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技巧?
除了文学作品是以文字的形式直接表现语言技巧外,任何艺术都有它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音乐,包括舞蹈,包括摄影等等,当然也包括绘画和绘画中的油画。
应该说,油画作为形象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语言的表现技巧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构图、造型、表情、动作、姿势、色彩、背景、光线、线条、笔触、肌肤等的运用处理都可以成为油画语言的表现技巧。
在我们看到的大量经典油画作品中,有以构图造型突出表现主题的,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就是典型一例。通过构图造型塑造出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有通过背景补充画的主体语言的,如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有运用光线表达画面意思的,如伦勃朗的《夜巡》。有通过线条表达画家深刻寓意的,如毕加索的《六个女人》。有通过色彩传达主题思想的,如雷诺阿的《浴女》系列,有通过笔触张扬画家的审美理念的,如梵高的《向日葵》。有通过肌肤描绘来表述意境的,如安格尔的《泉》,画家用缺少光泽的天鹅绒般的笔触描绘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肤。等等。
油画正是以极为多样化的艺术语言表达技巧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让人们从中产生心灵的共鸣,人性的张扬,精神的愉悦,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我们印象中的语言通常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最清晰易懂的应该属于“口头语言”了,其次才是“肢体语言”,比如,人的某个动作或眼神都在表现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所有的视觉艺术里,最难琢磨的是绘画艺术的语言,因为绘画艺术“无声、无字”连人物的动作都是静止的,那么什么是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技巧呢?
素描是油画的基础,油画是以“色彩和线条”为载体,“素描、色彩、线条”这三者就是油画艺术完整的语言,可以把“素描”比作人的骨骼、“线条”比作人的血肉、“色彩”比作人的皮肤,健康的骨骼、血肉、皮肤才是一个健康的人,这三者缺一不可,
艺术更是如此,没有素描的油画就好比一团“肉泥”,如果线条不流畅、色彩不欢快,那么这一幅画作就没有风格也没有灵魂了,然而在油画作品里,可以很容易看到的就是“色彩”了,给人带来强烈视觉效果的也只是“色彩”,所以说色彩成了油画艺术的语言,在表达种人物的各种情绪,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色彩是油画艺术的语言了,当然了,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就有不同的艺术语言,比如,印象派的色彩表现的厚重,让人看起来处处都是笔触的痕迹,寓意很抽象,就好比人情绪反应很大的时候,肌肉就变的紧张了,此时的笔触就是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技巧,
现代的立体派或者“超写实主义”风格的油画,笔触细腻光滑甚至达到“毫无笔触”的效果,艺术的语言就由“光影明暗”来表现了,要知道“光影和色彩”是不在同一层面的概念啊,“光影效果”就好像化了妆的人一样,妆容就是展现给人的状态,总而言之,艺术家对“色彩”的处理就是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技巧。
如何看待有人说“喜欢油画的人要比喜欢国画的人,越来越多”,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喜欢油画的多。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多年的艺术高考体制决定的。由于我们国家艺考路线是以素描,色彩,速写三大类为主线导致大量考生选择西画入门考学。艺考培训如今产业化专业化比较浓厚,考学的门槛比较低,导致很多中学开始实行高考分流,把文化课中等水平的或者以下的都分流到艺考的大军中。甚至学校实行艺术联考体制主抓升学率,很多学生高中学习艺术也是无奈只好进入门槛比较低的美术学习。至于国画这块一般艺考班没有几个专业的教师和几个愿意学习的学员,因此,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样变成了各种考试门槛的流派学习达成了速成的道路,复制性非常强。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国家全面西化过度导致中国的元素、艺术、文化思想缺失,再者简体字的淡化没有书法等等这些因素缺失就很难去支撑国画的艺术水平和文化水平。随着设计类,游戏类,服装类,广告类等等这些领域的加剧外来文化视觉把大部分中国画的审美给淡化了。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画艺术的魅力了,开始重视书画学习和教育。。。
原来由于业务关系,我跟许多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及画商打过交道,从他们反馈的信息来看,喜欢油画的人和喜欢国画的人群都不算少,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分布,是这些人支撑起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以及对艺术的普及。
但实际情况是,油画支持者和国画支持者的分布人群,在地区差异上很明显,不能一概而论。
总体来说,广州、深圳、上海等沿海城市或一线大城市里,喜欢油画的人似乎要更多一些,油画在这些地区拍卖或销售,成交率跟国画旗鼓相当,甚至比国画还要高一些。
而我所居住的城市西安,河南郑州、洛阳,山东青州、济南、潍坊,以及全国大部分城市,喜欢国画的人明显要比油画多出很多,这从国画超高的成交率就能得出结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思考,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沿海城市,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这些城市的人接触油画较早,接受油画就比较容易一些。比如,早在20世纪初期,广州、上海等城市都已经形成了不少油画家群体,像上世纪我国著名油画家刘海粟、潘玉良、常玉等人,一直活动在这些城市,为这些城市的市民早早接触油画提供了极大便利,并形成了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内陆大部分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没有沿海城市那么多优势,在过去,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就难以形成传统。
另一方面,内陆很多城市传统文化积淀相当深厚,对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的认可度非常高,要想把这些人从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里改变过来,很不容易,因此就会看到,传统的国画和书法在这些地区很吃香。
其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比起国画,油画价格昂贵很多,能消费起油画的人群,大多位居经济发达地区,而喜欢国画的人则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样面积大小的油画与国画,油画的价格要远远高出国画,真正喜欢艺术品的人,往往会购买艺术品,但限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只能退求其次喜欢和购买国画了,对油画望而敬畏。
其三,跟个人的审美喜好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喜欢色彩鲜艳华丽,造型直观逼真,视觉冲击力强烈奔放的绘画,油画正好能满足他们的审美嗜好,从视觉感受上,油画欣赏起来相对简单,其特点能满足一切欣赏者的要求,所以,会给一些人造成一种印象,懂油画和喜欢油画的人是那么多。
国画主要欣赏意境和笔墨趣味,传统文化修养不够高的人,还真欣赏不了,所以,就给旁观者造成喜欢国画的人不是很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