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竹子特点? 郑板桥竹子诗词?
一、郑板桥的竹子特点?
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他一生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作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心中之作”、“手中之竹”的理论,是对自然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创造师承自然,而有高于自然的境界。
他的墨竹图,嫩竹老竹,泼墨有香有淡,新、老、前、后,层次清基,既互相交叉,又各独立,极富立体感,是一幅优秀的作品。
二、郑板桥竹子诗词?
1、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竹石》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2、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3、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4、诗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出自:清代・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释义: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5、诗句: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释义: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三、郑板桥竹子画法?
用笔:细竿中锋用笔,粗竿侧锋用笔。起笔藏锋下按,行笔挺拔有力,收笔略顿,然后挑节。用墨:笔尖蘸墨,细竿墨色稍重,粗竿墨色稍淡,一气呵成。结构,竹竿出土节短,中间部分稍长,收梢处又短,节与节相结,两节间要略留空隙,勾节后才显得生动。
· 竹节的画法 ·
竹节画法有乙字形和八字形两种,要按照书法行书中八字和乙字的书写方法,注意用笔的提按变化。竹竿的俯仰通过勾节也能表现出来。勾节的墨色要重。竹胎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包裹,故用笔时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从上而下拖笔中锋写成,趁墨色未干时,以重墨点出斑点。
· 出枝的画法 ·
主竿出枝形似人体四肢的曲张伸展,姿态万千,出枝方向、位置的不同,决定了竹叶的气势、疏密等。所以出枝要根据构图的需要安排,因势布局。竹子小枝的生长规律是互生,即左右交替生长,切不可画成对生和轮生。出枝开同鹿角、鹊爪,中锋用笔,起笔回锋,行笔要流畅挺健,不可迟缓,收笔果断。
个字或金鱼尾,四叶落雁或介字,五叶交雁尾或破分字。下笔要迅速,实按虚起,否则会显臃肿呆滞。画竹叶有五忌:一忌生涩,二忌并立,三忌如叉,四忌似井,五忌如手。
画竹中,竹叶的画法比较难,历代画竹大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画竹程式,成组成片的竹叶,都是“人”字、“介”字、“个”字等的组合体,要多注意做这引起组合练习。不同的季节,竹叶的姿态不同,春夏秋冬、风晴雨露,竹叶的画法也有所区别,要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如风叶可根据构图的需要处理成向同一方向倾斜,雨叶则要画出湿润、沉重下坠的感觉。
· 枝、叶、干的组合画法 ·
用提斗笔蘸淡墨侧锋用笔写粗竿,用狼毫笔蘸重墨中锋写细竿,要注意两竿组合关系,两竿不宜平行或十字相交,调重墨画出右侧一组主叶,围绕主叶分别画出其他几组叶,要注意几组叶的疏密关系。
四、国画竹子的词句?
竹影清音画意深。这个词句来自于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滁州西涧》一诗。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如品德高尚、性格刚毅、气质清高等,因此在国画中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题材。除了竹影清音画意深,还有很多其他的词句可以用来描述国画中的竹子,比如海棠依旧,而今为谁开,绿霞坠,玉笋纤,笙歌散,离人心碎等等。这些词句不仅可以补充国画创作时的文化底蕴,更可以丰富观赏者对画作的体验和感受。
五、国画竹子的落款?
如果你画国画挺懂的话就应该知道你自己创作的每张画的构图,比较常用的就是s形,内容很满留白比较小的话就留名字,留白大的话就题诗或者落长款,时间地点内容名字。 一般落款的位置要在不影响画的整体布局的位置。 如果一幅兰草,草叶多冲向左边,那你的落款就在右上角落,避免字把兰草的冲势挡住。竹子,山水,都一样。 尽量把款落在无关痛痒的地方,不要占用有空间感的留白区域。
六、国画竹子题款?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
何来之趣也难知
爱看古人画竹枝
兴时也学摸一笔
老瘦之年作杖依
二
谁见古人画竹枝
古人画竹也无师
板桥有句不戏言
画到生时是熟时
三
镜前挠首发稀稀
人间烦恼多自欺
四十以后方明了
夜间挥笔竹一枝
四
能画百卉争相艳
能涂千鸟舞翩迁
真想写好一叶竹
似像非像难上难
五
呕心沥血学写竹
不图名利不求贾
一生清风随叶去
但愿来世再做竹
六
板桥手下无胖竹
吴镇笔头竹无根
我学写竹枝弯弯
新人总想超古人
七
初学写竹惟求真
写真再透无精神
一旦悟醒写竹事
活竹逊墨也三分
八
二十年功夫画竹枝
不悔当年立志痴
人贵适性而为焉
岂可利名亦奴隶
九
画竹须先学吟诗
无诗有骨缺精气
一幅竹图诗书画
缺一无颜挂墙坯
十
千人画竹各有术
师承百家须自悟
我有我姿我是我
真善美恶任点厾
十一
立竹必随诗
无诗空竹枝
竹节诗言志
图图见真思
十二
骨少叶多竹显媚
今生一世竹一回
宁愿四季无一叶
杂草枯后我笑谁
十三
孟頫九思娄本鹤
夏杲石涛吴昌硕
明清诸家皆大师
徐渭板桥见风格
十四
春竹两三枝
发来人不知
今人谁爱竹
垂钓见姜痴
十五
人人能写竹
惟难见风骨
为画一片叶
挥汗十年雨
十六
见叶不见枝
见枝不见叶
难透意境笔
不是写者过
十七
画竹先画骨
无骨不成竹
要想见精神
须先学做人
十八
不涂牡丹枝头红
不画荷碧立水中
大师罄尽一生才
写枝墨竹顶秋风
十九
赏竹不知画竹难
一枝细竹画十年
不是下笔胡涂鸦
写透一叶心用穿
二十
画啥都需着彩色
良苦用心为诱惑
惟有墨竹一笔青
一得阁中见高洁
二十一
世堪称绝诗书画
缺一莫言成一家
一碗冷墨空清袖
写尽忠贞苦生涯
二十二
十年树木
一年树竹
不生庸肉
惟生风骨
七、郑板桥的竹子诗句大全?
1、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竹石》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2、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3、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4、诗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出自:清代·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释义: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5、诗句: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释义: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八、郑板桥与竹子的典故?
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自知画竹不如郭秀才,可他并没有气馁。他发现郭秀才家的南园里有一大片竹林,就仔细观察,根、梢、节、叶全部瞅在眼里,回家后便挥笔作画。就这样,每月三、六、九就去南园观竹,一跑就是7年,也画了7年竹子,画幅足足有7大车。
这年,郑板桥要卸任了,临行前,还是带上酒肴去郭秀才家。喝罢酒,郑板桥要作画留念,郭秀才便亲自铺纸研墨,高兴伺侯。
郑板桥早已胸有成竹,拾起笔来,“刷刷刷”几笔,3杆竹子画了上去。郭秀才惊奇地叫道:“神了,神了,真是神了。”他想:7年前他画的竹子可是比我差一大截呵。他说:“父母官是啥时候把我南园的竹子‘偷’去的?”
郑板桥笑着说:‘仁兄,这竹子可不是偷的,是我用7年酒肴换来的。”说罢,顺手就在画上题一首诗:七载春风在潍县,爱着秀竹郭家园,今日画来还赠郭,旧友重叙旧华轩。
后来,他画的《墨竹园》,墨竹数竿,以大石头为背景,笔锋苍劲有力,并且加了很长的题款。题款是:“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已见,惟在活而已矣。”
九、郑板桥有关竹子的诗句?
1、《竹石》
【清】郑燮(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新竹》
【清】郑燮(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全文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4、《题画竹》
【清】郑燮(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译文:秋风昨晚吹过此地, 狂风大作的吹动石头穿过树林。只有竹子完全不怕风吹,哪怕一千次的风 都能坚强的挺立。
5、《竹》
【清】郑燮(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译文:一节又一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十、郑板桥描绘竹子的形象?
郑板桥的原名为郑爕,“板桥”是他的号。郑板桥在书画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喜欢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尤其钟爱画竹。
在郑板桥眼中,竹子除了坚强正直,生命力强,还有苍劲豪迈、虚心向上的品质。因此,郑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而极少画其他东西。
因此,与其说郑板桥是在画竹,不如说他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