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夏虫亦可语冰——古人是如何藏冰的

这日,宋徽宗忽觉腹中绞痛难耐,似有烈火中烧一般。宫人急忙唤来太医,几副药吃下去却未见好转。正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宫门外转来一人,只见此人须发皆白,飘然有仙人之姿,原是民间医师杨介,因颇负盛名,遂被传入宫中时常为徽宗诊治。这杨介一言不发,只向皇上望了两眼,便唤药童取来御医所开之药,以冰煎之,熬成后给徽宗服下,不出三日,徽宗便恢复如初了。问其缘故,答曰:疾因食冰,臣因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

也就是说,宋徽宗啊,是冰吃多了才会损伤了脾胃,所以他用冰煎药是以毒攻毒,治本。

这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真假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夏日吃冰淇淋在宋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啦。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们便有了冬季存冰夏季享用的记载,比如《诗经・七月》写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就是说,十二月将河里的冰凿取成块,一月放进冰窟里面。古人也将冰称作凌,这个凌阴就是指藏冰的冰窖,掌管冰窖的则被称作凌人。

那么凌阴到底是什么样呢?就目前出土的先秦凌阴遗址里来看,凌阴为半地下式建筑,分为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地下一般为长方形,四壁夯实,底部铺有砖石头或砂质片岩。冬季凿好冰后将冰运入地窖,然后再铺上稻草树叶密封。可是地下冰窖终究不是冰箱,夏季炎热冰是肯定会有部分融化的,因此一般人们储存的冰块是夏季用量的三倍。

为此人们还设计了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比如雍城凌阴遗址就设有五道槽门,并与外面的白起河相通,可将冰水引入河中。有的也会在凌阴底部挖井来进行排水。

一般来说,冬天藏冰,仲春取冰,取出冰后先要祭祀祖先,这个叫荐新,和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吃年夜饭先给自家神龛端一碗有异曲同工之处:“开冰先荐寝庙者,不敢以人之余奉神也。”

取冰之后便是夏季用冰,通常情况下,冰的作用是消暑保鲜,那个时候有专门盛放冰和食物的容器,叫冰鉴。就长这个样子:

里面差不多长这样

当然,冰块的保鲜不仅限于食物,还有尸体。《周礼》规定,凡丧礼必须用冰,礼记有更详细的规定:“君设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士并瓦盘,无冰。”据说这是因为根据古代礼制,天子要死了七个月,才能下葬,诸侯要五个月,大夫要三个月,士族要一个月。因此为了防止尸体腐坏,用冰块保存实属必要。

冰块用完,秋天也来了,这个时候管理凌阴的人们就要开始对凌阴进行刷洗维修,以便冬天再度存冰。

除了凌阴外,还有一种存冰的方法就是修建冰井。冰井的修建没有凌阴费事,打一口旱井,把冰块放进去,然后密封即可。曹操曾在邺城修建来三座名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所谓冰井台就是在冰井上修筑高台建筑,由于其下冰井众多,故台上房屋夏季极为凉爽,遂称为冰室。

其实这种冰井秦汉已有,只不过到隋唐才成为储存冰块的主流。唐初期官方存冰1000段,每段长三尺,厚一尺五寸,据估算大概在365立方米,贞观元年增加到2500段,算下来存冰量差不多是912立方米,也就是9个教室那么大。为此唐朝设置了专门的官职来管理皇家冰井:冰井使。

为了表示对藏冰的看重,唐人在冬天取冰和二月仲春开冰井之时都要举行一个祭祀活动,祭司寒之神。因为人们认为藏冰,是一项抑阴助阳的活动:冰块是极阴之物,尤其是生长在深山穷谷中的冰块,会阻挡春日地下阳气上升,阳气不通就会引发气象灾害,比如冰雹。因此将深山中的寒冰取走有助于阳气通畅风调雨顺。

当然,藏冰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消暑,虽然唐代藏冰较先秦翻了近十倍,但夏冰仍然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之物。《云仙杂记》记载,唐朝的时候,长安城夏天的冰雪价格几乎与金璧相同。杨氏一族(也就是杨贵妃的娘家人)就经常将坚冰雕刻加工后送给王公大臣以拉拢人心。皇帝呢也常常将冰块当做礼物赏赐给大臣,比如白居易就撰有《谢恩赐冰状》以表示自己受宠若惊无以为报的心情:“……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用表特异之恩……但饮之栗栗,常倾受命之心,捧之兢兢,永怀履薄之戒……”

不过冰块对于白居易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他虽然穷但诗写得好啊,有无数粉丝愿意为他的冰块买单:“白少傅诗名动于阖闾,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

转眼到了宋代,冰块从高官贵胄的独宠变成到了大街小巷的新秀。巷尾街头,你只要花上几文硬币就可以美滋滋地吃上上一碗冰饮。有诗为证:“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这个时候的冷饮不仅便宜,而且花样繁多,光古籍记载的就有数十种,什么“香薷饮,紫苏饮,砂糖冷丸子,冰雪荔枝膏……”

中国冷饮事业的发展取得大突破是在元代,元人在冷饮中加入蜂蜜,酥油冰冻食用,俨然就是原始冰淇淋。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就说到一种冰淇淋叫“珠子冰”,冬天将小冰珠子收藏起来,夏天拿出来调以蜜浆,就是一道解暑良品了。

这个时候冰块的储存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无非就是冰室冰井。但由于冰块的普及,用冰量的剧增,私人冰窑也多了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出租冰窑。三十两就可以租用一个冰窑,干起藏冰卖冰的生意。

到了明清,夏日饮冰更为普遍,几乎成了每家每户宴请宾客的必备神器,街上常可见卖冰的小孩儿和挑着担子的小贩,只要几文钱就可以买很大一块,故诗曰:“冰果登筵凉沁齿,三钱买得水晶山。”

民间尚且如此,官方用冰量更是巨大。这个时候冰窑众多,几乎遍布全城:“都城内外,如地安门外,火神庙后、德胜门外西、阜城门外北、宣武门外西、崇文门外、朝阳门外南,皆有冰窑。”这众多的冰窑的又因使用者不同分为官窑,府窑和民窑。

官窑就是皇家用窑,一般都是用石材和城砖砌成的砖窑,窖底铺设砖块或者石板,向一端或两端倾斜,最低处与窖外排水沟或专门挖的井相连,以便融水时及时排出,或由设在窖外的井口抽出,窖顶有屋宇覆盖。

府窑数量极少,只有少数王府才能拥有私人冰窑,其设置大约和官窑相同。

而民间用窑就没这么讲究了,大多就是一个大土坑,采冰用竹竿搭个架子,铺上芦苇茅草,封上泥土来隔热,其储藏效果自然是不如官窑的。

如此多的冰窑,冬季自然需要大量的采冰工人,于是清朝规定了严格的采冰人员管理制度,每年冬季招来的壮丁复审合格后都会发一个有编号的腰牌再拉到冰场凿冰,冰窑前设有告示牌和四根军棍,告示牌上有窑规,违反规定者,轻则体罚重则法办。

而冰鉴到了这个时候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本质结构没有变,但它外表变了,变得更精美了,材料也更多样了,有台式的,立式的,珐琅的,红木的,梨花木的……

这一时期当然也有许多有名的冰饮,比如流传至今的“冰镇酸梅汤”就是慈禧的最爱。

再往后,到了1879年,这一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日本兼并琉球,爱因斯坦出生,德国化学键冯・林德制造出了第一台人工制冷家用冰箱,而这年的冬天,由清政府征集的壮丁正在冰面上辛苦凿冰,以便来年使用。

虽然《列子》吹嘘,老子在春秋时期便掌握了“人工造冰”的方法,许多文章说唐末古人便掌握了通过硝石溶于水吸热造冰的方法,但一直到1956年,我国才研发出第一台自己的冰箱。回想这几千年的藏冰史,竟不知是该赞叹还是该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