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国画树枝怎么调色? 国画树干和树枝的画法?

一、国画树枝怎么调色?

树木的着色顺序

步骤一:用较浓的墨勾勒出树干、树枝,用略淡的墨勾出树叶。

步骤二:用淡墨染出树干、树枝和树叶的明暗关系和树叶的层次。染的时候,墨色要淡,一遍不够可再染。

步骤三:用淡朱砂平涂树叶上的底色,此时要将树干、树枝和树叶视为一个整体,如果发现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可以此时作补充。同时,树干也要用较浓的墨再皴擦一次,然后用赭色渲染。

步骤四:用曙红色勾一遍树叶,这一步要一次完成,不可重复,然后,用汁绿罩染树身,节疤处应留白底。

点叶树的着色法

点叶树的着色要考虑到与点相融合,既不要以色盖住点,又不要以点脱离色,要画出点有颜色、颜色融入点的效果。

步骤一:先用淡墨勾出树干,然后画树枝、点叶。点叶的墨色要淡一些。

步骤二:在已点出的墨色叶子上罩染淡汁绿,叶密处色应重一些。边缘要让颜色自然晕化。

步骤三:再用较浓一点的墨笔在重点处点一次叶,点后用汁绿罩染一篇,再用花青渲染一次,以表现树叶的茂密的感觉。

步骤四:接着再用较浓墨点出树头,使树木更有立体感,

二、国画树干和树枝的画法?

先画树干,也就是起手式。再画树枝,树枝分前后左右。三要画树的枝条,枝条有鹿角式、蟹爪爪式等。四要画树叶,树叶有夹叶、点叶等多种方法。五要画树根,有裸、有藏,松树柳树等不尽相同。六要学会画丛树,大、小、高、低造型、色彩都有变化。七丛树有多株丛树和混合式丛林等。要想画好树,要多学习,多参考。

三、国画如何画树干和树枝?

国画画树干和树枝的方法是先用细笔画出树枝的轮廓,再用粗笔补充细节,最后用深浅不一的水墨渲染出树干的质感。画树枝时,要注意大小、粗细的变化,刻画出不同树枝的特点。画树干时,要根据树干的粗细、劈裂的程度等特点来区分着色,用淡墨勾勒出树皮的纹理和质感。详细呈现每个枝条的形态和质感,真切表现出树木的生命力和形态美。

四、国画小说为什么叫国画?

小说为什么叫国画,是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国画的特点,虚虚实实很适合官场,小说也正是一部国画,有虚有实描写官场一些状态。所以取国画之名。

五、树枝用途?

树枝的作用有很多,在农村可以用来搭菜架,干树枝可以来生火做饭 ,在城市可以修剪树枝来做观赏性的艺术品。

六、松树枝和柏树枝的区别?

1、松树(松柏):

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蓬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

2、柏树:

柏树分枝稠密,小枝细弱众多,枝叶浓密,树冠完全被枝叶包围,从一侧看不到另一侧,多为墨绿色的圆锥体。

扩展资料

柏树为一般对于柏类植物的统称,柏树包含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柏科共22属约150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

松树主要分为马尾松、油松、白皮松、罗汉松、华山松、大别山五针松、红松、赤松、黑松、黄山松、云南松、金钱松、樟子松、雪松等。

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七、鱼缸里干树枝是什么树枝?

这个准确的讲应该叫做“沉木”或者“流木”,一般在鱼缸中用于造景。沉木是一种质地较硬的树木,枯死后经自然的炭化而成的,密度比一般的木材高出许多,所以可以沉入水中。由于是在在腐化酸性的沼泽地中沉化而成的因此PH值偏酸性,水族箱也常用来调整水体的PH值。

八、国画月亮?

我们看以往中国画里的夜景时,往往缺乏必要的气氛渲染,注重景物的描绘,因而夜色不浓。如用西洋的画法,则正好相反,夜色的味道虽浓,但不易看出景物。

所以,王维宝先生很好的处理了这两者间的矛盾,同时又吸收了装饰设计和木刻创作的特点,层次分明,极富笔墨情趣,并让画面直达“月是故乡明”主题,而又不失意境。

九、国画规则?

1.气韵生动

所谓气韵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所说的“神”。

气韵生动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要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许多画家认为,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当然,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气韵,即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与其他五法分不开。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就成为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2.骨法用笔

所谓骨法指的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后泛指一些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因此,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形”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而写形又不仅是手段,其目的是表现“神”,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地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3.应物象形

所谓应物象形指的是画家在描绘对象过程中,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为凭借,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不能随意地主观臆造。但是,作为艺术,也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

4.随类赋彩

所谓随类赋彩指的是色彩的应用,即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

5.经营位置

所谓经营位置指的是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度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

6.传移摹写

所谓传移摹写指的是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十、国画宣纸?

国画用宣纸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其制作方法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2年安徽宣城泾县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

一、按宣纸的加工方法可分为三类:生宣,熟宣、半生熟宣

1.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达到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2.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3.半生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二、按宣纸的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1.一般来说,棉料宣纸是指原材料以稻草为主,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纸性绵软、手感柔润、润墨性强、适用一般绘画和书法,但纸薄,不宜用力过重。

2.净皮宣纸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另辅之以少量稻草精制而成,纸性坚韧,柔软,宜书宜画。

3.特种净皮宣纸(简称特净)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安徽产特种净皮单宣在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它吃墨均匀、托墨色、下笔见痕。画大写意层次分明、着色鲜亮;画小写意容易控制笔墨;用于书法则墨色鲜亮、经久不退。总的来说,特皮的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更能经受拉力,质量也越好。因此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良好的润墨效果,更能经受笔力反复搓揉而纸面不会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绘画用皮类纸居多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不能用净皮、特皮纸写字,而是棉料宣纸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书法的需要了。

三,、按宣纸的规格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尺等多种

四、按宣纸的厚薄可分为扎花、绵连、单宣、夹宣等

五、按宣纸的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白鹿等;此外还有生熟之分,如矾宣、蝉衣、彩色洒金、仿古色宣、水印瓦当等,共约六十多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