的过渡开,清水笔的水分要少,否则会将原本的颜色冲淡
撞水技法:和撞粉技法一样,将钛白粉换成清水,通常用于花鸟画中叶子的画法,在叶片的暗部用清水将晕染好的颜色冲淡越往边缘越淡。
罩染技法:在工笔画中,分染完后通常会根据画面要求进行罩染,罩染即在原有画面中罩上一层淡淡的其他颜色,使颜色更加鲜活。
衬托技法:在绘画时我们在画纸正面上完色后可以在背面再上一层,这就叫衬托,这种技法可以让画面更加鲜亮,颜色更加丰富而不会弄脏画面。
八、三远法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九、简述林泉高致三远法的特点?
三远法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是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6篇,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境界,塑造的是“山随平视远”的那种艺术效果。元代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开展,描绘了沙渚村舍、渔舟出没、丘陵长堤、岸柳塘苇的江南清旷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他作《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他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逼人。”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作品纵141厘米,横42.2厘米。青卞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夸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草堂,其中,有一人依稀可辨,这抱膝倚床而坐者正是画中的主题人物;隐居者。《青卞隐居图》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了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
中国古代山水画所追求的就是“远”字。顾恺之《画云台山记》曾谈及:“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宗炳《画山水序》也谈及:“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三远法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成熟的一个体现。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无限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造性。
十、国画印章的盖法图解?
国画上盖印章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姓名章、斋号章,盖在画的题款位置,可一枚,也可两枚。
另一类就是压角章,或闲章,对画面起到补充、协调作用的印章,一般盖在画面的左右两个下角边,根据需要,可有可无。印章的内容最好与画面内容相协调为好。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