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回头虎青铜器介绍? 西周利簋为什么是第一青铜器?

一、回头虎青铜器介绍?

回头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出土于湖南岳阳回龙山墓地。它是一件独特的青铜器,形状像一只张开嘴巴的虎头,背部有一个环形的手柄。整个器物制作精细,线条流畅,雕刻细腻,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回头虎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周利簋为什么是第一青铜器?

西周利簋被认为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第一件杰出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史料记载。《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以其德振天下,用礼和乐,有天下之和,山川之固,器用之备。增明器物,以利百姓,作利簋、方鼎、方彝、方壶、玉板之属”。这说明利簋是周武王时期的杰出作品。

2. 艺术价值。利簋在形制、纹饰、铸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中国青铜器艺术的代表之一。利簋的造型庄重、大气,纹饰繁复、错落有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青铜器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和高超技艺。

3. 历史地位。利簋是周代官方礼器之一,代表了周朝的政治和文化,是周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此外,利簋的发现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综上所述,西周利簋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第一件杰出作品,主要是因为其在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和史料记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簋街的“簋”怎么念?

簋的读音:guǐ。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青铜簋,为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和食器,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粮,作用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大碗,人们使用工具从簋中取食。

四、妾簋译文?

原文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麤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麤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使为上大夫。 译文 季文子任鲁宣公、成公的国相,但家中没有穿丝绸衣服的妾,厩中没有喂粮食的马。

仲孙它规劝季文子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过两世君王的国相,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吝啬,而且也不给国家带来光彩!”

文子说:“我也希望妾穿丝绸,马吃粮食。然而,我看到老百姓,他们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的还很多,我因此不敢那样做。

别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却给妾和马那么好的待遇,恐怕这就不是国相该做的事!

况且我听说可用德行荣誉给国家增添光彩的,没有听说能用妾和马来给国家增添光彩的。”

季文子把这件事告诉孟献子,献子将儿子关了七天。从此以后,子服它的妾穿的都是粗劣的布衣,喂马的饲料都不过是杂草。

季文子知道这件事后,说:“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的人,就是人上人了。”

于是让子服它做了上大夫。

五、簋的读音?

簋,普通话读音为guǐ。“簋”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簋”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会意字。“簋”是古时盛食物的器皿。也作礼器。有竹木、陶土和青铜等材料制成。后多指圆腹,侈口,圈足青铜器。甲骨文、金文写作“令、的”,正象手持勺匕从食器中取食之形。小篆写作“簋,”上边的“竹”表示竹制;中间是“皂”,下边是“皿”,会意竹制食器,隶书据此写作“簋”。

六、簋街标志?

如今簋街已经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时尚餐饮的标志。簋街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向往、一处欢乐,甚至是一段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第一次开街时,簋街特意制作了一个青铜标志,立在了簋街的最东端,也就是东直门桥头。

七、利簋释文?

西周利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利簋采用上圆上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

八、豁簋读音?

huò guǐ

“豁”的基本含义为残缺,裂开,如豁口、豁子;引申含义为宽敞,如豁亮、宽豁。

在日常使用中,“豁”常做动词,表示舍弃、狠心付出某种代价,如豁脱。

簋,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uǐ,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簋”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九、班簋用途?

班簋上所记载的铭文毕竟是属于3000多年前的内容,所以其关于军事方面的意义其实并不算大太。其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上面有记载了一些关于3000多年前发生在周朝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周成王时代,任命毛伯讨伐东夷国的事件。而关于这些史实的内容在其他的文献里并没有任何记载。所以,班簋上的铭文内容正好可以对史籍记载的不足加以补充。其对于历史的研究与还原有着极大的意义与价值。

班簋也称作毛伯彝,是出自于我国西周中期的一个青铜器。由周穆王时期的毛班所制造。班簋的形状类似于一个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的鼎,在鼎内的底部有记载关于周朝时期的铭文,铭文总共有20行,198个字。主要讲述了:毛伯被周成王委以重任,并率领军队讨伐东国狷戎,历时三年安定东夷的历史故事。安定东夷之后,毛伯告诫毛班吸取蛮夷灭国的教训,要敬德爱民,毛班因此而制作了这个簋来纪念祖先的荣耀。

十、簋街读音?

簋:gui,读音是三声;街:jie,读音是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