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王伯勋的主要展览

“馥・谧”2014王伯勋写意重彩巡展第一回

展览时间:2014元月8日-15日

展览地点:北京昌平回龙观文化东路田园风光综合楼

从美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中国造型艺术,其精神旨归的根本在于“写意”。然而,当下中国造型艺术诸门类的运行现状又与上述人文要义相去甚远。

很长时间以来,在一般意义上的中国画创作领域存在着“写意”与“工笔”两个名词,这种基于区别不同画种概念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误会。纵览中国绘画发展史,在渗化效果日益增强的宣纸得以产生的明清以前,根本不存在我们当下约定俗成的“写意”与“工笔”两画种的分野,“工”与“写”仅仅是艺术家在艺术表达过程中随意使用的表现工具而已,二者后来在画种细化过程中才逐渐具有的门类独立的意义,然而这恰恰反证了某些画家创造力的退化。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写意重彩画,其表现形态和审美关怀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绝非哪个画家的一时的偶发奇想。现代学者傅雷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就明确指出:“我认为中国绘画史……中国绘画的一半,漏掉了另一半。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二世纪的七八百年间,不知有多少无名艺术家留给我们留下了色彩新鲜、构图大胆的作品!最合乎我们现代人的口味的,尤其是早期的东西……”。傅雷先生言及的正是敦煌重彩壁画,而这也正是当代写意重彩创作过程中重要的图像和技法参照。

任何艺术表现技法、形式、指意都无法脱离当下生活的实际需求,换句话说,满足当下消费者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基本需求,是任何一种艺术产品都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这也成为艺术品的基本属性。然而,囿于文化层次、消费偏好以及持有资本等方面的因素,当前的艺术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盲从和跟风的状态,这种在艺术品交易市场表现出的无序应该被视为成熟市场得以产生的前奏。上述诸多因素,正是写意重彩画面向社会公众正式展出的历史机遇。

王伯勋博士在中央美术学院经历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全部学历教育,当前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十几年的学院训练过程中,王伯勋逐渐在绘画实践和理论探索两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学者型青年画家。相对与普通画家的绘画实践,王伯勋的艺术探索更具有高远的学术前瞻和充分的理论支撑,这些都为他在写意重彩画艺术领域久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不久的将来,王伯勋必将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大家对此也都持有充分的信心。

为了更好地推广民族文化中的宝贵积淀,也为了丰富当下日益繁盛的文化生活。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持续举办王伯勋博士的写意重彩作品巡回展,进而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其写意重彩画艺术,推广中国精神。

甲午巡展(菏泽站) 王伯勋作品展第二回

展览时间:2014年4月19日-22日

展览地点: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

主办: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

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

承办:曹州书画院

菏泽市文联

写意・重彩:王伯勋精选作品展开幕

2015年1月17日15:00,“文化的品格系列”第九回展 “写意・重彩――王伯勋精选作品展”在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吴冠中研究中心、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京颂雅风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易新美术馆承办,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天坛饭店、北京艺林阁美术馆、天津月雅文化传播公司协办。易新美术馆馆长张新胜任策展人,卢新华任学术主持。此次展示作品,时间跨度大约有十年。其中包括完成于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几张抽象构成作品,通过这几张作品我们不难看到王伯勋当前实践创作的材质基础。展品中的大多数还是完成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中能够明显感受到王伯勋独立创作的强烈愿望和辛苦实践。

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知名教授、国内知名美术馆馆长、艺术爱好者、媒体新闻界等艺术圈各界人士。其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先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先生、清华大学教授卢新华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书杰先生、北京颂雅风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峥女士、山东青州画廊协会副会长冯杰先生、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霞女士、阳光酒店集团总经理刘合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先生、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先生、著名策展人柳之升先生、颂雅风艺术中心馆长刘学明先生、易新美术馆馆长张新胜先生、太极拳世界冠军,太极禅文化国际发展公司技术总监王占海先生都出席了开幕式。

王伯勋说:“如何将切实的生活体验付诸于自己专擅艺术的语言加以传达,进而形成能够为尽可能多的观众的阅读产生共鸣的交互体验。这或将成为当代语境下,许多有学术思考的画家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王伯勋博士即是在上述时代课题的实践方面多有求索的一位青年画家。王伯勋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包括本、硕、博在内的全部教育阶段,后又进入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长时间的学院的浸洇与社会实践的历练之下,王伯勋逐渐形成自己初具形态的学术架构和创作风格,成为一名不多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并重的艺术家个案。

多年来,王伯勋一直持续进行着“中国古代壁画向当代架上绘画转换”的工作。在朝着这个既定学术目标求索的过程中,王伯勋在画面的形式语言、材质表达、历史传承等方面多有心得。这些劳动与付出,从学术史的角度为王伯勋当前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令人欣慰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求索,王伯勋开始收获丰厚的果实。

“王伯勋精选作品展”即在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展出了,我们不能仅仅将之视为一次普通的作品展示,更应该看作是王伯勋艺术历程中一次重要的和广大读者交流互动的机会。我们相信,此次展示之后,王伯勋的艺术思考和实践创作一定会更加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