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一、元代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元代青铜器种类主要有鼎、爵、盘、罐、碗、盆、鼓、铃、权、盒、笔架等。 但所见最多的是铜权,不但其出土地点星罗棋布,而且还表现出了特殊的时代风格。
权多作六面体,亦有作圆形的,有呈阶梯式的圆形底座,顶上有穿孔方型纽。由于大多数元代铜权上都有年号,所以许多都可明确其绝对年代。
二、元代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
元草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大德四年铜权,二级文物,现藏于湖州博物馆。
该铜权高10厘米、长4.7厘米、宽3.5厘米。黄铜质,作八面形,似瓶状,顶端权钮有孔,底座八面形台阶式,权身正面有“大德四年”直行楷书铭,背面有“官造”楷书铭。
铜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度量衡的标准器物,作为重量衡器的标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三、元代开平是哪个省哪个市?
元代开平是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开平城,于1256——1260年间,由元世祖忽必烈所建。是元代建立的第二座草原都城。
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坐了皇帝,被誉为“圣龙起飞之地”。开平城成为元代百年的首都,称为上都,上京,滦京和夏都,后毁于战火,成为废墟。被称为元上都遗址并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元代市舶法则产生背景原因?
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末逐渐萎缩。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於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
五、元代市舶司什么时候设置?
至元十四年(1277),元朝政府在攻取浙、闽等地后,立即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属浙江海盐)四处港口设立市舶司。后来又陆续添设广州、温州、杭州三处。经过裁并,到13世纪末,只在庆元、泉州、广州三处港口设置。 元朝政府曾在中央设立泉府司(院),管理替国家经营买卖的商人,同时也经管市舶事务,但为时不长。
六、元代写元代前期历史史书?
有《金史》,《辽史》,《宋史》,《大元通治》
七、宝鸡市哪里有卖青铜器?
石鼓山旁边的太阳市市场
八、元代都城?
元朝首都有以下几个:
1、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首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
早在忽必烈未即位前的1256年春,他即命近臣僧子聪(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的龙冈相地建城,以此作为他统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的藩府驻地。1258年新城建成后,被命名为开平。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在1260年春于此正式即位,建元中统。
2、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是元朝建立的第二座都城,也是有元一代最为重要的一座都城。
元朝建立后,因统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在继续扩建上都的同时,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将原金朝首都燕京定名为中都,开始正式确立两都巡幸制度。至元四年,因中都旧城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在中都的东北建筑新城,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名为大都。
3、元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金属抚州,元属隆兴路。
大德十一年(1307),即位不久的武宗海山下令于此处建旺兀察都行宫,第二年行宫建成后,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于是,元朝又一座都城产生了。
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大都所处的燕云地区历来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而北方游牧民族想要进取中原,燕云又是必争之地。
因此,燕云地区堪称是扼住中原与塞外的咽喉之地,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元朝在此,即可南控中原,又可北扼塞外。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西南约400米处。这是一座曾遗失600多年,1999年才又被发现的元代都城遗址,也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元代都城遗址。
九、元代律诗?
赤壁图
元代 · 吴师道
沉 沙 戟 折 怒 涛 秋 , 残 垒 苍 苍 战 门 休 。
风 火 吉 年 消 伯 气 , 江 山 一 幅 挂 清 愁 。
丈 夫 不 学 曹 孟 德 , 生 子 当 如 孙 仲 谋 。
机 会 难 逢 形 胜 在 , 狂 歌 吊 古 漫 悠 悠 。
十、元代丞相?
第一位:史天泽(1202年-1275年),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
第二位:张文谦 (1216—1283),字仲卿,邢州沙河(今邢台沙河市)人。
第三位:许师敬(约1255—1340年),字敬臣,河内李封村(今焦作市李封村)人。
第四位:袁涣,生卒不详,江苏丰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