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特有的图式是?
中国国画在我国古代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史上,自成体系。
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国画在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
中国国画有三个特有图式: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讲究“气韵生动”,笔墨神韵,骨法用笔,留白以及物体的气势。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则是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中国画跟西方画不同,不讲究焦点透视,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的方法,更讲究“骨法用笔”。
图式则包括构图 、结构及其外观特征。构图和章法是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图式则是完成时。
中国画一般应用什么点?
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中国古代画论中有哪些涉及绘画透视的内容
中国绘画艺术是运动的多点透视法,在形象塑造和空间处理上着重整体感觉和总的视觉效果,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运用透视上呈现出灵活多样,创造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多点透视让中国绘画更具浪漫主义色彩,让东方绘画拥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是没有“多点透视”、“散点透视”这样的字样,它们的出现是后来依照西方的“焦点透视”而提出与之相对的词,但自古以来在中国绘画创作中多点透视的运用非常普遍。多点透视符合透视的法则,是以客观视觉图像为基础的,从科学范畴来看,人们用眼睛观看客观物象,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形象及在大脑中总结得到的视觉规律,无论是中国或西方,都基本是一致的。多点透视是用多视点、多视域、多视平线的运动眼光观察世界,画家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物进行重新组合、集中地经营,打破焦点透视的视域范围去随心随感的摄取景物,也有称为“散点透视”,或是“移动视点”。
中国的传统绘画认为“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提倡的是景随人移,画面的表现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比如宋代沈括的“以大见小”,就是一种运用多点透视由上往下移动的俯瞰,观察视角讲究全局。那为什么中国绘画会将不同时空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呢?庄子认为,“宇”是东南西北、上下无限延伸的空间;“宙”则指过去、现在、将来的无穷尽的时间变化。因此,在庄子的是时空观中“宇”和“宙”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所以从古代的中国社会开始,人们就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体的并可以相互融合渗透。“空间一旦时间化,即与生命相融通。”这种独特的宇宙观和时空意识也许就是中国画家喜用多点透视的原因之一吧!另外中国的绘画艺术提倡以一种包容天地人生于一体的宏观视角,画家在观察不同时空的事物后经过大脑进行第二次创造与净化。比如儒家思想中“中和”、“充实”、“宇宙心灵”,明显影响了中国诗画中“多点透视”、“提神太虚”的空间构图。
在狭长的立轴或长卷中,采用旋转和移动的多点透视方法,打破固定的视向和视高,巧妙地把不同时空的对象结合,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意趣,物象的内在联系上脉通气贯,在位置经营上相依相生,所描绘的山水可谓是“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多点透视使得中国绘画的时空跨度更自由,表现幅度更随意,相比西方焦点透视更加具有自由性和艺术性,而是不拘泥于物象的刻意描绘,它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实现了精神的逍遥。如中国东晋时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与十七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拉斯梅尼娜斯》,两幅图均是人物画,《洛神赋图》明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像在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而《拉斯梅尼娜斯》则在单一的视点和静止的画面中,在纵向上塑造出变化丰富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