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画论中对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的认识?
论中国画的气韵生动和以形写形
“气韵生动”是谢赫绘画“六法”的第一条,也是中国古 代美学的重要概念,“气”原为哲学范畴,在当时,是指天地万物的“本源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指艺术家通过人物的 具体形象表达出物象的内在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 和艺术生命力,它是艺术家主体精神力量与自然宇宙生命力的统一。
李习勤作品
“气韵生动”和“神似”有密切关系。元代的杨维桢说得十分明白:“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气韵”离不开“形似”,但又超越“形似”,只有达到“神似”,才能“气韵生动”。拘泥于外形的相似,而不把握审美对象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不可能实现“气韵生动”的。谢赫的“气韵生动”与中国美学中的“意境 神似”、“意象”、“写意”、“超以象外”、“胸有成竹”“中得心源”等都是一脉相承的,共同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和精华。
刘文西作品
以形写形是南朝宋画家宗炳在他的山水画专论中提出的一个美学命题。基本意思是画家要深入体验,认真观察自然的风貌和精微,力求逼真地再现出自然山水地形和色。只有如此,才能揭示自然之美,还能“以形媚道”、“神超理得”。这种见解,从本质上讲是唯物的,正确的。必须说明:宗炳的“以形写形”,并不是不要“写神”和“神似”,而重点强调“写 形”的重要,这与“以形写神”并不矛盾,因为只有“以形写形”,写出“形似”,才能求其“神似”。形不似,神靠什么去表现?形似是神似的开始和基础,而神似是形似的结果和升华,二者密切相连,互相互补。舍去其中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造型艺术家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艺术作品的形神关系,力求“形神兼备。
王子武作品
作者:成忠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人格及道德没落的中国艺术界,保持了正直的文人气节。以一己之力挑战邪恶,拉开了作品会说话的序幕,其作品被文化界大佬吴冠中、史树青誉为最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