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为啥西周没有豳公? “豳公盨”的真伪之争是怎么回事啊,它究竟是真品还是后世伪造的器物呢?

一、为啥西周没有豳公?

豳公、幽公都是皇帝死后的谥号,是后人评定的文字,所以不一定西周就必须有豳公。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二、“豳公盨”的真伪之争是怎么回事啊,它究竟是真品还是后世伪造的器物呢?

豳公盨是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不是科学发掘出土品,现入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详情见保利艺术博物馆编《遂公盨》,线装书局,2002年;《華學》第六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等等。

文物市场来历不明的东西中当然有伪造的。凡是非科学来源没有明确记录的器物都或多或少有类似争议,再此先诅咒一下万恶的盗墓贼,正是盗掘使得大批器物丧失了本应有的价值。

因为金文有特定用途,更像应用文而不是随便写的散文,比如罗泰认为,青铜礼器铭文可以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受命者朝见天子典礼的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出席人物以及赏赐的礼品等,称其为“功劳的记录”;后半部分记录的是受命者纪念其祖先,向之祈求福禄,称其为“嘏辞”。另外,铭文也不是做好器物后临时刻上去的,而是要做器之前在模或范上刻字,浇铸成形,非常费工。

此器争议之处在于铭文前三句文辞与《尚书·禹贡序》全同,且铭例特异,前所未见。有人疑心这系蓄意作伪所致。不过按常理,能编出这种文字的人想必对西周金文体例也不是一无所知的,起码该有了解的渠道,何必别出一格自露破绽呢。顺便说一下,出土器物铭文中的若干词句与传世文献相同,并非全无可能。由铭文的性质决定,铭文中起记录作用的那部分文字很有可能是有所本的,即铭文之外还有别的载体(如竹简)上有记录,因为很难想象对于这么重要的典礼竟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从铭文制作过程考虑起码也得有一份草稿才对。这样就有可能为后来写史编书的人看到,然后直接把那片简拿过来缀入书中或者重抄一份。

至于器形、纹饰、铭文书体、字形等方面,似乎还没有人提出过有力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