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反映民族审美意识?
当你深入了解、体验一个民族具体的文化作品、活动等等的形式、过程、含义……你的艺术作品就会反映民族审美意识。
艺术的细胞其实都来指与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发掘真.善.美真正的艺朮素材,在加以构思和夸大,才能完成一幅生动的佳作。
为什么有人说同样是古代绘画,南方绘画的技艺和表现力不如北方绘画?
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今天认为的中国古代绘画,说的是宋、元、明、清四个时代的作品。四个朝代,三个半首都都在北方,南宋也是继承宋徽宗开创的宫廷画院体系。
即使生活在南方的画家,这些能够被我们记住的,大多数还是官员出身,绘画是作为业余爱好。例如元四家之中最有名的黄公望,是南方人,也是在北京做官期间,和当时的汉族第一高官赵孟頫的交流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单纯用南方北方来形容有点地图炮,只能说在当时的首都生活过的画家,而除了南宋首都临安在南方,其他的都在北方的首都做官,业余作画,不能单纯的说南方画家还是北方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其实没有南方北方之分的,同宗同源,更不存在南方技法表现力不如北方之说,不知这些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大概是南宗北宗之说吧?
说起南宗北宗的说法,最有影响力的是从董其昌开始的,他将山水画分为了南宗北宗两派,南宗画以披麻皴系为主要笔法,北宗以斧劈皴系为主要笔法,南宗笔法繁复,善于表现江南山水的华滋繁密,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善于表现文人画的曼妙意境,代表人物上到董源巨然,下到元四家,在元代文人画盛行的时代创造了一个高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南宗绘画的巅峰之作,至今受人敬仰。北宗笔法简洁,善于表现北方山水的雄壮,山石凌厉的肌理,代表人物是李刘马夏,到明代的唐寅。
在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体系中,他是崇尚南宗的,他的理论在后来的几百年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到清初的四王时代,主流画坛崇尚复古,最流行的就是南宗绘画,这种风气一直流传到民国初期,但是,到这个阶段这种理论体系被当时前沿的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中西结合的画法严重抨击,被认为复古风是历史的倒退,必须改变,在此后一百年的探索中,新国画和传统国画一直在博弈,南宗北宗的主导地位也一直在博弈之中,这就是当今中国画的现状,是发扬传统还是中西融合一直在论战,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也推进了中国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