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是什么来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外观“如民间积麦之状”而得名。
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公元384——417年),以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弊轿、清等十几个朝代,都在这里进行了营建。
麦积山现存大小窟龛194个,54个位于南崖,140个分布在西崖,除少数窟龛内已空外,共保存了从公元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约1500年间的泥塑、石雕7200多件,壁画1300 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后秦时期,佛教在关中得到大力传播,麦积山石窟即是此时开凿的。
按照时间,石窟的营造大致可岩卜芦分为三个阶段。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也是石窟开凿的 *** 期;隋代、唐代为第二阶段,但现在保存下来的作品已不多;宋代是第三阶段,是麦积山石窟兴建的又一个高峰,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一定的地方色彩。
由于麦积山岩系红土与砂石构成的砾岩,只能开凿窟龛,不宜造像,所以,这里的塑像都是泥塑。
个别石制造像碑是用他处石材移至此地雕成的。
泥塑配料讲究,其胎至今保存完好。
泥胎外原有彩塑,今已大多剥落了。
一些有彩绘者,是通过历代不断补绘而保存下来的。
由于千余年来,秦陇地区地质变化不断,许多窟龛已面目全非,但所幸者,由于位于深山中,未遭到大规模的人为破坏,尤其是本世纪初未被外国“探险队”发现,麦积山石窟至今还保存得较为系统。
十六国和南北朝阶段的初期(约公元384——494年),窟龛多为平面方形、平顶或圆顶,内置三世佛、七佛或千佛,手法近于云岗石窟之昙曜五窟。
佛像多为方面大耳,头梳高肉髻,额广平正,眉高目长,硕口微闭,身披偏袒右肩袈裟;菩萨像多为长方面孔,鼻直口方,面含笑容,上身袒露,薄衣贴体。
此阶段中期(约公元495——534年),由于民族融合加剧,开窟造像的艺术手法迅速汉化,且形式日趋多样。
窟龛主要为方形,平顶,低坛基,左右各开一龛,并有藻井等装饰。
部分窟龛内出现十大弟子形象,并绘有佛教壁画。
佛像的面相普遍变长,五官缩小,眉如新月,双目半睁,唇薄且翘,略带微笑,身披通肩袈裟,垂于座前;菩萨面相清秀,满含笑容,身调细长,装束繁褥,衣带飘舞,风姿潇洒。
此阶段后期(约公元557——581年),窟龛的规模和结构趋于宏大,多为崖阁式大窟。
窟内造像以七佛为主,周围有弟子、菩萨;造像摆脱了以前秀骨清相的特点,代以敦厚壮实的风格。
佛像面相丰满圆润、粗颈宽肩,腹部突出,头梳低平肉髻,衣饰为紧窄通肩大衣或下垂袈裟;菩萨衣饰多变。
此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为第121、127、4、3、9、85等窟。
隋唐时期,麦积山的开窟造像活动依旧兴盛粗带,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现存的作品已不多了,仅有少量的壁画和雕塑。
雕塑形象较为拘泥呆板。
其代表为第13、14窟等。
至宋代,麦积山石窟的营建又迎来了一个高峰。
宋代佛像面相略长而丰润,身姿挺拔有力,眉眼多上撩,别具神彩。
宋代窟龛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罗汉、力士像,虽深沉、激奋,极尽夸张之能事,却使人感觉自然合理,不失真实。
各组塑像中,尽管个体的身份、体量等都不尽相同,但却通过手势、动作和神态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这些窟龛中的一些塑像是就前朝塑像加塑而成的,在姿态手印都不改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各部分的协调统一,呈现出宋塑的独特风格。
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宋代工匠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