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秦朝,中国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爱好国画的对中国山水画的整个一个历史,应该大致都有所了解,我们可能在平时读书,或者平时在实践过程当中,往往都只会注意到自己笔下怎么去画好山水画!很少去联系历史,就说我的这个绘画和历史有这样一个衔接。那我们其实还是有必要再回顾一下我们中国山水画的整个发展史的。在我们中国绘画的一个历史行程当中,山水画的这个历史相对来讲要滞后于人物画,中国的绘画,最早还是源于先秦。连我们早期最早的时候,我们长期造字的时候,那个时候,在看天上的飞鸟,地下的爬虫,发明了这种文字,但是你能说那不是画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绘画和文字是同时起源的?

甲骨文

那么到了后来,我们的这些文字,以像形文字,出现在青铜器上,出现在甲骨上,出现在陶器上,出现在岩画上,尤其是岩画,很明显啊,很多都实际上是绘画,表达了我们当时,早期人生活在那样的一个背景下的一种生活场景的描述,这个是绘画早期的一个发端!那么到了后来,人们开始昌盛的时候,我们的很多绘画出现在服饰上,出现在日用的这样的一种器物上。

先秦时期的绘画

战国时期就比较普遍了,在很多出土的一些文物上,有看到一些彩绘的图文也有一些人物,包括这个墓室壁画里面也有一些记录,也能够看得到,但是呢,那个时候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所谓的,后来我们认为的“中国画”,中国画实际上是在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很多方面他要求统一,比如说文字要求统一,语言要求统一,甚至他要求毛笔都要同一,因为在先秦之前吧,我们很多的笔可能不单是我们现在手上用这种,那可能有的是用竹片啊,有的可能用竹丝,有的可能用其他的材料,那么,秦代就是开始统一,就是用这种圆锥的一种方式出现了,还用动物身上的毛,用竹子或者说,用些其他圆锥圆柱型的一些,或者做成木头的,或者芦苇,做成这种圆锥形,这样的话呢我们就开始了真正的出现“中国画”了。

毛笔的形成是在秦朝

包括写书法的这个毛笔,实际上是从秦代,开始统一起来,所以我们称为“秦笔”。这种笔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我们后来的书法和绘画,那么在早期的时候呢,中国绘画的主要还是以人物画为主,因为那个时候的绘画主要是政治功能,比如说,一些庙堂之上,他要画一些先贤啊,后人去瞻仰他,去膜拜,从他们身上获得一种感染,受到一种教育,所以呢我们早期的绘画,人物居多。

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些当时的一些政府部门吧,或者说皇家他们也设立了一些画苑,也有专门负责,这个打点花园的官员,这个时候都会画了,也还是以人物为主。所以在两汉时期,有记载的,表现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的像刘褒,画的这个《北风图》,《北风图》,这个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历史的长河过程当中,进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慢慢的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山水画的早期的雏形,又开始形成像,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顾恺之的这个《洛神赋》,我们可以在这个图里面看到当时,我们的一些人物为主的这样一个场景,他有配上树木,哪有配上山?

《洛神赋》局部

而这个时候的画呢,基本上就是山啊要比人小。顾恺之这个《洛神赋》里,他还有一段他是有船,那么过去呢叫做“水不容泛”。就是说那个水面很小的船很大。实际上是说,还是没法在水里行走了。但是呢,我们的古人就是这么的浪漫,他能够在这个画面里面把它的主体思想,表达出来。

《洛神赋》局部

而这些山水,作为一种背景,很松散的,使人物在山水之间穿行。实际上你说他是,早期山水画的一个雏形,也可以,你说是当时他们是用一种很浪漫的,带有一种装饰意味的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表达他的一种山水,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但是那根据我们山水画的一个整体的发展来看。这应该是我们山水画的早期的一个雏形,因为你看到他的山水一些动态。那它不单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他在里头有这种大小相间的一个动态。然后呢他有趋势,你可以看到他这个山涌过去以后,形成一个小的山峰。山峰上面有一些树,人在这个山里面像仙女一样爱在漂浮。

《洛神赋》局部

实际上他这个描述的也是非常真实,所以我们的山水画在早期,他有这样的一个形成的一个特点。他主要还是以表现,这个变化,背景的一种穿插,以那种带有装饰意味的一种方式,去表达,而那个时候的表现的手法呢我们可以看很少。就是用我们现在所谓的皴法,那他就是勾线最后上面肤色,而那个时候的线,我们现在可以在很多早期的壁画上可以感受到,就是我们早期的一些壁画,线条,那是非常的唯美,早期画人物的时候,他有“十八描”表现法。那么在这个《洛神赋》里面的他这些线条,你要是能看到原作的话,你会发现它的线条是非常非常的优美,又流畅,然后呢还能够,有弹性,这个是他的一个特点。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线条的运用。他在画面里面,用线相对比较简约。它能够使画面里面产生一种,曲线的流畅之美,同时呢也能够有一些对比长短,曲线和横线有点类似于三角形的这样的一种线条,我们可以看出来,还有这样的线条,才运用,那么这实际上是早期我们山水画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