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四大水墨笔?
宣笔
此笔因产自宣州而得名。宣笔的制作始于秦代,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大将蒙恬将军南伐楚之中山(泾县一带),始以兔毛竹管为笔,称“秦笔”;隋开皇九年(809年),改宛陵为宣城(今宣州区)后,“秦笔”也改称为“宣笔”。至隋唐、五代、宋诸朝,宣笔一直以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著称于世,被列为“贡品”和“御用笔”。元代以后,宣笔逐渐衰落。
宣笔的选料主要以兔毫为厚料,尤以春、秋季的兔毛为最佳。所制宣笔,锋颖尖锐、丰硕圆润、劲健有力,其装饰也较雅致。用兔毫制成的宣笔,有“装璜雅致、毛纯耐用、刚柔适中、尖圆齐健”的独特风格,深受书画家好评。据记载,大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为了取得宣笔,曾向宣州笔工陈氏和诸葛氏写过“求笔贴”。
湖笔
湖笔因最先产于湖州善琏镇而得名,历史悠久。自元代宣笔衰落后,湖笔取而代之,风行于元、明、清三代,被奉为朝廷贡品。湖笔的主要原料有羊毫,狼毫、紫毫名品纯毫,其中尤以羊毫色白毛细、锋嫩性柔而久负盛名。湖笔的笔毫经分层匀扎,制作精细。湖笔的羊毫按其纯净程度分为净、纯、宿三种,并且在笔杆上刻有纯、净、宿字样,供使用者任意挑选。“净、纯”是指羊毫纯正无杂;“宿”,指羊毛经过夜晚“露宿”,自然脱脂,这种羊毛制成的笔,容易上墨。湖笔的笔杆选料也较为考究,主要原料是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笔竹,为笔中珍品。
水笔
水笔属湘笔中小楷笔的一种。使用水笔时,笔头全开;用后,套以钢制笔帽,笔套内稍藏一些水分,以养护笔锋,因此,笔套内常保持湿润,水笔由此而得名。水笔的笔头为兼毫,以短狼毫掺以白麻皮纤维作为笔心,外面再围上一层兔毫,有的笔毫还被染成绿色或红色。笔头掺麻,有利于多蓄水分,这是水笔的显著特点,也是区别其他笔的唯一标志。此笔易于保藏,经久耐用。
散卓笔
此笔为唐宋时的名笔,属宣笔,为宣州诸葛氏创制,因此又称“诸葛笔”。这种笔逐渐趋向软熟、散毫、虚锋,改变了晋代以前的旧制。此笔“无心”,不用柱毫,而是用一种或两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笔毫软硬适中,具备尖、齐、圆、健四德。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的特点。散卓笔的笔毫长约寸半、一寸藏于笔中,一支笔可以抵几支其它的笔使用。此笔在宋代颇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