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虢国读音? 虢国夫人为什么叫虢国?

一、虢国读音?

guó guó 虢国 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

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一说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叔(一说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随周平王东迁至今河南陕县东南,地跨黄河两岸,河北称为北虢,河南称为南虢,实为一国,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

二、虢国夫人为什么叫虢国?

唐代封建制度下,唐玄宗给命妇的一级夫人的封号。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国公之母、妻均封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之母、妻则封为“郡夫人”。

国夫人又加国名以区分,如韩国夫人、魏国夫人、荣国夫人等。虢,周时的国名;分东虢、西虢、北虢,在今日的河南、陕西、山西境内。

三、虢国有多大?

虢国,是中国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前后有五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加以分别,故加上东西南北相区别。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

虢仲封于制邑,建立东虢国。

虢叔封于雍邑,建立西虢国。

西虢国,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河南三门峡一带立国,史称南虢国,定都上阳。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采用假道伐虢之计,灭亡了南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逃往东周京师洛邑,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晋国的虞国。

四、虞国虢国读音?

虞国虢国读yú guó guó guó,

虢,读(guó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虢 guó

〈名〉

(1) (形声。从虎,寽( lǚ)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2) 同本义 

虢,虎所攫画明文也。——《说文》

(3) 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4) 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地,在今河南省荥阳。

(5)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

五、虢国的姓氏?

现今湖南长沙尚存虢氏之裔一大支。其迁徙情况是,五代时自山西太原迁江西,明成化年间自赣迁湘之长沙新康都六甲,今属望城县靖港镇大泊湖村。长沙虢氏一支为古姓“虢”氏南方仅存承嗣,系明成代年间由江西饶州迁湘,姓氏由“郭”复“虢”,至今已历五百多年,丁口繁衍达万,后裔再迁者当前遍及北京、安徽、四川等地。至明末清初分为邦、爵、庆、锦、颜、曾、思、唐、隆九大房。除庆、锦二房早年徙常德丹洲外,其余七房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共建宗祠,谱则各修,各房在清代均数修支谱,于民国七年纠族共修过族谱,民国三十七年续修过族谱,因社会变更未梓,现稿本散失。

六、虢国路由来?

虢国路因所在的位置处于虢国旧治而得名,虢国路始建于1994年,之后多次修建伸延,全长5998米,东段毗邻李家窑遗址(虢都上阳城遗址),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一条主要干道,也是虢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门峡地区在西周时期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当时的虢国是周王室的西部屏障。现在还保留着完整的虢国都城和墓地以及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表明虢国文化在三门峡地区最为丰富。根据虢国文化为道路命名,可以很好地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无论市民还是游客,都会在听到路名时不由得思考它的来历和渊源,让道路成为宣传三门峡历史文化的一个平台,展现出一座城市浓浓的文化味道。

七、虢国肉夹馍做法?

食材准备:中筋面粉500克、5克酵母、五花肉、盐、冰糖 、老抽、葱姜、花椒、 八角 、香叶、 桂皮、鸡蛋 、 鸡精、 味精 、青椒 香菜。

1、准备500克面粉,放入5克酵母 5克白糖 250克温水 搅拌成面絮状 。

2、把面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面25分钟左右。

3、在醒面的过程中,我们把准备好的带皮五花肉切成小块, 冷水下锅煮出血沫,捞出晾凉。

4、锅中烧油, 放入冰糖, 小火炒出枣红色, 放入五花肉翻炒均匀,再放入老抽, 葱姜花角, 八角, 香叶, 桂皮,倒入蘑菇。

5,锅中倒入清水,漠过五花肉即可, 炖25分钟左右, 再放入煮好的鸡蛋, 盐, 鸡精, 味精, 扣上盖子 ,再小火炖30分钟左右。

6,醒好的面, 揉面排气, 分成大小相同的面剂子。

7,擀成长方形状后再对折, 然后从一头卷起来, 小尾巴压在下面, 做成一个生胚。

8,接着用擀面杖擀成小饼, 放入平底锅中 煎至两面金黄熟透即可出锅。

9,把炖好的肉馅料,和青椒, 香菜,一并剁碎。把馍饼切开一个口子包入菜馅,最后再淋一勺汤汁,这样香喷好吃的肉夹馍就制作完成 。

八、虢国夫人与春秋虢国有关系吗?

没有任何关系一个是封号一个是国家名字

九、虢国如何准确读音?

guó guó

虢,普通话读音为guó,最早见于金文时代,“虢”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如:东虢(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引申含义为姓。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虢”的用法常作形容词指猛烈;暴烈。

国,普通话读音为guó。“国”的基本含义为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如国家;引申含义为特指中国的,如国货。

在日常使用中,“国”常做名词,表示疆域,如邦国。

十、虢国的姓氏溯源?

现今湖南长沙尚存虢氏之裔一大支。其迁徙情况是,五代时自山西太原迁江西,明成化年间自赣迁湘之长沙新康都六甲,今属望城县靖港镇大泊湖村。《长沙虢氏族谱》载:“吾族派演天潢,系由二虢勋标王府;三君誉薄遐方。溯博士于春秋,渊源家学;征大夫于晋国,丕丕皇猷。在昔家声,昭垂後裔。迨以郭更虢之後,仍本姓者,仅吾一支,历籍本豫章迁兹,自洪武越十余代,支繁派演……”长沙虢氏一支为古姓“虢”氏南方仅存承嗣,系明成代年间由江西饶州迁湘,姓氏由“郭”复“虢”,至今已历五百多年,丁口繁衍达万,后裔再迁者当前遍及北京、安徽、四川等地。

长沙虢氏堂号为“新平堂”,至明末清初分为邦、爵、庆、锦、颜、曾、思、唐、隆九大房。除庆、锦二房早年徙常德丹洲外,其余七房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共建宗祠,谱则各修,各房在清代均数修支谱,于民国七年纠族共修过族谱,谱名《长沙虢氏族谱》,凡虢氏自明至民国丁口繁衍、迁徙等情况详载备至,共二十二册,计二千四百多页。民国三十七年续修过族谱,因社会变更未梓,现稿本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