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史书上为什么只字不提周朝最神秘的天子周携王?

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有一位天子叫作周携王。

这位君王的特殊之处在于,他非常的神秘,以至于很多史书对他都没有记载。既然是周朝的大王,是为天下之主,怎么会没有在历史上记载呢?

 

1、周携王的家人

说起此事,这就要先说一下,周携王的近亲属。

周携王,姓姬,名为姬余臣。他的父亲是周宣王,他的哥哥是周幽王,也就是东周的最后一位君王。

他的哥哥周幽王名叫姬宫ぃ辛礁鲋匾亩樱桓鼋幸司剩桓鼋胁嵌家蛑苄鹾耙簧迨宀哦浴

如果历史没有波澜,周幽王去世后,自然由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继承王位,从而让周朝继续延续下去,这也不会有这位余臣叔叔什么事了。但是,周幽王却是个不靠谱的,没事总要搞出点与众不同的花样。

比如,他非常喜欢自己新妃子褒姒。所以,为了彰显周朝天子的神威,为了博取美女一笑,周幽王就故意点燃烽火台上的紧急信号,让其他诸侯跑过来救。等众人跑到都城镐京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场玩笑。

 

2、不省心的哥哥和侄子

虽然烽火戏诸侯很好玩,但是这也确实为周幽王自己的结局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

公元前771年,由于太过宠爱自己的妃子褒姒,周幽王为后来的春秋战国各国君主的坏毛病开了一个最坏的头,那就是――废长立幼。

幽王完全不顾众人反对,先是废除了自己的姜姓王后,又废除了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转而,改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孩子伯服为太子。这番极具戏剧的操作下来,自然引起满朝大臣和王后一家人的强烈不满。

看看申王后的姓我们就知道,这个女子的家里是铁定不好惹的。周朝是怎么建立的你还不知道?没有姜子牙这位大军师,武王伐纣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数。这才多少年,周朝的君王就如此了?

虽然不知道王后与姜子牙到底有多少亲戚关系,但是王后的父亲确实实打实的一位姜姓的诸侯。而且这位诸侯,并不是普通货色,而是常年混迹于西面的强力战将。

 

申候,也就是姜王后的父亲听说自己女儿受了欺负,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立刻带领重兵,联合缯国和一些犬戎部落的勇猛战士直接攻打镐京。

这一出兵不要紧,直接吓得周幽王心里没了主意。此时,不但他再点燃烽火台已经没了作用,就连镐京城里的那些精兵,在申国大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就这样,爱开玩笑的周幽王终于被自己的贪玩送进了大坑。甚至,在打败仗以后,连跑都没跑,直接在申国的进攻中,命丧在战场之上。当然,申候此时也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冲进周朝都城,顺便斩杀了周幽王新立的太子伯服。

虽然杀了自己的女婿,但是,这毕竟是伤害了一个大王朝的天子,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申候又联合缯候仔细商讨了一下,最后决定,在都城直接立自己的外孙子宜臼为新的周天子,这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

 

3、周携王“无奈”上位

,,不过,虽然立了新王,但是镐京这地方却不适合待下去了。因为那些请来帮忙的犬戎并不想轻轻松松地跑回原来的穷乡僻壤,想在这繁华的镐京里多待些日子。申候发现,有些“请神容易送神难”,立刻决定不再镐京待了。就这样,公元前770年,申候一行人又带着周平王,在秦国的护送下,带着周朝的大量财宝,从现在的陕西西安一路跑到河南洛阳。

这就是周平王迁都,也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线。

当然,这番操作下来,虽然申候觉得无懈可击,并且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是其他人并不这么看。有些大臣认为,虽然周幽王有错,但是你作为诸侯直接杀进都城,这可就不对了。杀进都城还不算,竟然还要立自己的外孙为新的王。你这么做只问了你的盟友,可并没有问过其他人啊?

 

周朝是什么单位?周朝可是最注重礼法了。

君王可以自己胡搞,但是诸侯可不能胡搞。

所以,在离镐京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西虢(guó)国,他们的诸侯王虢公翰对此事就非常不满,他立刻拉来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并且推举他为王。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周携王。

周携王虽然对此前的事情并不太关心,但是无缘无故的突然当上了周朝天子,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就这样,在西虢,周携王也“名正言顺”的干起来周朝天子的活。当然,周携王与周平王相比自然是不行的,不但经济实力不行,甚至兵力也只是小打小闹。但因为周携王是周幽王的正统儿子,又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所以,这天子当的也是非常心安理得。

就这样,一晃过去了20年。

远在洛阳的周平王已经长大,自然不愿意西面还有个叔叔时不时地跳出来祭祀先祖,还自称为王。公元前750年,在晋文侯的讨好下,周文王授意其讨伐周携王。而为了表现,晋文侯自然乐得屁颠屁颠的带着大部队轻松的砍了过去。

 

就这样,在周朝礼法上更应该存在的周携王就轻易的消失在历史之中。随后,因为东周之初,朝廷实力还算强大,又因为周平王继位之事本来就不太光彩,自然,周平王就把周携王的事慢慢隐去了。另外,除了周文王主动授意以外,相信操刀人晋国和护卫队长秦国对周携王名号消失的事也参与了不少。

至此,曾经身为周朝天子的神秘周携王,未出现在史书之中,实属正常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此人就是周携王余臣,他是周宣王之子、周幽王之弟、周平王之叔。

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按照《史记》的记载,周幽王被犬戎杀死,之后诸侯就拥立周平王为天子,并且将都城迁到了洛邑,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自此就进入了东周时期,怎么又出来了一个周携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周携王的事迹被人抹掉了!

而抹掉周携王的人正是侄子周平王及其后裔诸王们!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记》这本书虽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但根据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它在记载西周灭亡、东周建立这件事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不是司马迁的问题,而是周携王已经被东周王室视为叛逆,故意将其抹掉。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或者天王,是天下之主。

对于周朝的历代天子,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记载,其中西周有十二位,东周有二十五位。可是司马迁却漏掉了一个人,此人做了二十一年的天子,史书中却只字未提,其他史书也没有留下多少记载。

前面已经说过《史记》版的西周、东周更迭的情况了,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原来周幽王并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而灭亡的,而是因为他废黜太子、王后,引发申侯(王后的父亲)的不满。于是申侯联合犬戎进犯西周,攻破镐京之后,杀死了逃亡的周幽王。之后,申侯扶持自己的外孙、废太子宜臼为天子,即周平<b< p=&

可是,宜臼毕竟是废太子,再加上他以子反父,得位不正,所以没有得到了天下诸侯的承认,换言之周平王继位的合法性不足,支持他的只有三个小国,分别是申国、许国、缯国。就在这个时候,“邦君、诸正”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称王,史称“周携王”。“邦君、诸正”指的就是那些参与勤王的诸侯国以及西周的官员。

支持的周平王的诸侯国没有一个是姬姓的,显而易见,周幽王死后,周携王一度得到了天下诸侯的承认,天下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二十一年,换言之,周携王做了二十一的天子。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周平王得到了天下诸侯的支持,其中晋文侯发兵,杀死了周携王,周平王这才“咸鱼翻身”。

周平王以及之后的天子虽然无法控制天下,但却成功地抹掉了周携王这个人物,还掩盖了周平王最初不被天下诸侯承认的事实。现存的文献史料中,《史记》对于周携王只字未提,只有《左传》中留下了“携王奸命”四个字的记载。随着《竹书纪年》以及清华简《系年》的发现,这位被历史掩埋的周朝天子才重新被人们认识。

周平王东迁,周王室的权威一落千丈,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这与二王并立,周平王长期不被诸侯承认有关。为了得到诸侯国的支持,周平王极力拉拢诸侯国,大力褒奖为他除掉周携王的晋文侯,“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义和”。与此同时,周平王还任用郑国国君为卿士,甚至不惜降低身份与郑

主要是因为他是最神秘的一个皇帝,而且他的事迹也都是非常神秘的,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有就是他的性格问题。

历史书上也很少记载周携王,所以大家对这个君王也不是特别的了解,大家并不知道这个君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这个皇帝曾经做出过很多的事情,对老百姓做出了很多的危害,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才不想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