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齐白石作画主张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并举例进行简要说明
这句话是说画得不像不好,完全一样也不好,重要的是既能让人知道你画的是什么(似),又有你自己的创造(不似),使画反而更像描摹的对象,最典型的就是漫画人物,通过夸张,使人物特征分明,更加鲜活有个性,这就是不似之似!
书画专家对齐白石的《虾》的评价
齐白石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探索,深知画家必须能够把握对象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关系及个性特征,否则画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画虾就是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亦因之而变,他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此图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就以画面上的虾为例:虾头上的三笔,有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
左右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三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看似容易,实则极难:画得活,则虾之生命自出;画僵了,也就失去了生命。虾须的线条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齐白石的作品 虾 的介绍
齐白石画虾主要有以下特征:一,简练概括,超越生活。齐白石画虾经过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为了追求简洁的效果,他曾一度将虾身由六节缩为五节,虾的挠足也大大减少,真正达到了“以少胜多”的神效。二,墨法高超,晶莹剔透。齐白石自创的“以水兑墨,墨中点水”的方法,使他画的虾给人一种通体透明、晶莹逼真之感,令人称叹。三,局部夸张,适度变形。为了突出虾的动感,对虾须、虾钳进行适度夸张放大,超长的虾须与虾钳明显增强了虾的灵动与动势。四,聚散有法,布局讲究。画虾之难在于如何巧妙地处理肢体的穿插、叠加和呼应,齐白石在这一点上有精深的研究,疏密安排恰当,拥而不挤,密而不乱。为了突出画外之意,每有“半虾”之处理,大有画外之音。五,以书入画,绵中带刚。尽管在画虾中以墨法表现为主,不见了白石老人在其它花鸟画中常见的高超的“飞白”表现,但非凡的书法功力使他画的虾处处软中含硬,润中有刚。六,活灵活现,生动传神。齐白石画虾的最大特点是一个“活”字,他画的虾个个都跃然纸上,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