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透视法在中西绘画中的运用?

我们现在说的“透视法”是西方引进的绘画理论,即“焦点透视法”。

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中国画是没有这种理论的,但也有其程式法则,后来我们也称其为“透视”,即“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等。但中国画的透视和西方科学的透视之间关系不大,西方绘画的透视是人在一个焦点上看到的自然现象的理性解释,将能看到的画出来;中国画的透视讲的是画面给人的感受。所以,中国画可以把想看到的都画出来。如果说西方绘画的透视法是科学的,那么中国画的透视法就可以说是聪明的。

中国画中的三远指什么?

高远”、“深远”和“平远”

三远是指北宋画家郭熙关于意境问题的文艺心理观点。《林泉高致·山水训》称“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这“远”既属于审美客体;亦属于审美主体,即追求一种超脱、平淡、豁达、澄澈、宁静的心理境界。而这种心理境界与审美客体的“三远”相融合,便会形成一种“见其大象”、“见其大意”的艺术意境。

中国画的三远指的是“高远”、“深远”、“平远”。

郭熙在晚年创作的《窠石平远图》便是使用“平远”法构图的经典作品,描绘了北方深秋辽阔田野的清幽之境。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绘画理论家郭熙率先提出了山水画的取景构图法,即三远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透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