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徐悲鸿的人品,画品简介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早年贫苦,感事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如鸿雁哀鸣,改为徐悲鸿。他是我们熟悉的画马大师,作品主要以写实手法表达现实及思想,是我国现代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倡导者。他画的马,在少数关键部位如骨关节鼻孔等处加以勾描,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骏马形象。
徐悲鸿的画具备深厚的技法功底和丰富的表现手法;绘画思想饱涵中国文化和民族感情。因此欣赏徐悲鸿的书画作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其艺术水平的高下,而应当从其艺术理念和艺术精神出发,全面考虑,这样对理解他的作品可能会更深入一些,更本真一些,马是徐悲鸿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马,各个时期虽画法不同,但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下面的作品,是徐悲鸿早期的画马及写生作品,它对研究徐悲鸿早期习艺的师承,笔墨渊源,风格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家庭环境等原因,作品中也许有些人认为存在瑕疵或影响大师的艺术形象,但历史还是应该尊重的,历史上任何一位绘画大师的早期作品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从艺术水平来讲,可看出该作品是徐悲鸿早年的精心,严谨之作,具有高超的技巧,作品简练明快,富有生气,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一定的独创性.`

宋代院体画 写实性

中国画发展至宋代,其写实性达到了最高峰,其写实性的特点,我们只要看看两宋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作品,以及当时的绘画理论即可明白宋代绘画写实性之深刻与普遍,难怪韩琦在《稚圭论画》中会发出“观画之术,唯逼真而已”的精彩论断。对此,郎绍君先生云:“宋代美术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就同时代东西方各国古典写实主义艺术的水平与成就言,它毫无疑义是第一流的,称它占据同时代人类绘画艺术的最高位置,也并不过分。”此类论述,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其一、宋代绘画的技法
宋代绘画从题材上讲,基本以山水画与花鸟画为主导,人物画则逐渐退出主流。从技法上讲,则以工笔画为主导,而写意画少之又少。首先以花鸟画为例,花鸟画主要是富丽精致、细腻纤巧的黄筌画风,不管是客观物象的形体刻画,还是绘画技法都已达到精工极致的高度。至宋徽宗赵佶时,此写实之风愈演愈烈,并达到了中国绘画史上的最高峰,其在继承黄筌画风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形似逼真,他为了使所画之鸟更加生动、更加逼真,增加绘画的真实感,“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众史莫能也。”
其二、宋代绘画对物象之规律的表现
宋代绘画在极力的追求物象的内在规律,这不仅在众多绘画作品中有所表现,而且在宋代的画论、笔记中更是随处可见。从“斗牛夹尾”、“孔雀升高,必先举左”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再到“猫眼日中之时黑睛如线”、“闽音呼六张口”,众多的文献记载都显示了宋代绘画对客观物象规律的表现,追求客观物象的物理、物性、物律,是宋代绘画写实性的真切体现。
其三、宋代绘画创作的观察方法
宋代绘画的写实性通过其观察方法亦能管窥一二,这在宋代的画论中尤其得到体现,特别是郭熙的《林泉高致》,更是对花鸟草虫、自然山水的观察与理解做了深入的阐释。此外,还有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中谈及曾云巢工画草虫传神之极的故事,并记载了其如何对草虫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其云:“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迈愈精。余尝问其有所传乎,无疑笑曰:‘是岂有法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之法哉!’”此种观察方法不仅存在于花鸟画的创作之中,而且在山水画创作中对自然山水的观察与理解,更是做到了精中求神,此与宋代理学之“格物致知”的精神甚同。如此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最终造就了宋代绘画对所表现对象的客观真实性的追求。
其四、宋代绘画追求的境界
宋代绘画追求的境界在技法与画面上是“无我之境”,在情感与思想上则是“物我合一”之境。不管是“无我之境”,还是“物我合一”之境都是宋代绘画忠于自然、忠于物象的真实的客观反映,这一真实既包含了绘画中自然物象的真实,亦包含了画家创作的真实情感,使宋代绘画的写实性通过其追求的精神境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其五、宋代绘画中穷款与隐款的现象
宋代绘画的写实性还表现于宋代绘画的穷款与隐款现象,此现象十分普遍,它存在于宋代山水、人物、花鸟各画科之中。宋代画家对于书法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不去追求以书入画,不去追求书法与绘画在画面上的结合。因为“画家们不会在画面中书写大量的诗文、题语去破坏那‘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真实的自然境界。”
宋代绘画写实性的成因
其一、唐代写实绘画发展的历史惯性。
其二、宋代院体画的势力远远胜于文人画
宋代绘画主要是以院体画为主流,而文人画仅仅崭露头角,因此,文人画的特点、精神尚处于萌芽阶段,虽然有米芾、苏轼等公的高声疾呼,但面对强大的院体绘画势力,颇有“蚍蜉撼大树”之感。毋庸置疑,宋代院体画所提倡的写实性自然远远胜于文人画所倡导的写意性,加之身为一代帝王宋徽宗赵佶的积极倡导,致使这一写实风气达到极盛,最终使宋代绘画整体呈现出与自然物象“不爽毫厘”的写实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