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请各位大神帮忙看看这两枚钱币的真伪?

货布,新朝王莽时期天凤元(公元14年)铸钱。材质青铜,制作精好钱文悬针篆,货布法重廿五铢,与货泉并行,每一值货泉二十五枚。与货布同时铸发并行的货泉,青铜质,钱文悬针篆,泉字直竖中断。货泉法重五铢,每枚值一。天凤元年始铸,下延至东汉早年。货布虽精美,但存世量也颇多,现市场收藏价大约在150至200元左右。并行之货泉市场收藏价在10元至20元左右。个人认识仅供参。謝謝编辑!

货布

新莽钱币,天凤元年(14)王莽第四次币制改革所铸币

(一)货布(值25铢)

(二贷泉(值1铢)

这两种钱币是同一时期铸造,币文为悬针篆书体。

图片上的这两枚贷布看文字是悬针篆书,看锈色右边像真品,但两枚钱币中贷字对比,右边货字下目字比左边的粗长,就这一点判断左边的是真品,一般来讲刀币,布币容易折断,仿品容易折弯,这就是判断刀币和布币的办法,我曾经对明刀和货布做过这种大胆的试验,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不能上手做试验,只能凭图片来判断,拍图片也有光线的原因,所以我判断左边为真品,回答不一定对,有误见谅,谢谢邀请。

古代钱币基本没有什么防伪,朝廷为何不怕造假?

古钱币不是无人造假!,而是钱币自身价值所在!,面值与币值接近等额!,造假成本接近币值本身!,特别是民国时期的银元,自身白銀七钱七,你要造一枚假银元就要付出近八钱的白银!,钱币的价值就在于面值与币值相等!,你要造100万假币,尚需投入100万成本,这个造假基本没有收益,那谁还造假!,不象那100面额纸币自身价值没有面额价值的万分之一,造假成本很低,获益很大!。只有加大防伪,才能有效防止造假。

当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等同的时候,它就是商品,谁都可以造,造币的利润不比其它商品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现在的纸币,面值只允许标五分钱,让你放开来印钞,估计你也不愿意印,根本不需要防伪。

货币的属性,关键在于价值的把握货币是等价交换的产物,其属性就相当于一把尺,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要与货币的“价值”对应。如果没有货币,就相当于没有尺,没有称,商品的价值衡量会很混乱,这就是货币的属性。

举个浅显的例子,假如没有货币,一斤韭菜,一斤萝卜,一筐白菜、一块布,他们之间要发生交换就会很麻烦,两两之间都要做一次价值对比。假如有了货币,所有的商品都只要跟货币对比,相互之间的价值就一目了然。

那么,这就有一个要求,货币本身的价值,要与其标称的市场价值对等,这个货币才是良性的,才能准确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假如随便拿块石头,规定它的标称市场价值(面值)为一百元,而它实际价值可能也就一分钱,那么谁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货币,他不能准确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假如这块石头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红宝石,我们仍然规定它的标称市场价值为一百元,而它的实际价值可能是一百万,虽然大家都愿意接受这样的货币,但是没有愿意花出去,它同样不能准确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所以,货币的最重要特性,就是其本身的价值,要与市场价值对等,否则就失去存在的可能,或者造成市场动乱。

古代钱币的特征,及货币政策古代的货币以铜、金、银等贵金属为主,为何要用贵金属?因为贵金属才能体现出价值,金的开采量最少,所以它最贵,铜的开采量最大,所以它的价值最低。所以,贵金属具备天然的货币属性。即便不铸成钱币,它也可以作为交换物。

在古代,是一个严格执行货币的“价”与“值”对等的年代,比如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五铢钱,它的重量大致3.5—4克,从铜矿开采,到冶炼,再到铸造,一个流程下来,加上少量利润,它的市场价值就是一钱。

也就是说,在不改变铜的含量,原材料获取大体相等,且不偷工减料的情况下,谁来铸币,利润都是很有限的那一点,没有暴利。既然没有暴利,为何要防伪?

汉文帝时期,就曾经开放铸币权,谁都可以铸币,只要按标准铸造就行,你要想获得暴利,除非偷工减料,那你的钱币就没人要。这种货币市场,不存在假币,只有劣币,市场规律会淘汰劣币。

汉武帝时期为何又要把铸币权收回,并且作为敛财的手段?汉武帝货币敛财,是通过几个辅助手段获得的,其一,经济手段,国家垄断铜矿资源;其二,技术手段,降低货币铜含量;其三,政治手段,强制老百姓使用。

也就是说,其实这时候的钱币的“价”,已经远远高于其市场的“值”,产生暴利了,结果就是有人私铸。汉武帝就通过强制手段打压私铸,同时逼迫老百姓接受货币政策的剥削,以此敛财。

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古代货币的两个特征:一是货币标称单位是重量,五铢,一两,一斤,而不是现代货币概念的面值;二是常用货币标称单位单一,比如有五铢钱,就不会有十铢钱,十铢钱的重量就等于两枚五铢,多一个面值不减重量,一点意义也没有。

这两个特征,其实还是古代货币“价”与“值”对等,所衍生出来的现象。

现代货币的特征,及货币政策现代货币跟古代货币完全不一样,现代货币的“价”与“值”并不对等。通俗来讲,你手里的那张百元大钞,其本身的材料成本、印刷成本,等等,累加在一起,顶多值几分钱。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是拿“值”几分钱的货币,换取别人“值”百元的商品。

为什么这种货币能够流通,而不被淘汰呢?这是由于国家信用在替每一位使用者做担保,保证你手上拿的“价”虚高的钞票,可以随时换取对应的“值”的商品。这就不难理解,军阀混战时期,那些草头政府发行的货币没人敢用的原因,谁知道它啥时候倒台?

虽然有政府担保,但是也不能掩盖,其本身“价”与“值”不对等的事实。这就造成一个结果:造假!利润太高了嘛,就必须要有防伪技术。

现代货币虽然有被伪造的风险,但是它又有古代货币所不具备的优势:面值多,方便交换;轻便,利于携带。但是,这种货币政策必须是垄断性质的!

总结总之,古代货币跟现代货币概念完全不同,现代货币的“价值”是分离的,货币本身存在巨额利润,所以必须要防伪。古代货币的“价值”是对等的,不存在暴利,完全可以看做普通商品,谁都可以铸造,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造假,更不需要防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