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听的意境?

听”,只这一字,便觉着意境很美。    一霎间,仿佛风烟过尽,唯余一叶扁舟,在浩渺烟波里轻行。    清心一颗,于万籁俱寂时……    “听”的境界高于“说”。    听,是一种尊重,一种接纳。静静聆听,微微颔首,双眸蓦然交汇处,己是无言胜有声。    “说”似乎更为主动,将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言多有失,若把持不好“说”的尺度,便可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听”可以远观,以不变应万变,怡然处之,无言却更具说服力。    聆听清晨的第一声鸟鸣,心情会随着晨曦慢慢苏醒。聆听午后飘渺的蝉歌,便会觉着夏日浪漫而悠长。    聆听黄昏时候,小街巷弄,谁家锅铲翻炒着清香,这一抹家的馨暖,被疲惫的夜归人听了去,更觉饥肠辘辘,归家的脚步急切而渴望。    聆听夜半清风,茂林草丛,夏虫在唧唧啾啾,轻语呢喃。一捧月色凉如水,合欢树下听夜赖,一任蓝色的百褶裙上落满花朵,深坐到天明。    若以色彩比拟“听”——    听,应该是一种浅浅的绿色吧!透明,清亮,是山间石潭流泉的哗哗鸣响,有一种透骨的清幽与冰凉。    若以言语比拟“听”——    听,应该是天涯游子偶然听到的一声浓浓的乡音。只一瞬,眼眸里面盈满了泪水,如何忘怀啊!这魂萦梦聚的美丽乡愁。    听,是一个人旅行时的孤单行走。一处山水一座古城,静静看,悄悄听——    听大山深处,风过松林呼呼作响;听深涧鸟鸣越发清幽。听溪听泉听瀑,听山野村居桃源洞开处,阡陌交通,茅屋篱舍,传来几声犬吠鸡鸣。    听江南古镇,青石巷弄传来的卖花声。棉布蓝衣,斜襟盘簪的阿婆,竹篮里一根细线,串起一朵朵含香的茉莉花,白兰花。听斜风小楼,一夜杏花雨,诗意满江南。    听古寺禅院,晨起悠悠的钟鸣。听天籁梵音,落霞醉晚烟。宿命里的缘聚缘散早已看开,清心无尘,皈依于大殿中一串串敲响的木鱼声。    听,是一个人居家时的安闲。一盏淡茶一本好书,浅浅酌,细细听——    听字里行间深含的寓意,听那些伟大的心灵娓娓诉说,跨越时空与他们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一本好书,你若听懂了她,心智的羽翼会渐趋丰满,成长的路途会快乐满径。    听一幅字画里的墨韵与意境。“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多美的聆听境界啊!你甚至可以从诗画中品味出一个人的性情与素养,斟酌出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    听的境界好美!一点欣愉一点甜蜜,一点幻梦一点忧伤。    一代才女林徽因喜欢用“听”字——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为这一个“听”字,无论爱与不爱,她便从此交付了自己的一生……    她在《深夜里听到乐声》一诗中回答徐志摩:“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这一个“听”字,如裂帛如断弦,多少无奈多少随缘啊!诗人心中怦然心动的夕阳中的美丽新娘,那山的映影水的柔波中的潋滟倩影,从此便走远,走远,唯余一缕天涯憾恨,缭绕在康桥。    “听”是一个无声的境界。    欣赏周国平的一句话:“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不表白,少言辞,听,不言不语,更是一种懂得和默契。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在这喧嚣的浮世里,宁愿做个愚拙的人,没有巧言善辩,只有静静聆听,执一份浅淡心境,默默行走在时光边缘,不言亦不语。    倾心于墨香书韵,倾心于纯朴自然,倾心于优雅艺术,不屑周旋于职场竞争与尔虞我乍的人际关系。闲瑕侍弄几棵花花草草,听花儿开放的声音,比人与人的交往要简单舒心的多。    凝望天空那一抹蔚蓝,静看天边云舒云卷。    听雨听风听欸乃,听雪听萧听禅钟,喧嚣浮世,一切噪音杂陈充耳不闻,一颗心,静静听,心之门,只为那些美善的事物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