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银铜器

西周青铜器铭文拓片翻译(西周青铜器铭文拓片翻译及原文)

一、西周青铜器几个铭文?

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 291字,小盂鼎有 400字左右(但多残泐不可辨识)。中期的曶鼎也有400字左右。后期的大克鼎有290字,散氏盘(亦称夨人盘)有350字,毛公鼎有498字(铭文中“?”字作为有重文之字计算)。

商代至春秋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和盟誓契约等。

简单的仅以一二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的名称。

商代铜器铭文较短,西周后常有长篇铭文。现存最长的铭文,见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计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战国时期的铭文,大多是刻成的,内容以记载作器工名、器物所有者和使用地点为主。

二、青铜器拓片意义?

青铜器上最有价值的是文字,记录的是当时的历史,具有非常高的文物和历史价值,这也是拓片的意义

三、西周青铜器铭文字长度排名?

铭文最长的是“毛公鼎”,接近五百字,内容为追述西周开国君臣的事迹,确定毛公的权限以及对毛公的赏赐等。

四、西周青铜器有哪些?

商周青铜器类型繁多,其分类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罗列法:按类型、用途分为钟、鼎、鬲(lì)、敦、簠(fǔ)、簋(guǐ)、尊、彝、壶、卣(yǒu)、爵、觚、角、盉(hé)、斝(jiǎ)、杂酒器、盘、匜(yí)、杂器、兵器等共二十二类。

第二种,按造型形式分为十三类:

1、皿钵类。有盘、方鉴、簋、簠、孟、敦、豆等。

2、宽口壶形类。有觚形尊、觯形尊、有肩尊、觚、觯等。

3、窄口细颈壶形类。有壶、细长壶、缶、钟、钫等。

4、有盖和提梁类。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卣、提梁壶。

5、形宽且横的器形。有瓿、盥缶、釜等。

6、矩形容器类。有方彝、扁壶、瓠壶等。

7、有圆足类。有鬲、鼎、方鼎、扁足鼎。

8、有脚且口部有装饰形。有角、爵、斝、盉等。

9、注口器类。有兕觥、匜等。

10、筒形及球形容器。有敦等。

11、复合形器。有甗、博山炉。

12、鸟兽特殊形器。有鸟兽形的卣、尊等。

13、乐器类。有各钟、钲、鼓等。

第三种,按用途和性质分为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杂器七大类。

第四种,综合分类法,分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类。

食器分为烹煮器、盛食器、挹取器和切肉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

酒器主要有爵、角、斝、盉、尊、觚、觯、方彝、卣、觥、鸟兽尊、壶、罍等。

水器分为盛水器和挹水器,主要有盘、匜、鉴、盂、盆、罐及无名器等。

乐器中包含有钲、铎、钟和鼓等。

随着研究发展,分类进一步细化,分为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杂器六大类。

兵器有戈、戟、矛、铍、钺、刀、剑等。

戈又分九类,戟又分三类,矛、铍又分九类。

饪食器有鼎、鬲、甗、簋、盘、簠、敦、豆等,

鼎又分商代四类,西周三类,

鬲又分商代五种形式,西周十四种形式,春秋战国四种形式,

甗又分商代八种形式,西周六种形式,春秋战国六种形式,

簋又分商代十种形式,西周六种形式,春秋战国十种形式,

盘又分九种形式,簠又分六种形式,敦又分十种形式,豆又分四种形式。

酒器有爵、角、觚、觯、饮壶、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禁等。

盥水器包括有盘、匜、鉴、汲壶、浴缶等。

乐器包括有铙、钟、镈、钲、铃等。

杂器包括有生活用具、车马器货币、度量衡、符及玺印。

五、西周青铜器的种类?

主要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其他日用杂器等。西周是中国古 代铜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青铜冶铸技术继续发展,铜器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但种类有一个较明显的淘汰和更新过程。西周时期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且多有长篇铭文,它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的重要资料。

迄今所知,西周青铜器的分布北起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宁夏,其中以王畿所在的陕西、河南出土最多。王臣铸作的铜器占西周青铜器的很大比例。诸侯国的铜器也有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如燕、鲁、卫等,反映了西周社会宗法分封制的特点。边远地区如巴蜀、吴越等古国的西周时期铜器,多带有一定的地方特点,其礼器和乐器的形制与制度受中原周器的影响较大,但兵器、工具和杂器等多保留本地土著的传统。

六、西周青铜器铸造方法?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更是青铜时代的典型代表器物。在等级森严的礼制社会,无论是作为宴请宾客、祭神享祖的礼器,还是作为陪葬的明器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可能大多数人都以为,青铜器即是青蓝色的。其实青铜器在刚被铸造出来,还未经过时间的氧化而变成蓝绿色之前是金色的,散发着金属的光芒,所以在当时青铜器被称作“吉金”。

它的种类繁多,装饰纹样复杂多变也极具时代特色,其铸造工艺、装饰技艺都向世人展现了当时匠人们高超的技艺。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铸造技艺。同时我们可以从铸造手艺这个维度,重新认识青铜器。

一、范铸法(也称块范法)

(1)用一种特制的泥,先做成待烧制的铸青铜器的实心泥模。

(2)在泥模上分块翻制外范。

(3)修整外范后,需要刻制精细的纹饰,再把小块外范拼接成大块。

(4)然后,在青铜器底部制作铭文范

(5)再在泥模上刮去一层厚度,形成一定的空隙,这层空隙即是铸青铜器的厚度。

(6)制作浇口和冒口后的剖视泥范。

(7)烧制的过程需要600度的高温,烧成陶质状,然后对合成整体范,预热并灌注铜液。

(8)最后一步是从范中取出青铜器,取前还需打碎整范。

每一步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环环相扣,是老祖宗智慧结晶的体现。

二、失蜡法

铸造青铜器的第二种方法是失蜡法。

(1)用泥制范料先塑造出青铜器內范,并阴干

(2)在内范上贴上蜡片

(3)然后,在蜡片部分刻花、雕空

(4)另用蜡料塑出蟠龙和口衔的蜡柱

(5)再塑制蜡质浇口和排气通道,并焊接成为整组的蜡模。

(6)除此之外,将范料稀释成泥浆,反复涂于蜡模之外,形成能承受浇铸铜液所需厚度。阴干后,取较干的范料包覆于泥浆层外,再阴干成整体的泥范。

(7)浇口杯朝下,烘焙范料,蜡料熔化流出,烘焙至摄氏600至850度成陶范。

(8)浇注铜液前将陶范预热至烧结的温度。

(9)青铜凝固冷却后,脱除内、外范、割除浇口。

(10)铸成形状复杂的完整青铜器,加以适当抛光。

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最早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1979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楚国令尹子庚墓的云纹铜禁(图8),而在云纹铜禁被发现前,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图9)一直被认为是最早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

七、西周青铜器的介绍?

西周青铜器是指,西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包括出土器物和传世藏品。是中国早期重要的历史文物,同时也是珍贵的艺术品。

八、西周青铜器怎么制作?

西周青铜器制作有脱模、失腊方法、大型器物则几个浇铸口同时注铜液,还有补铸(焊接)方法。

九、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十、西周青铜器里面含锌吗?

古时候的青铜器里面都是含有锌和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