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秦代绘画以什么为主?

先秦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以人物肖像绘画为主,主要是为了维护礼教而服务。同时为了满足贵族日常的享乐,工艺性的绘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壁画领域,殷墟小屯发现的残留的壁画非常具有装饰性,西周出现过重大历史题材的壁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壁画的创作特别的流行,祠堂、贵族的府第都会用壁画作为装饰。人物画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战国的帛画,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非常重要,一副是《人物龙凤帛画》,描绘了一位贵族妇女,细腰长裙,合掌祈祷,在龙和凤的接应下飞向天国的场景,另一幅是《人物御龙帛画》,描绘了一位贵族中年男子,驾着船形的巨龙飞向天国的景象。这两副作品的用途都是丧葬礼仪中的旌幡,画面的主角应该都是墓室的主人,从这两件出土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战国的肖像画有以下的特点:人物都是站立着的侧面,华丽的衣冠服饰,显示着墓主的身份,线条流利,色彩平涂、渲染,画面整体比较庄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现了具有情节性的漆画作品,1978年,在湖北的曾侯乙墓,出土了许多重要的漆器艺术,这里出土的器物上会有28星宿,青龙白虎,和一些神话故事。出土的这一时期的艺术还有一件会有人物车马出行场面的器物,这个时候的作品已经开始出现表现世俗生活的内容,在构图方面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到了一起。

秦汉的画像砖代表作品?

画像石是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西汉晚期画像石以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山东汶上“路公食堂画像”为代表;新莽时期则以河南唐河冯君孺人画像石墓为代表。汉前期画像石的代表作品有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和南武阳石阙画像石。东汉后期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氏祠最为著名。其中的武梁祠的画像石最为精美,皆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成,多为历史故事及神仙、奇禽异兽,技法高超。作者善于抓取历史故事矛盾冲突的高超,并善于运用必要的景物以交代特定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出色,如《荆轲刺秦王》。出土于成都羊子山1号墓、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的《出行、宴乐画像石》为四川汉画像石的优秀代表作。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西汉画像砖则以河南洛阳的出土品为代表,以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传神著称。东汉的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实生活情景,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等

中国文人山水画园林起源于?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秦汉时期,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绘画史和园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大量的山水诗、田园画的出现促使山水画的生成。 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而他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的部分配景山水中可以领略到当时山水画的大致形貌。此时的山水画理论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讨论了空间的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而这个时期的宗炳和王微的“神”、“情”之说主张山水画创作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哲理思想,对园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同时在汉文帝时期出现私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