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南宋官窑花觚真品特点?

官窑花觚

官窑是中国宋代五大瓷窑之一,其制作技术传承于唐代秘色瓷和五代柴窑,在千峰翠色的基础上增加了非常莹润的玉质感。作为统治阶级的重要礼器和上层社会的赏玩之物,它冰青玉洁、色调淡雅、造型古朴,充分体现了宋代先人的聪明才智,成为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其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极其富足,工业非常繁荣。朝廷主要收入逐步从农业转向工商业了,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迈进了。正向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那样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宋官窑瓷器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

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袭此说。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下,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南宋时先后设立了“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至今杭州凤凰山麓尚留有: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等历史遗迹,现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官窑瓷器品种非常丰富,按用途分为礼器、陈设器、日用器,其中礼器、陈设器占主要地位,因为宋朝时期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祭天、祭地、祭先祖,这就需要大量的礼器。又因为当时青铜器逐步为瓷器所取代,所以从造型上明显看出宋官窑瓷器中有很多造型古朴的仿青铜器型。官窑的制胎一般就近取土,胎色大多呈灰色、深灰色、深褐色,这是因为胎土中掺入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所致。器口薄釉处和圈足露胎处显出深褐色,正像古人所云“紫口铁足”。釉色有多种,有天青、粉青、灰青、米黄、月白、翠绿,北宋官窑中粉青、月白色较多。按古人的评价:“粉青为上,浅白(月白)次之,油灰(灰青)色色之下也”。釉面有大小开片,种类有牛毛纹、蟹爪纹、冰裂纹、鱼鳞纹、鱼子纹。古人评价:“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黑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总之,宋代官窑瓷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它没有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不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独以古朴庄重的器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配合着紫口铁足之美,堪称宋代审美的代表。

此官窑花觚,敞口向天而向,即为‘上承天露’或‘秉承天道’之意。长颈,方腹,高圈足外撇。器体胎体厚重,形体硕大,造型古朴,典雅迷人,胎质细腻致密,通体施青釉,釉汁肥厚,滋润如玉,通体开片,裂纹层层叠叠清晰而现,观之犹如坚冰炸裂,具有较强的立体之感,而以手感之,且又光洁平滑。其高雅素装摄人眼目,独具艺术魅力。因官窑瓷器属于非商品性生产,产品少。其中精者选进宫,次者掩埋等处理,不许流入民间,历代帝王尚且均将官窑瓷器视为珍宝,世代相传,不作明器陪葬,足见其珍贵程度,故流传下来且保存完好的官窑瓷器如此件官窑花觚就更为珍稀难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