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国画里的皴法(国画里的皴法是什么意思)

一、国画牡丹老杆的皴法?

牡丹老干为木本,大多数时候干上有老皮曲翘并带有疤节。因此老干适合用类似山石画法的勾皴笔法表现。在一些特殊场合,也可采用单纯的勾染法或者点彩法甚至没骨点写法来表现。

皴擦染处理手法

色彩变调处理

带有写意笔法的点写染处理

冲彩法处理

勾染法处理

二、中国画皴法种类及创造者?

1.折带皴

又称“侧纵”。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是一种表现方折山石的皴法。元代倪瓒融合各家皴法以写太湖山石创用之。画法是先横拖一长笔,然后以90°的方向偃折而下,用几组这样的笔法重叠堆砌,像带子折叠在一处。多长方形忌雷同,大小相间,须有宾主环抱气脉,浑厚圆润,用笔有力,线条简淡、精审。

倪瓒《容器斋图》

2.牛毛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是披麻皴的变体,一种横向的细曲皴法,用笔柔劲披离,形如牛毛,故名。元代的赵孟頫、王蒙都擅用“牛毛皴”作山水。王蒙《溪山高逸图》以繁密的牛毛皴见胜,干湿相济,秀润中见厚重浑穆。

代表作品:元·王蒙《青卞隐居图》

3.乱柴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如一堆乱柴,表现山石变化的无穷无尽和重感。用笔可点、线、面结合,中、侧、顺、逆锋并用。墨应有干湿、浓淡之变化,一气呵成为妙。

4.披麻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以侧偏的笔势,顺着山石的弧势皴下,如散麻下披,故名。是一种最常见的山石皴法,善于表现坡势比较平缓的山石。皴时宜上轻下重,以此表示山石的阴暗。披麻皴是表现江南山水的传统手法。五代江南山水画的开拓者董源就以披麻皴表现江南山水的秀丽景象,如《潇湘图》卷。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元代黄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图》卷,也是以此种皴法塑造圆浑的江南山势。

代表作品: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5.解索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是披麻皴的变体。元代的王蒙在董、巨披麻皴的基础上创造了解索皴。将笔势较整齐的披麻皴,改变为灵活、交叉的线条,形似解开的绳索,故名。历史上运用解索皴取得突出成就的山水画家是王蒙。他创作的《惠麓小隐图》等,以解索皴塑造了形势奇幻的山谷峰崖。

6.卷云皴

也称“云头皴”。最早形成的皴法之一。笔法像云一样绵软、轻盈、舒展自如。晚唐时已出现相似的笔法,李成总结前辈的方法,又结合所处地区的山川特点,完善了这一画法,并使之进入空前水准,成为该画派的渊源。

代表作品:北宋·郭熙《早春图》

7.雨点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或称之为芝麻皴,如雨点小粒,聚点成皴,宛如聚沙成山,后人因其形似而名。用笔似“小斧劈皴”。雨点皴也按山石的阴阳向背加坡,以表示石纹和土壤,或称之为雨淋墙头皴。

代表作品: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8.小斧劈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如雨点皴一般,适宜表现山石刚硬的特色。用笔方向侧锋“听”出,落笔时头重尾轻。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是小斧劈皴运用的最早且最佳的作品。

9.大斧劈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从小斧劈皴演变成,整个南宋(尤其马远、夏圭)及明代浙派盛行画大斧劈皴。画时将笔侧卧如斧之砍劈,形状是平头尖尾,下笔重而收笔快,最适合表现火成岩的结构。

10.荷叶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荷叶皴取荷叶筋展披拂之形,是表现江南土质山脉,经雨水长期冲刷後,形成的景观特色。画荷叶皴亦以柔美的中锋为主,具有披麻皴与解索皴的特色。

11.骷髅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在王蒙及文徵明的画中偶见空窍玲珑如骷髅的山石。画骷髅时应画出恶形丑怪为佳,正如古人所揭的石之五德“丑、 漏、绉、透、瘦”,窟髅皴适合表现石灰岩地形或海滨的奇石、太湖石等。

12.米点皴

中国画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米芾、米友仁父子变董源的“点子皴”而成米点皴,描写江南云山烟雨,加上水份的渲染显得格外秀润。画米点宜卧笔而点,注重浓淡交织表现,米点亦有覆盖於披麻皴上者。

米点皴

13.其余皴法

中国画皴法的名目繁多,除了上述十二种皴法以外尚有马牙皴、点子皴、豆瓣皴、直擦皴、鬼面皴、拖泥带水皴等多种。

鬼面皴法

14.点苔

画山石在皴染之后,经常要经过点苔的程序,否则觉得过于光滑干净,苔点象征山石上的小树或杂草等,后来逐渐趋向写意写趣。北宋以前的山水画多不点苔,南宋画家表现江南潮湿而易生莓苔的山石,逐渐使用点苔,在元明两代点苔最为兴盛,如赵孟頫的“立苔 ”,王蒙的“渴苔”,倪瓒的“横苔”,沈周的“攒苔”及石涛的点苔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尚有泥金苔点,色苔点的使用。

三、书法皴法?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利用毛笔运行的各种方式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复杂的地质构造,以及不同山石的形貌,所形成的各种程式化的皴擦方法与名称。

皴法一般分为锤头皴、 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

四、千里江山图是什么皴法?

《千里江山图》的皴法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时期的技法集合式体现

  皴法是中国古代画家对于不同质地山石的笔墨写照。经由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及北宋的李成、范宽、郭熙等的创作实践,已形成表现南北方不同质地及山石不同部位的丰富皴法传统。这一传统,作为一种“预成图式”作用着北宋晚期的山水画创作,我们在《千里江山图》中就可以看到这些皴法的不同呈现。《千里江山图》并不是画家面对某一局地景物的单一皴法描绘,而是山水画发展到北宋晚期皴法的一个集成式体现。

五、踏歌图的山石皴法?

《踏歌图》为宋代马远的山水画作品。这幅作品在笔墨运用方面大胆使用长斧劈皴,如山石的斧劈皴很长。画松瘦硬屈曲,用墨凝重,用笔刚健有力,笔锋显露。

这幅《踏歌图》在构图上大胆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采用边角式构图方法,从大自然中摄取最美之角,以局部特写的手法加以表现,创造出一幅简洁明朗的图景。

六、皴法发明者?

山水画的皴法主要是从五代荆浩才开始的

七、皴法五个要领?

山石的五大皴法是绘画技法和具体使用的场景,自古以来山石的画法无非是勾勒,皴、擦、点、染。下面给大家讲解的是,皴法里较为重要的五种皴法要领如下:披麻皴、斧劈皴、云头皴、米点皴和雨点皴。

一、披麻皴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披麻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披麻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历代画家多用它来表现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其画法要领:多用“中”“偏”锋(笔含水份要少),行笔时用笔肚走出飞白来,尽量做到空灵透气,笔笔清晰,切忌粘黏。

二、斧劈皴

第二个就是斧劈皴法,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李成、李唐是其画法的大师。和表现南方山水的披麻皴不一样,斧劈皴法着重表现北方大山大水的大国气度,比较应和北宋国情的需要。此画法的要领:中锋勾勒外轮廓线,侧峰皴擦渲染,也有高手在勾勒轮廓线时,与皴法巧妙结合,虚实相兼,变化多端。

三、云头皴

第三种云头皴,云头皴又叫卷云皴,因运笔多曲折迂回,向中心环抱,宛若卷曲般的云朵而得名。此种皴法是北宋的郭熙所创。其画法要领:画峰顶轮廓线时,中锋行笔,画山低轮廓时,拇指、食指、中指碾着笔管行笔,笔锋要有变化,不可仅用中锋画轮廓线,且多数地方不可一次画完,要反复描摹。

四、米点皴

米点皴———始于北宋“米氏”父子,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米点皴法”有人细分为“大米点”“小米点”,在此我们统称之为米点皴法。其画法要领:用淡墨画出山形,沿山形皴出层次后,横笔排点。在用“米点皴”时,不可太过“瀼”而点法无形,要干湿相间,否则就会缺乏力度。

五、雨点皴

雨点皴——有人称之为:豆瓣皴、刮铁皴,也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历史上常用雨点皴法的画家甚少,直至清代的龚贤在雨点皴法上有所体悟和发展,当代某些画家在使用过程中有所创新。此皴法的要领:用中锋画外轮廓,秃笔沿着山石的形态,由上向下皴行笔,且行笔要短,干湿相间,笔墨要质朴厚重,密点攒簇,参以“刮铁”的笔道,不可只用干笔或湿笔,否则就会没有层次感,缺乏浑厚润泽之感。

八、山石的画法及皴法详解?

皴法大体可分为:披麻皴、斧劈皴、云头皴、雨点皴、米点皴、解锁皴、牛毛皴、折带皴、鬼脸皴、乱柴皴、梯田皴、石卵皴、骷髅皴、荷叶皴、磐头皴等~~

披麻皴的画法:多用“中”“偏”锋(笔含水份要少),行笔时用笔肚走出飞白来,尽量做到空灵透气,笔笔清晰,切忌粘黏。也有高手用中峰画出“毛”而空灵之感,

九、披皴法创造者?

首创为五代南唐画家董源。董源水墨山水多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是其首创,被后人称为“披麻皴”,山水画法类王维。

十、国画里的荷花怎么画?

工具/原料:笔,墨,纸,砚。 1、在画面的右上角勾画出叶盖的脐眼,紧接着勾画出叶盖下垂的筋脉。 2、用点厾法铺墨画叶盖。蘸墨时墨色不宜太匀,先调好淡墨再在笔尖蘸上浓墨,从内(脐眼)向外(叶盖边缘)偏锋扫笔至叶盖边缘,再回锋上提,笔往脐眼处渐渐收笔,提笔收起。这样,叶盖边缘处的落墨用笔实,脐眼周围虚,看上去就自然生动,有立体感。 3、画右下角半片正叶的方法同第二步,位置和适宜,下笔用墨时注意右下角留出空隙,要有透的感觉。用墨比上一片叶子淡些,分出层次。 4、画好荷叶、荷花、荷梗后添上两根荷尖叶,注意荷尖叶的姿态走向与荷梗、叶盖的交叉关系。 5、点上花蕊,勾画出苇草上的筋脉,点画出荷梗上的刺及池面的苔点,完成画面,最后落款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