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金收兵典故? 击鼓进攻鸣金收兵通信知识?
一、鸣金收兵典故?
出自《荀子·议兵》。成语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撤军。示例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越椒又复一箭,恰恰的把左笠射箇对穿。庄王且教回车,鸣金收兵。”
二、击鼓进攻鸣金收兵通信知识?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的说法最早出自《荀子·汉兵》,其中有“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的说法,意思便是击鼓号即进攻,鸣金号则收兵。其中“击鼓”即为敲战鼓,鼓是用牛皮制作的,声音浑厚,可以起到激励将士的作用;而“鸣金”则为敲“钲”,钲是由铜制成,形状似钟而狭长,口向上,敲打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且穿透力强,能传播很远的距离,在战场厮杀时,士兵可以清楚地听见,以便指挥。由此可见,“击鼓”和“鸣金”都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
关于“击鼓而进”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据传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军队士气不佳。黄帝听说东海流波山上有一种威武雄壮的动物叫“夔”,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目光如炬,叫声如雷。黄帝便剥下“夔”的皮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军队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打败了蚩尤,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鸣金收兵是贬义还是褒义?
中性词。
鸣的“金”,是古代一种乐器,叫做“钲”。
鸣金收兵这是一个成语,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通过敲钲来发出一种信号,示意己方退兵回营休息,比喻战争暂时结束。而钲是用铜做的,形状跟我们常见的寺庙里所敲的大钟很像,但是在钲的顶部会有一个长把手,方便打仗时携带与手持。而且它也不会轻易损坏,使用寿命可以说相当的长了。
同时,与“鸣金”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击鼓”,两者的区别仅在一个是发起冲锋,一个是示意回城。据我所知,钲还具有行军时用以节制军队行进的作用。通俗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需要退或者需要停时,敲钲,就解决了。
这个成语出自于《荀子 议兵》,古籍中写道: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鸣金收兵”也算得上是对后半句话的全面阐释了。而且据说这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十分悠长响亮而且震人,还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这也十分符合在战场上需要退兵时必须要通知到所有己方战士的特点。就像寺庙里定时敲的晨起钟声一样,就算不是在山谷中,也会有很大的回响之声。但是钲的大小是没有特殊限定的,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定制是最好不过的了。据我推断,钲不可能每次都做的一模一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也应该不尽相同,总会存在一些细微差别。不然在战场上,士兵们分辨不出自家撤退信号声,该怎么办?
四、鸣金收兵是指什么生肖?
基础释义: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详细释义【解释】: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出自】:《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示例】: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撤军
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例句1.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我认为生肖是指 鸡
五、鸣金收兵的金是啥乐器?
“金”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鸣金”中的“金”就是指军队中作战作信号用的乐器钲。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上有柄,用铜制成。
成语“鸣金收兵”本意为停止进攻,结束战斗;现多比喻完成任务,结束工作。
出处: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六、古代鸣金收兵是什么意思?
是古代作战时收兵的信号。指敲起锣来,让士兵撤回军营,停止战斗。后用来比喻停止做某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越椒又复一箭,恰恰的把左笠射箇对穿。庄王且教回车,鸣金收兵。”
七、鸣金收兵下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 鸣金收兵,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出自: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近义词有:鸣金收军,鸣金收兵是中性成语,可作谓语;指撤军。 鸣金收兵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鸣金收兵(míng jīn shōu bīng) 成语释义:用敲mínɡ jīn shōu bīnɡ 敲起锣来,命令士兵撤回。比喻事情结束或告一段落。(鸣金:敲锣,古代作战时收兵的信号。)〈例〉这次的宣传工作已进行了三个月,可以鸣金收兵了。
【偃旗息鼓】yǎn qí xī ɡǔ 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军队停止战斗。〈例〉在这场吵闹中,对方无理取闹,只得偃旗息鼓,认输走人。
八、古人说击鼓进兵鸣金收兵什么意思?
古人打仗不成文的规定,击鼓双方都是进攻,鸣金双方都收兵!
九、为什么古代上战场要擂鼓,收兵时鸣金?
谢谢邀请!
古代打仗,一个战场往往成千上万人。
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如果没有组织和调度,就容易人跟人挤在一起。而武器的施展是需要空间的,否则容易误伤友军,甚至根本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比如美剧《权力的游戏》里的私生子之战,囧恩和其属下就被小剥皮的军队围住,拥挤在一起,别说施展的空间了,囧恩差点都被自己人挤死。
此战的一个历史原型就是著名的坎尼会战。汉尼拔用了一个新月形阵式,把攻击的罗马人包围起来,让其拥挤到一起,无法动弹和反击,只能被迦太基军队屠杀。
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就必须把军队组织和排列起来,让其能充分发挥效能。这就是军阵了。而古代战争的本质就是用己方的军阵去打垮对方的军阵。
而通讯基本靠吼的古代,军官要想有效控制部队,光靠喊肯定不行,那就得借助视觉和听觉工具了,即旗帜和金鼓。
那为什么开打时要擂鼓,而收兵时鸣金,即““擂鼓进军,鸣金收兵””呢?
对此,《司马法》里有介绍,“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
也就是说,进攻时敲鼓的原因是因为鼓声有节奏感。古代打仗不是像一些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一堆人快跑冲过去。那样等接战了,估计也早没体力了。所以古代作战保存体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军中会用鼓声提供节奏,控制士兵行进速度。也就是鼓敲一声,走一步。这叫步鼓。还有一种叫擂鼓,就是最后关头,让大家冲锋拼命的。因为连续激烈的鼓声非常容易让人心跳加速,调动情绪。
而之所以鸣金收兵,是因为金,即铜钲,这种长得很像铜钟的乐器,声音清脆。这即不同于鼓声,也能帮助士兵在擂鼓冲锋,杀红眼的情况下,恢复理智。
当然,鸣金也不是说一响大家就转头往回跑。一般,鸣金一声,是要各部士兵停止进攻立定;鸣金第二声,是要各部士兵缓步退回本阵;连续鸣金,就是要各部士兵迅速后退,奔跑数步、脱离战斗,然后转身向敌立定,缓步后退。
十、古时候打仗擂鼓出战,鸣金收兵,如果鸣金后敌方会不会又追杀过来?
对方士气高的话就可能会派出一部分追杀过来。这时候弓箭射住阵脚让对方无法轻易靠近,部队阵型不乱缓缓后撤的话,看看无机可乘也就算了。要是训练士气不足被一追就溃散的话,接下来就是对方大杀特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