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该出手时就出手”怎么理?
一个人手段的软和硬,要视不同的对象而言,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该硬的时候软.不能在该软的时候硬,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个人的胆识越大,手段越厉害,就能终至大胜;无胆乏识,则底气不足,遇事必畏首畏尾,终致失败。所以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从撤三藩的重大决策可以看出,康熙帝正因为有过人的胆识,才使他强硬的手段能贯彻到底。
通过严格立法约束官吏的行为是整饬吏治的一个必要环节,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任何立法都需要人来执行,因而人才是操纵胜局的关键因素。
对此,康熙倾注了大量精力,除运用通用的考察办法对官员进行考察外,尤其注重亲自考察,并利用亲近大臣密奏的办法了解官员的真实情况。这一做法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刘墉特别推崇康熙大帝,并善于学习其办事手段。这也是他能得到皇室几代人重视的主要原因。
正四品,乾隆十八年后改为从四品。
山西东连直隶,西邻陕西,南接河南,北与大漠蒙古比肩,被视为京师西南部的重要屏障,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而太原府地处山西中部四通之地,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故历次授官均以繁难侍之。
在刘墉以前,刘家曾有多人做官山西,并做出过重要政绩,都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留下过清官的形象。刘墉的堂祖父刘果,康熙初年曾任太原推官,任内曾捐俸修文庙,设义学,兴修太原、榆次等地的水利,并废除了当地的好讼陋习,受到人民的称赞。刘墉的祖父刘启,曾于康熙四十三年出任平阳知府,任内周恤灾民,修葺文庙,重建鼓楼试院,纂修三十四县志,“吏惕民服,菩政不可胜举。后升江西提刑,士民泣送之”。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于乾隆二十二年到山西查办过布政使蒋洲侵帑案、乾隆二十四年到山西查办过将军保德侵帑案,声誉颇佳。《山西通志》称:
“乾隆二十二年,以刑部尚书按狱山西并清查亏空,一时墨吏罢斥几尽,而循良者多获保全。逾年,归化城有私伐官木之案,又以协办大学士奉命协巡抚塔永宁往鞫,得实,自将军以下悉按如律。轺车所历,中外肃然。”刘墉的堂伯父刘铤煜,曾以举人历风台、曲沃、平陆知县,死于平陆任上。任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曾谏止修天井关及阻止西征期间对曲沃民的加派,受到当地的爱戴。死后“曲沃民感其惠,争往赙之”。
刘墉出任太原知府一职,应该说是有压力的。一是他此前从没有独立管理地方的经历,却忽然问被派到这块繁难之地,担负起总管一方的重任,心中不免没有把握。二是他的祖上曾在这块土地上做出过政绩,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留下过很好的口碑,自已总不能给刘家清官的形象抹黑吧!再者说来,自己初任方面,总应该给皇上留下个能干的印象,一来不辜负皇上的恩典和父亲的期望,二来也好为自己以后的升迁奠定点基础啊。他不能不认真办事。
有鉴于此,刘墉接到吏部知会后便进宫向乾隆辞行,随后便踏上了西去的旅程。
刘墉此次到太原赴任,或是因走得匆忙,或是他向来简朴,总之他并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走马上任前要大换行头,而是破衣破帽,一身的朴素。
他在一首《赠钜琛侄》的诗中就写道:帽破衣残到太原,故人犹作旧时看;才华莫叹江郎尽,风貌真怜范叔寒。
北上帝京鹏路近,南归生男凤巢安;
今朝且预龙山会,黄菊红萸露满盘。
一路上也没有骚扰驿站,《泽州道中》写道:
暮色苍然野气温,天西余赫似朝暾;
荒村过客将求火,小店招商未掩门。
入肆鸡豚丰岁有,在堂蟋蚌古风存;
大行西下吾能说,元气微茫带水浑。
在刘墉上任以前,太原府因种种原因已积累一大批疑难案件,其中不少案件已积压多年。刘墉到任不久,就将数十件案件审理一清,因此受到官绅百姓的一致称赞。
山西本为贫瘠之区,财政收入不多,却地居交通要道,清代用兵西域多经此地,前后骚扰数十年,费用颇多。加之官蚀民欠,各地府库普遍空虚,根本无法应付地方上的不时之需。刘墉上任后即注意此事,先后筹措资金购谷三万余石,储为府仓,公私赖以为便。
由于刘墉在太原知府的三年任期里,确实干了一些实事,如清积案、整顿仓储等,都受到人们的肯定,故光绪《山西通志》评价他说:“以翰林出为太原知府,迁冀宁道。丰裁峻整,习掌故,达政体,于吏事以勤慎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