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竹兰的寓意? 兰叶国画寓意?
一、国画竹兰的寓意?
答案:国画竹兰的寓意是
竹报平安,节节高升,平安富贵的寓意
资料扩展:
象征着高贵,坚韧的品质。
兰象征君子、竹代表坚韧、石头代表坚定不移!四时不谢、百节长青、万古不移的品质。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
二、兰叶国画寓意?
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花的神韵与秉性特征。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三、梅兰竹菊国画教程?
1、用淡墨勾勒花瓣,重墨勾花蒂,浓墨勾枝干;小鸟用重墨勾嘴、眼、爪子,淡墨勾轮廓。
2、用花青加墨成灰色平涂为底色,干后梅花用白色平涂二至三遍;花萼用赭石平涂,连接枝干部分用草绿接。
3、梅花用暗黄色(藤黄加墨)分染层次,胭脂分染花萼,淡墨分染枝干。小鸟胸部用藤黄加胭脂分染,用胭脂加曙红染鸟嘴、爪子。
4、梅花用黄绿色(藤黄加三绿)分染暗部,藤黄色点蕊,白色勾花丝;赭石色加墨罩染枝干;小鸟头部分染草绿色,分别用墨和白色丝毛,修整完成。
四、国画红竹用什么颜色?
用朱砂色
红竹,别称红壳竹、红鸡竹,浙江,上海、江苏一带有产。红竹并非全株红色,只是竹壳及节上的细毛呈谒红色。国画里的红竹初时来原于民间封建迷信活动。民间迷信桃木剑和朱砂能驱邪,竹叶似剑,所以用朱砂画竹挂于屋中以驱邪。后来画师见用朱砂画竹既简单又多人喜爱,就用心绘,之后就有了国画红竹。
五、国画竹为什么都要花石头?
也不是非要配画石头,就是最爱配画石头板桥也有单竹作品,关键是依据你的创作意向。
如你画山石的基础不好也就不要画石了。六、国画小说为什么叫国画?
小说为什么叫国画,是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国画的特点,虚虚实实很适合官场,小说也正是一部国画,有虚有实描写官场一些状态。所以取国画之名。
七、国画月亮?
我们看以往中国画里的夜景时,往往缺乏必要的气氛渲染,注重景物的描绘,因而夜色不浓。如用西洋的画法,则正好相反,夜色的味道虽浓,但不易看出景物。
所以,王维宝先生很好的处理了这两者间的矛盾,同时又吸收了装饰设计和木刻创作的特点,层次分明,极富笔墨情趣,并让画面直达“月是故乡明”主题,而又不失意境。
八、国画规则?
1.气韵生动
所谓气韵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所说的“神”。
气韵生动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要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气韵,即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与其他五法分不开。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就成为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2.骨法用笔
所谓骨法指的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后泛指一些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因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仅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地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3.应物象形
所谓应物象形指的是画家在描绘对象过程中,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不能随意地主观臆造。但是,作为艺术,也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
4.随类赋彩
所谓随类赋彩指的是色彩的应用,即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5.经营位置
所谓经营位置指的是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度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
6.传移摹写
所谓传移摹写指的是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九、国画宣纸?
国画用宣纸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其制作方法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2年安徽宣城泾县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
一、按宣纸的加工方法可分为三类:生宣,熟宣、半生熟宣
1.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达到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2.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3.半生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二、按宣纸的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1.一般来说,棉料宣纸是指原材料以稻草为主,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纸性绵软、手感柔润、润墨性强、适用一般绘画和书法,但纸薄,不宜用力过重。
2.净皮宣纸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另辅之以少量稻草精制而成,纸性坚韧,柔软,宜书宜画。
3.特种净皮宣纸(简称特净)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安徽产特种净皮单宣在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它吃墨均匀、托墨色、下笔见痕。画大写意层次分明、着色鲜亮;画小写意容易控制笔墨;用于书法则墨色鲜亮、经久不退。总的来说,特皮的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因此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良好的润墨效果,更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绘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
三,、按宣纸的规格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尺等多种
四、按宣纸的厚薄可分为扎花、绵连、单宣、夹宣等
五、按宣纸的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白鹿等;此外还有生熟之分,如矾宣、蝉衣、彩色洒金、仿古色宣、水印瓦当等,共约六十多种。
下载全文
十、剑兰国画?
剑兰写意画法
所属分类:国画 > 花卉国画 >
剑兰绘法:
步骤一:用羊毫笔蘸淡粉,笔尖再蘸洋红,先写花瓣,由近而远,近心处染以草绿,每瓣尖处点以墨。红。花蕾及苞色宜深。
步骤二:厚粉或墨红勾花须,粉紫点花蕊,白粉写雌蕊。
步骤三:叶,可用净墨或墨绿、墨青,正锋下笔,侧锋行笔。在未干时,以浓墨破笔勾筋。
剑兰本名叫菖兰,日本人称之为唐菖蒲,蜀人称之为十三太保。常见的有白色、深红色、黄色、紫色、朱色、粉红色等。花瓣薄而朵大,每花六瓣,有紫色雄蕊三,白色雌蕊一,每茎花多至十余朵,其叶似剑,故称剑兰。茎高数尺,迎风婀娜,饶有画趣。
江上雨咏唐菖蒲诗云:
翠羽纷披三尺剑,鳶舞蝶飞九疑仙。
只恐风来花落去,悬珠承露夜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