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方位?
中国画的山应该是右高,人们习惯以右为大。
中国画的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山水画由于或气势磅礴或意境深邃,构图尤显关键,好的构图是要我们在万象纷纭、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从而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中国山水画多用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的'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
所以山水画,特别是长卷立轴式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
中国画的透视方法一般可以称之为?
中国画的透视方法一般称为散点透视,这是区别于西方的焦点透视而言的,西方的绘画更加尊重物体客观的透视规律表现,体现出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我们中国画通常提现的是文人意志情趣,所以在表现物体的客观性上更加显得主观随性而为,更加具有概括性。
中国画注重神似以什么为主?
以形似为主,形神兼备。
齐白石曾提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耳”。
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中也有一段对形神的评述:“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又说:“四体研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如果,我们从形的本质去探研,就会明白形本是为笔墨而服务的载体,她不是只要笔墨而不要形的削足适履。
就神而论,也并非是拿思绪混沌的自然渗入,而是凝炼加工后的如何经营。
中国人物画最讲传神。人虽有胖瘦之分,但以心境神情表而出之,不可只讲肥瘦,不顾喜怒哀乐,失之于画。
于山水画,则如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所言:“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
于花鸟画,亦讲四时百态、神情万状。观悉鸟的动势,察测性情之端倪,陶铸心性于众形,概念遗貌取神意达心灵感悟后的宣泄。
北宋画家张泽睿创作的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没有张泽睿,有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