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纹爵的历史故事?
故事是
在《左传》上,它很短:“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起。
众所周知,这位中国历史最著名的“宠妻狂魔”,把自家本就江河日下的基业彻底“宠”没了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性命“宠”掉了。
这一事件,也为平王东迁,以及周王室开启进一步江河日下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大事件中,有两个诸侯国的国君,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个属于典型的反派,正史野史都是奸臣的那种,那就是虢(音同“国”)国的虢石父。毕竟,想出“烽火戏诸侯”这种鬼点子的,也不会是什么正派人。
另一个就属于“浓眉大眼”,一路保卫平王东迁立下汗马功劳,那就是郑国的郑武公。顺带提一下,周平王和郑武公都是周厉王的后代,是族兄弟,自家人。
差不多一百年后,这两国的国君郑厉公和虢公丑又一起参与了大事件——子颓之乱。
简单来说,这是一场周王室的内乱,叔叔王子颓造侄子周惠王的反,结果被反杀。
这一次,虢国和郑国都是周惠王一边的。在成功打入自家王宫之后,杀了亲叔叔之后,周惠王一顿封赏,周王室本不富裕的土地,又少了不少……
除了土地,周惠王还奖励了青铜器。
郑厉公收到的奖励是“后之鞶鉴”,就是王后的铜镜。按理说这赏赐还算可以,郑厉公为何要“恶于王”呢,怎么奖励还奖出矛盾出来了?那是因为,虢公丑收到了“爵”。
不就是一个爵嘛,能让一个诸侯将对王的不满写在脸上,甚至写在史书上?
真能!当时周王室的影响力已经很弱了,稍有实力的诸侯,听不听天子号令,完全靠自觉或“霸主”安排。
这种局势下,郑厉公会在乎周天子对自己的宠信吗?
未必。但是,他显然在乎爵。可见,在他看来,周天子赏赐的爵,是身份,是地位,是尊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周代的高级贵族看来,爵是一种象征着尊贵地位的青铜器。
酒器,多见于商至西周早期,随着周人对酒的禁令,这种器物后来少见。宋代以来为了复古礼仪,这种器物又得到了发展。此爵口沿平,沿中部收缩处立柱,直腹圜底,三足,一侧有鋬,腹部饰兽面纹。流下有铭文,记载此器为元至正庚寅((1351年)淮安县制作的儒学祭器,是研究元代儒学祭器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