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文化艺术特点?
经历了漫长的远古时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大约在跟今4000年左右进人到文明时代。相传在尧、舜、禹的时代,实行原始的民主传贤制—禅让制度。从大约公元前2070年开始,禹之子启继承父位,正式建立夏朝,从此,贵族世袭制取代民主传贤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至大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代纣,建立周朝。夏商周时代,又称三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范畴、观念正是在三代奠基、形成的。
夏代的历史与文化,古书记载极为简略,难考其详。商周以来,“有册有典”,文化吕明,故为古今学者所称道。不过,古代学者为表彰周代文化的进步,每每通过比较三代文化之异同以见周代文化之富博。由此我们可约略推荐夏代文化之概要及三代文化的特点。
《礼记·表记》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了三代文化的演变及历史特点:
夏道井命,事鬼敬神而远之。……其民之欲,惷而愚,乔而野,朴而不丈。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其民之蔽,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渐,贼而蔽。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这既是对三代文化的重要区分,又揭示了三代文化的历史特点。所谓夏道,应包含夏代及夏以前五帝时代的文化面貌,尊命即尊占卜之命、巫现之行,那时的神灵观念尚未充分发展,所以说远于鬼神。由此可见那时的民风“尚忠”、“尚朴”,保留着蒙昧时代的特点。《史记·货殖列传》就指出:“夏人政尚忠朴。”尚忠就是尚愚,《盐铁论·诏圣》说“夏后氏不倍言”,“不倍(背)言”为忠为信,但不知变通便是愚。传说时代的蛋尤,就是一个愚蠢痴呆的典型。而尚朴即尚俭朴,那时物质生活匮乏,即便是率领民众治水的大禹也只好“菲饮食”、“恶衣服”(《论语,泰伯》),更不用说普通百姓。所以《礼记·王制》说“夏后氏以飨礼”,就是端正民众俭朴之风。
尽管夏人“政尚忠朴”,但夏朝的许多制度、礼仪、文化等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孔子就以自己懂得夏代礼俗为荣耀,不仅对夏代以来流传的“韶”乐十分欣赏,认为它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甚至主张实行夏代的历法。
殷人尊神事鬼,先鬼后礼,表明殷人虽已有礼,但居文化主导地位的是鬼神和巫术,人道之礼必须屈从鬼神之意、巫卜之辞。因此,尊神、重巫、尚鬼使殷文化的显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