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国画竹叶组合口诀? 国画树叶组合口诀?

一、国画竹叶组合口诀?

画竹叶,最为难。墨宜饱,勿滞粘。

近者浓,远则淡。

运指力,腕臂悬。

下笔快,莫迟缓。

起笔圆,收笔尖。用力处,叶中间。用中锋,叶浑厚。用侧锋,叶劲险。

忌柳长,忌桃短。

一叶仰,如弯月。

二叶仰,鱼尾般。

三叶仰,如飞雁。

相交错,成一片。

画偃叶,三笔个。

四笔分,五笔破。

疏不空,密不乱。

两片叶,勿并联。

三四叶,忌井川。

多种竹,四时观。

二、国画树叶组合口诀?

树叶组合口诀:

点叶笔锋略带偏,大小面积都方便。

花叶正侧反复多,反叶画后正叶添。

狭长叶儿一笔就,大叶可以数笔凑,

落笔稍重运笔拖,然后加柄再加尖。

反叶汁绿色略淡,正叶必须略加深,

重点地方再加墨,画面才能主次分。

叶儿得势靠勾筋,俯仰转折才逼真,

根疏尖密笔挺拔,正反深淡随着跟。

常绿叶儿质地硬,不能画成一般样,

颜色也比它叶深,笔间著力才见刚。

叶色表现有多样,根据需要细酌量,

汁绿墨青和赭墨,纯墨飞白更见长。

春时嫩绿尖微红,腊梅赭叶是严冬,

柳条刚发点鼠足,狭长撇出是暑中。

三、国画调色技巧口诀?

国画调色口诀是灰绿色是三绿+墨、绛红色是胭脂+朱膘+墨、老绿色是草绿+胭脂、墨青色是花青+墨、墨绿色是草绿+墨、褐色是赭石+墨、蓝灰色是花青+白粉+三青、檀香色是藤黄+朱膘+三绿、胭脂水是胭脂+水、朱红色是朱膘+曙红、粉黄色是藤黄+白色、土红色是朱膘+胭脂,

四、冷色国画调色技巧?

一:笔中调色法:一笔中蘸二三种颜色,笔落纸上产生相互自然过渡融合的变化色彩效果,而且避免了几个原色混合使彩色度低的混浊色彩。比如画 嫩叶可以同时蘸两种颜色产生对比过渡色画出娇嫩的感觉。

二:色碟调色法:笔头蘸颜料后在碟中把颜料混匀再画,可一色或多色如此画出的色彩效果会显得均匀或由深到浅的渐变效果。

三:纸中调色法:在原来的颜色上,再罩一层颜色。如发现色彩太淡,太浮,太艳,太薄,可以多次罩色,使色彩产生厚重的感觉。用罩染的颜色最好用透明的植物性颜料。

五、国画鱼水墨技巧?

第一步用笔尖沾淡墨涂抹出鱼的头部和身体部分;接着再用淡墨勾勒出鱼头部的骨骼纹路,注意留白和明暗关系!

第二步:用笔尖沾中墨勾勒出鱼的眼睛、鱼的鱼鳍的纹路,注意鱼鳍的分布自然和谐,鱼鳍纹路的排列合理!

第三步:用笔尖沾浓墨勾画出鱼的鱼鳞和鱼鳞的纹路,注意鱼鳞纹路的排列,切记要有明暗关系度和协调自然分布!

六、国画墙绘技巧?

一、搭设专门的画架。由于中国画的材料为宣纸和笔墨,在画纸后均需要铺吸水的画毡,因此,将宣纸固定到墙上画画时,需要搭设专门的立式画架。画架底层辅设画毡,然后将宣纸固定在画毡上,就可以进行绘画了。

二、立式画架根据画家需要不同而设置不同。将画固定在墙上的立式画架,一般均为竖幅较大的作品,在绘制时,平铺无法在画桌上铺下,所以才需要搭设专门墙式画架,将宣纸固定在墙上进行作画。根据画作的大小、房间的大小,立式画架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三、有了立式画架,画架上铺设有画毡,再固定宣纸就容易了。可以用图钉固定宣纸,但容易留下孔洞,且画纸浸墨打湿后,图钉容易撕坏宣纸。画架也可以用一般讲课用的白板做底,上面再铺画毡,白板可以吸附磁片,然后就可以用磁片固定宣纸了。

七、牡丹国画叶子组合规律?

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第二名。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八、国画梅花竹子组合的寓意?

梅花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梅花的美不是一朵,而在一群,它在盛开时一团一簇,给人温暖的感觉,梅与竹木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愦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画美、意境也美。

九、各种竹叶画法在国画中的称呼?

各种竹叶的画法在中国画的称呼。有个字有介字把他们组合一起。

十、国画宣纸使用技巧,水分把握技巧?

我谈谈我的体会吧:

我只画写意画,一直是只用生宣,至于什么生宣,如棉料,净皮等我随便.但是一般是一买就是一刀,新用宣一刀刚开始两张有点不适应,画两张就好了.用了这么多一般只要不是一刀的宣纸,他的渗透性一般都是会有点区别的.

说到对水分的把握,我想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先明白宣纸的渗透扩张的特点和基本的控制方法,然后多练,只有练出了手感你才能游刃有余.

至于宣纸的渗透和基本的控制方法:

我把随便想到的说出来,想到那里说那里.

生宣越厚单位面积里吸水越多,越不易扩张.

墨色越浓越不易扩张

行笔越快,单位面积里吸水就越少,越不易扩张

下笔后发现水分太多,用废宣纸或餐巾纸盖住吸去一部分水,是抑制继续扩张的常用方法.

宣纸在半干时,或未完全干透时越容易扩张,这也有点类似于墨破水

浓墨破淡墨时,浓墨笔头水分要比较干才行,否则容易不见笔,甚至板色死墨

淡墨破浓墨,原笔迹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