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冰鉴名字由来? 冰鉴全文讲解?

一、冰鉴名字由来?

1、冰鉴是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著述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分7章。  2、古代盛冰之器。《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  3、鉴,镜子。言镜洁如冰,比喻明察。江淹《谢开府辟召表》:“臣谬赞国机,职宜冰鉴。”  4、指月。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二、冰鉴全文讲解?

冰鉴全书共分七篇,即神骨篇、刚柔篇、容貌篇、情态篇、须眉篇、声音篇、气色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主题是看人的方法,曾公的相术通过对人的言、行、神、情等方面的观察,总结出人的性格特征、人格品质、内心活动、精神面貌、处世经验,继而归纳出人的前途和命运。

三、青铜冰鉴讲解?

1977年,青铜冰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的曾侯乙大墓。曾侯乙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君主,虽然当时的曾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但他的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却多达15000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是曾侯乙编钟,举世罕见。

除了曾侯乙编钟外,大墓中还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青铜冰鉴就是其中一件。青铜冰鉴制作技法高超而又美观实用,对于研究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古代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科技价值

冰鉴是指古代暑天用来盛冰用的容器。

战国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形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方尊缶放在方鉴里面,鉴与缶之间的空隙部分放上冰块,然后再将酒壶放入方尊缶中,这样就可以起到冰镇的作用。2400年前,古人就有如此精妙的制冰工艺,真的让人赞叹不已。

《诗经》中曾记载在冬天的时候,河水都已冻冰,于是动用奴隶开凿大量的冰块保存起来,留到夏天时用冰块来冰镇美酒,供君主及贵族们享用。

青铜冰鉴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为了确保放在里面的酒壶不会来回晃动,方尊缶底部安装了三个榫眼,与方鉴底部的三个弯钩相互扣合,起到稳固酒壶的作用。

青铜冰鉴的铸造工艺也是世界领先的。器物本身使用的是浑铸法,也就是一次性整体铸造而成;装饰部分使用的是分铸法,分别铸造而成;镂空部分的装饰使用的是失蜡法熔模铸造而成。多种铸造工艺的结合,体现出青铜冰鉴高超而又先进的铸造水平。

艺术价值

青铜冰鉴除了实用性外,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方鉴的鉴盖几乎全部都是镂空的,鉴的四角有大量方形或曲尺形的装饰,纹饰十分整齐精美。方鉴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龙形的耳钮,每条龙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方鉴的鉴体上雕刻着大量的蟠螭纹,螭是指一种卷着尾巴、没有角的小龙,在战国的青铜器上经常会出现这种纹饰。

方鉴的腹部雕刻着焦叶纹,鉴体有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也就是说这个冰鉴由君主曾侯乙终生享用。

主鉴的底部是由四只神兽组成,龙头向外伸展,兽身向下匍匐在地。

战国的青铜冰鉴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高超而精湛的铸造工艺和技法。2400年前,古人就发明了如此高级的冰鉴,深深地被古人智慧与文明所折服。

四、曾国藩的《冰鉴?

《冰鉴》是曾国藩写的。

《冰鉴》是曾国藩多少年观察人认识人的经验积累,这些经验邦助曾国藩选拔了不少人才,这些人才又帮助曾国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五、青铜冰鉴背景?

青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原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

铜冰鉴便是曾侯乙墓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集中表现了曾侯乙墓青铜器新颖、奇特、精美的特征。

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六、冰鉴是什么?有谁讲冰鉴讲得好的?

冰鉴是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著述(存疑)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

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又有形态与气色之异。曾氏用人四法:做、省、学、禁;摸透人的精、气、神;任用智、言、劳三种人。推荐周毅老师,他是龙虎山天师府第64代嫡传弟子,国防大学战略指挥军事学硕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部情报参谋,还是中国管理培训联盟首席玄学讲师。是东方智略的签约讲师,可以关注东方智略的网站。有电话。

七、曾国藩<冰鉴>讲什么?

《冰鉴》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就是曾国藩看人、知人、识人、用人之方法与心得——据说曾国藩每次遇到别人推举的人才,就会在暗中观察此人。观察一会儿后,此人的性格、才识甚至将来的作为,几乎都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

而他的这些方法,大都记载在《冰鉴》这本书中。

《冰鉴》这本书一共七章,即分别从七个方面来探讨“鉴人”之法。

八、冰鉴负初心赏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更要笃定曾经高远的理想,希望所有参加考试的贡院学生不要辜负自己十年的辛苦与期盼,得以达成自己的理想。

原文出自乾隆九年,乾隆皇帝为所有参加贡院考试的学生御笔所写下的诗词。

前半句“而今更笃凌云志”是后人在乾隆原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具体出处已不可考,多被引用在主题诸如“坚定志向,不忘初心”的励志文章与通告中;

乾隆皇帝的本意在于嘱托所有参加考试的贡院学生不要辜负自己十年的辛苦与期盼,达成理想,至于改写后的句子,表达“如今更要笃定曾经高远的理想,不要被现时的安逸遮蔽双眼”的意味,劝勉人中流击楫,继续努力时常用。

九、冰鉴主要讲什么?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那就是《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识人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冰鉴”一词,取其以冰为镜,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提出鉴别人才的各种方法和途径。曾国藩观人之术,不同于传统习俗,它重神兼之以形,重常而辨之以奇,重礼而导之以术,就相论人,就神取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   后有《蒋氏王朝兴衰史》一书说:曾国藩著有《冰鉴》一书,是谈气观相的一代宗师。据说蒋纬国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冰鉴》一书曾被指定为学生重要参考书籍。

十、曾国藩冰鉴全套讲解?

从《冰鉴》的现今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需求的关键点,如何辨别人才,凸显人才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于是用《冰鉴》的智慧解读人生,体悟世情,自鉴明镜!是非常有实用效力的良方。曾国藩的识人口诀是: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曾国藩“识人术”的核心就是:世上怕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用才的人不能正确使用人才。特别是在管理重要的高层人员方面,曾国藩自有一套:

1、选拔人才。“拣选将才,必求智略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着兼全,乃为上选”。曾国藩认为挑选高层次人才必须要有深谋远虑的眼光,又要有严明的纪律,同时,要吃得苦中苦,且耐得注寂寞,三者如能兼顾,则为最佳的配比方式。

2、将才的能力。曾国藩认为,治兵的才能,不外乎公、明、勤这三个方面,如果办事不公正,奖罚不明,士兵就不会心悦诚服;如果不勤于职责,军营的大小事务便会堆积,难以处理。

3、能征善战。“治军之道,以能战为第一义”曾国藩认为能战是最重要的事情,假如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敌人突围,无法抵御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会毁于一旦。曾国藩提出的“能战”,和现在企业里流行的“执行力”可谓异曲同工。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的识人术有无道理?是否应验?在鉴别人才的学问《冰鉴》一书作出了重要的分解。

《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意义。《冰鉴》体虽小而意深,其鉴人观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冰鉴》一书对于我们的区域人才鉴别和选拔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