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介绍几个中国的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
艺术家?范围太大!这个问题太笼统,不好回答。
如绘画方面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苦禅的鹰都非常有名。
国外梵高的向日葵
书法方面就更不胜枚举了。
我国历代有哪些著名画家?他们有什么著名的代表作?
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唐代画家吴道子,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宋代的首推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当然像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也是一绝。
元代的王绎,代表作《杨竹西小像图》
明代的好像有唐伯虎,代表作《《山路松声图》,还有山水画初师董其昌,代表作《高逸图》
明末清初的朱耷,就是八大山人,代表作《孔雀竹石图》《孤禽图》
清代的有郑燮,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有《双松图轴》、《竹石图轴》、《丛竹图》
现代的著名的有潘天寿,陆俨少,李可染,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李苦禅,傅抱石,徐悲鸿,范曾,这些都是国画大师级的人物。当然漫画鼻祖丰子恺也很不错,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了。
我所知道的大概就这么多了。。。
我国著名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
齐白石 和平鸽,徐悲鸿 奔马,傅和关的。。。。多娇,刘春华的 去。。 何家英的酸葡萄,罗中立的 父亲,杨之光的 矿山新兵。不知为什么有些人名和画名不让打。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孙奇峰霍春阳的迎春花, 蒋兆和流民图
中国的著名画作有哪些?
中国的绘画史上出现了许多的不朽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便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当然还有许多的佳作,如展子虔的《游春图》、韩滉的《五牛图》、周眆的《簪花仕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郭熙的《早春图》等等……这些无疑都是与《清明上河图》一样都是无价之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求中国各朝各代书法家,画家,及其代表作
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各朝各代书家辈出,此处只介绍书法史上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
秦代的书法名家 秦·喜(公元前262——公元前217年),官至安陆令史、鄢令史等。1975年12月发现并开掘其墓后,出土由喜抄录的《编年纪》和他本人的年谱等墨书简册。书体存篆意,出隶风。因墓在湖北云梦睡虎地,故称《云梦秦简》。 李斯(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人。擅大篆,后改为小篆。李斯认为大篆古体,识之难,然取其合宜,删繁就简,废除折画,左右同形盖呈圆势而参为小篆这一变革。对秦统一简化文字及对后世的文字、书法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张怀瓘《书断》列其小篆为神品,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相斯之笔,画如铁石,体若飞动,为书家宗法。”相传秦代金、石刻文皆出于李斯之手。传有《泰山刻石》、《芝罘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等碑帖。亦著有《仓颉篇》七章。 程邈(生卒不详),字元岑,秦下杜(今陕西)人,始为县令,因得罪于始皇入云阳狱中苦思十年,损益大篆方圆笔法而创作隶书三千字上奏朝廷,始皇称善,用为御史,并对其隶书加以推行。基于此,前人多认为隶书为程邈所创,并称为“隶书之祖”。其实,古隶自先秦生,程邈的功劳在于对古隶作了搜集、整理和加工并上奏朝廷推而行之。从而也说明了他是一位著名的古隶书家,并在古隶的整理及创新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流传的名帖有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中收入的《天好帖》。
汉代的书法名家 萧何(?——公元前193年),沛(今江苏)人,辅佐高祖平天下建汉朝,位列第一功臣。通笔理,善籀、篆和草隶,尤善秃笔作榜书,乃书法多面手。时与张良、陈隐等一起评议书道及用笔,有“萧何笔法”之传。史游(生卒不详),西汉著名书家,元帝时为黄门令。作《急就章》一篇,法用藁书,去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俗急就,便于缮写,对于章草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和贡献。真迹无传。面世的系《淳化阁帖》之伪刻《急就章》碑是也。王次仲(生卒不详),东汉书法家,上谷(今河北)人。曾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称为八分书和八分楷书。故有传说“楷书”为王次仲所创,但无详考。 曹喜(生卒不详),字仲则。东汉杰出书法家。扶风(今陕西)人,章帝建初为秘书郎,善书,工篆隶而名满天下。蔡邕说:“扶内曹喜,建初称善”。卫恒评:“喜善篆,小异于李斯。邯郸淳师之。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能及。喜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仲则小篆,隶书入妙”。他曾书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有剑拔弩张之势。著有《笔论》一篇。崔瑗(公元77——142年),涿郡(今河北)人。字子玉,善章草,师法杜操。唐张怀瓘《书谱》评其书为“点画之间,莫不调畅”。草圣张芝学草于崔。传有《张平子碑》。著有《赋碑铭箴草书势》57篇。刘德升(生卒不详),字君嗣。东汉书法家。桓(刘志)灵(刘宏)二帝时(公元147——188年),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丰赡研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唐张怀瓘《书断》曰:“行书者,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陆深云:“德升小变楷法,谓之‘行书’;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草行’”。《四体书势》谓:“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惜墨迹未见真传。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人。官至左中郎,人称“蔡中郎”。通经史、懂音律、知天文、善辞章。书法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其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众人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评,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有不少汉末碑刻被后人附会为蔡邕所书,又有“体法百变”之称。他在书法上还多有创造,“飞白书”即为其所作。唐张怀瓘《书断》上称:“蔡邕飞白得华艳飘荡之极,字之逸越,不复过此”。著有《笔论》、《九势》各一篇,后人辑其文为《蔡中郎集》。今佚。蔡邕的真迹未留确法传数代。张芝(?——约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人。与其弟张昶并善草书。又工隶、行,始作“一笔飞白书”。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其草书殊为世人所宝重,时称“草圣”。魏韦诞云“芝学杜度,转精其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唐张怀瓘《书断》曰:“伯英章草,学崔(瑗)、杜(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张芝省减章草点画波磔,创为“今草”已为世人所认。晋“二王”父子之书皆受其影响。传张芝见蔡邕作《笔势》,遂作《笔心论》多不足信。《淳化阁帖》刻有《冠军帖》、《终帖》、《欲归帖》、《二月八日帖》、《秋凉平善帖》五种,前四种虽有人斥为伪托,但此五帖不乏《书断》称“一笔书”之意。风格亦足可取。汉代书法家杜操、贾鲂、王溥、赵袭、张超、师宜官、梁鹄、张昶、毛弘、蔡琰、左伯等均各有擅长和影响,亦有碑帖传世。
三国时的书法名家 钟繇(公元151——23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人。三国时魏杰出书法家。入魏进官太傅,故世称钟太傅。他能写隶、楷、行、草诸体,尤善楷书,开创了由隶到楷的新貌。楷形较扁,近似隶书,笔画清劲遒媚、结构茂密。今存《荐季直表》、《贺捷表》、《还示帖》、《力命表》、《墓田丙舍》、《调元表》等帖。多为晋、唐人临摹本。钟亦善刻石,古多有赞颂。张怀瓘称他“真书绝妙。幽书绝妙。古雅有余。”足可代表。韦诞(公元179——253年),字仲将,京兆(今西安)人。三国时魏著名书法家,张芝弟子,官至禄大夫。善楷隶,得蔡邕真传。魏时宫观匾额皆其所题。诞作书庄重,不妄染墨。评者谓其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韦善制墨,一点如漆,世称“仲将墨”与“张芝笔”、“左伯纸”并号“三绝”,亦能做笔。惜书迹佚。
除此之外,吴国的皇象,魏国的宋翼、邯郸淳、卫觊都是三国有名的书法家。除邯郸淳有《正始石经》传世外,其余书迹佚。
晋代的书法名家 卫瓘(公元220——291年),字伯玉,卫觊之子,卫恒之父。河东安邑(今山西)人。官至司空、太子少傅,谥成公。工草隶,时把他与索靖并称“二妙”。在我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传《顿州帖》为其手迹,行草六行,古意茂厚,笔技精湛。卫恒(?——292年),字巨山,卫瓘之子,河东安邑(今山西)人,与祖卫觊、父卫瓘均以篆、草、隶著名。恒尤善草隶,为当时书法大家。并著有《四体书势》,专论草、章草、隶、散隶四种书体。《宣和书谱》说:“卫恒博雅不凡,作四体书,曰草、曰章草、曰隶、曰散隶,然见于世者,多其草字。论其书者以为如插花美女、舞笑登台,是其便娟有余,而刚健非所长也”。《淳化帖》中《一日有恨帖》系其传世书迹。索靖(公元239——303年),字幼安。西晋著名书法家。敦煌(今甘肃)人,张芝之姐孙。其书基于家学张芝法,进取韦诞、钟繇意。卫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世号“瓘得伯英之筋,靖得伯英之肉。”“一台二妙,天下为奇”。唐张怀瓘《书断》曰:“靖善章及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又善八分,韦(诞)、钟(繇)之亚。”类似赞誉古来极多。其遗迹有《毋丘兴碑》、《月仪章》、《出师颂》、《皋陶帖》。著有《草书状》传世。 陆机(公元266——303年),字士衡,吴郡(今江苏)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0岁作《文赋》。书法好用秃笔,中锋直下,墨有淡厚,具有“章草”书意。传世草书《平复帖》,章草《出师颂》,隶书《任城孙夫人碑》和《张镇基碑》亦受佳评。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另有异说),字逸少。东晋杰出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书法初学卫夫人(卫铄),后从前代名家中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师法张芝、钟繇,而能增损古法,一变古风,创立新体。古来评者认为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美劲健,而又富于变化,纯出自然,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在书家中首屈一指,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书作传世凡120多帖。其小楷、行书、草书中的《乐毅论》、《黄庭经》、《集字圣教序》、《兰亭序》等多为世人珍爱追摹。凡善书者无不研评王氏父子之法书。右军诸帖及著作也传世极多,深受后人偏爱。王献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工书法,善正、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另创新法,用笔外拓,俊迈而带逸气,有“破体”之称。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称:“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其传世墨迹如行书《鸭头丸帖》、小楷《洛神赋十三行》、草书《玄度帖》等数十种,多为短文零墨,十数字或数十字。大幅之作鲜少,但均为后世所珍赏效法。
晋代是各书体发展成熟且行书独优的时代。除以上诸名家外,另有王羲之初师卫夫人(卫铄、李炬之妻),王珣的书法亦有很高的成绩和影响。
南、北朝的书法名家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呈平稳状态。既无高潮迭起之载,亦无名家辈出之记,但在这1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确留下不少珍贵的碑志造像刻石——魏碑。这些庙碑、墓志、造像、刻石等形成了南北朝中的北系书法流派,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楷书体系。北朝书法以北魏为最高,其风格多种多样。真书特绝、雄奇朴拙,多用方笔、工于点画,开隋、唐楷书之先河。南朝书风婉丽风流、行草兼工,多用圆笔、长于使转,继“钟张”、“二王”之遗风。较有名的书家是并称“羊薄”的羊欣和薄绍之。 羊欣(公元370——442年),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人。南朝书法家,长于隶书。沈约评:“敬元尤善隶书,子敬之后,可以独步。”时人云:“买羊得王,不失所望。”传其墨迹有《暮春帖》等。薄绍之(生卒不详),字敬权。丹阳(今安徽)人。南朝书法家。初习献之书,风骨秀异,行草倜傥。时越羊欣,与羊欣并称“羊薄”。传《回头帖》系其手迹。 其次尚有王僧虔、沈约、郑道昭、贝义渊等书家亦有记载。而由南北朝传下来的《谷郎碑》、《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造像诸品》、《二爨碑》以及各种墓志等,为后人学书提供了丰富的范本。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名家智永(生卒不详),名法极,俗姓王氏,乃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永欣寺僧,俗号永禅师。书继祖法,精勤于艺。曾手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于是闻名天下,求者甚多,乃至门限踏破,后裹以铁皮,谓为“铁门限”。又退笔五簏,取而瘗之,名“退笔冢”。其作有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於草最优。《寓意编》曰:“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后代书法家无不佳评,传世墨迹有《智永千字文》、《归田赋》等,多为后人所法。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人。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称“欧阳率更,”为初唐杰出书法家。书法宗“二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家,世称“欧体”。为初唐楷字之奠基人。欧阳修曰:“隋之晚年,书学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后显于唐,遂为绝笔”。时帝曰:“彼观其书固谓形貌魁梧邪”。世人以其楷法为极则。对后世影响极大,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碑刻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温彦博墓志铭》等,行书墨迹有《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等,编有《艺文类聚》100卷。
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唐初杰出书法家,官至秘书监,赐永兴公,人称“虞永兴”。书法承智永传授,妙得其体。其书笔致圆融遒逸,外柔内刚,风神潇洒,自开一貌。唐张怀瓘《书断》称:“其书得大令之宏观,含五方正气,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墓齿,加以遒逸”。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墨迹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左脚帖》、《东观帖》、《醒带帖》、《积时帖》等,编有《北堂书钞》160卷。
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人,一作阳翟(今河南)人,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博涉文史,善能鉴定,亦妙文词。唐初杰出书法家。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下笔古雅绝俗,正书丰艳流畅,自成一家,行草变化多姿,明王世贞云:“评书谓河南如瑶台婵娟,不胜罗绮,第状其美丽之态耳。不知其一钩一捺有千钧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压有法”。对后人书风影响极大,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传世碑帖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房梁么碑》、《枯树赋》、《雁塔圣教序》、《倪宽赞》、《摹兰亭序》等。 薛稷(公元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阳(今山西)人。唐代杰出书法家。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人称“薛少保”。曾从外祖魏徵家见到虞世南、褚遂良法书,精勤临仿,苦学不辍。其书法结构遒丽,得于褚者为多,故当时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之说。另有评说“薛书得欧、虞,于褚为近。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一家”。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薛兼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等,画鹤尤为生动,称为一绝。李白等人都曾有赞誉。留有《升仙太子碑》、《信行禅师碑》、《洛阳令郑敬碑》、《杳冥君碑》等传世。孙过庭(生卒不详),字虞礼。陈留(今河南)人。唐代杰出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工正、行、草、尤以草擅名。张怀瓘称“工于用笔,劲拔刚断,尚异好奇,凌越险阻”,后多有相类佳评。著有《书谱》2卷。现存《书谱序》卷上,概述正、草二体书法,有精辟独到见解,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传称作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
钟绍京(生卒不详),字可大。赣(今江西)人。汉钟繇十世孙,以善书直凤阁,时号小钟。武后为帝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及诸宫殿门牓皆其所书。留世墨迹有《灵飞经》、《转轮王经》、《维摩经》等。 李邕(公元678——747年),字泰和。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官至北海太守,人呼“李北海”,工文善书,尤精于以行楷写碑。初学羲之,得力于献之而自创新,其体势方圆顿挫,笔力雄健、气度舒缓、自成一格,对后人影响甚大。《宣和书谱》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解缙云:“李北海书如楼台映日,花木逢春”。张丑云:“北海始变右军行法,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然李邕又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其意未见古人定论。李邕传世碑帖多为行书,现所见的有《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娑罗树碑》、《法华寺碑》、《灵宕寺碑》、《卢正道碑》、《麓峙碑》、《东林寺碑》、《云麾将军秀碑》等。张旭(生卒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人。唐代杰出书法家,官至左率府长史。世呼“张长史”。以书为特技,善楷法、精草书。亦有“草圣”之称。嗜酒,每大醉后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发濡墨而书。醒后自视为神,不可复得,人号“张颠”或“旭颠”。张旭自言“观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而得其神,闻鼓吹而得其笔意”。颜真卿曾向他请教过笔法,怀素继承发展了他的草法而成狂草,其书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书法家对他的评价亦高。其楷书和草书帖亦有流传。《郎官石柱记》、《草书古诗四卷帖》、《肚痛帖》、《狂草千字文帖》、《晚复帖》等多为后人追摹。颜真卿(公元709——785年)《祭侄文稿》备受赞评,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传世碑帖有数十种,唯《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勤礼碑》、《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麻仙姑坛记》、《自书告身》等墨迹临摹者极多。 怀素(公元725——785年)存世墨迹有:《自叙帖》、《论书帖》、《藏真帖》、大、小草《千字文》等。李阳冰(生卒不详)书迹传世有《怡亭铭》、《磐若台铭》、《城隍庙碑》、《三坟记》等。柳公权(公元778——865年)碑帖流传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般若经》、《李晟碑》、《兰亭诗》和集字《普照寺碑》等。
杨凝式(公元873——954年)其传世书迹有《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帖》、《新步虚词》等。 隋、唐、五代时期的陆柬之、李世民、颜昭甫、李灵夔、贺知章、吕向、徐浩、张怀瓘、李白、韩择木、史维则、蔡有邻、李潮、沈传师、杜牧、林鼎等书法家在当时都有一定声名。有的书家的书论和碑帖至今仍有影响和吸引力。 唐代是我国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楷书和书学论著成就至今仍是中国书法的辉煌,创造这一辉煌的原因除了国运强盛外,就是有一大批致力于书法研究和创作的精兵强将,其中也包括了皇帝和朝廷的高官们。
宋代的书法名家蔡襄(公元1012——1067年)存世书迹有《答谢文师论文帖》、《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两赋合卷》等近百件。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碑帖留有《华严疏》、《松风阁诗》、《李白忆旧游诗》、《花气诗》等数十种。米芾(公元1051——1107年)传世墨迹有:《蜀素帖》、《苕溪诗卷》、《论草书帖》等凡数十种。 宋代的书法异彩纷呈。宋太宗赵炅就是草书大家。宋徽宗赵佶还自号是“瘦金书”的创立人,其影响至今仍在。还有宋初的李建中,北宋的希白、王寿卿、文彦博、薛绍彭、张友正、吕天策以及宋代的吴琚、张即之等,都是活跃于当时且有成就的书家,有的还甚为出名并多有较高评价。元代的书法名家 赵孟頫 (1254-1322)正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妙严寺记》、《信心铭》、《继千字文卷》。小楷有《汲黯传》、《道统源流册》、《道德经》、《道统生神章》。章草有《临急就章》。行书有《洛神赋》、《绝交书》、《临兰亭序》等。鲜于枢 (1256-1301)。著有《困学斋集》、《困学斋杂录》等。存世墨迹有《渔父辞》、《透光古镜歌》、《行书诗赞》等。康里巎巎 (1295-1345)新传世作品有:《敬斋箴册》、《谦益斋铭页》、《四箴页》等。 祝允明 (1460—1526)其小楷法帖有:《叙字帖》、《临黄庭经》等,行书有《育斋记》、《在山记》等,草书有《杜甫诗轴》、《前后赤壁赋》、《钓赋)等。文征明(1470-1559)小楷有《醉翁亭记》、《楚辞》、《雪赋月赋合册》等。楷书有《真书盘谷序》行、草有《渔父词十二首》、《游虎丘诗》、《杂花诗》等。 徐渭 (1521—1593)著有《容台文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刻有《戏鸿堂帖》、《玉烟堂帖》。墨迹传世者较多,如楷书《跋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弥陀经册》;小楷《月
赋》;行、草书《丛竹歌》、《金粟诗轴》、《昼锦堂记》、《草书杜律诗册》、《五言诗轴》、《唐柳宗元诗》等。王铎(1592-1652)传世代表作有《五言古诗轴》、《思台州诗轴》、《自书诗轴》、《杜甫律诗卷》、《石湖涛轴》、《忆游中条语轴》、《寄金陵天目僧诗轴》等。
清代的书法名家傅山 (1605-1690)传世的作品有《草书轴》、《七言绝句诗》、《青羊庵七绝诗》等。
金农(1687-1764)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传世墨迹有《王秀帖》、《周礼》、《相鹤经轴》等。 郑燮 (音谢)(1693-1765)著有《板桥全集》,墨迹行书有《道情词十首》、《七绝十五首》,刻石有正书《城隍庙碑》、《板桥润格》还有到处可见的《难得胡涂》、《吃亏是福》之类的横幅和兰竹图上的题字等。 翁方纲 (1733-1818)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等。楷书墨迹有《题黄道周画松卷》,行草有《题秋庵诗碑十二图序》、《题徐渭墨笔花卉卷》等。 邓石如 (1743-1805)有《完白山人印谱》等行世。篆书法帖有《四赞屏》、《诗经南陔》,隶书有《颜氏家训》、《焚香看书册》、《张子西铭》、《前秉秦岭八屏条》等传世。包世臣 (1775-1855)清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安徽泾县人。工书,师承邓石如。初学唐宋,继法北魏,晚年又宗二王(羲之、献之),用笔以侧取势。提倡北魏,对后来的书风变革,颇有影响。著有《安吴四种》,包括《艺舟双楫》《管情三义》《浊泉篇》《齐民四术》(共36卷),墨迹有草书《临王略帖》,用淡墨软笔书写,捺带隶意即所谓“包派”。 何绍基 (l799—1873)《说文段注驳正》等,传世之作有:《七言诗四条屏》、《行书轴》、《鲁峻碑卷》、《杜甫咏马诗》等。赵之谦(1829-1884)《二金蝶堂印谱》、《勇卢闲诂》、《六朝别字记》等。墨迹有正书魏碑《刘照游注补续汉书八志序》、《心成颂》、《艺文类聚》等行世。吴昌硕 (18l4-1927)篆书代表作品有《临石鼓文轴》、《无帱山高联》、《竹人世讲联》等。吴昌硕楷书多见于作画题款或书联。行草有《五言诗轴》等作品传世。
现代的书法名家沈尹默(1883-1971)著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书法论》等。其墨迹正书有《王羲之题笔阵图后》,行书有《辛弃疾词》、《兰亭序》、《王安石金山寺等四诗》等,草书有《临千金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