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

中国古代钱币都有哪些图案(中国古代钱币都有哪些图案名称)

一、有关马图案的古钱币有哪些?

;第一枚是辽代八人八马花钱,第二枚是门神类花钱,第三枚是崇祯通宝背跑马钱,古钱币收藏里面大致也就这几类包含马图案的钱币

二、旋子彩画都有哪些图案?

旋子彩画按用金多寡及颜色的不同可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五墨、雄黄玉等几种。 旋子彩绘是用或圆润饱满、或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而成,带给我们的却是满眼的瑰丽奇巧,眩目迷幻。旋子彩绘比和玺、苏式彩绘的形成时间都早,是中国汉族建筑装饰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彩绘种类。

三、东北冰雕都有哪些图案?

图案很多的,很漂亮壮观,各种各样,人物、动物、建筑、吉祥物等等。欢迎冬天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看看,在松花江江沿儿上还有雪雕呢。

四、一百万元钱币都有哪些?

世界上一百万元的钞票包括以下实物币 安哥拉发行的100万宽扎, 白俄罗斯发行的100万卢布,玻利维亚发行的100万比索,格鲁吉亚发行的100万拉里,秘鲁发行的 100万新索尔,土耳其发行的100万里拉,在百万面值的货币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是英国发行的百万英镑!

五、自然物象图案都有哪些?

一、树叶画(工艺品)

以宣纸为底的画,称为国画;以剪刀为笔的画,称为剪纸;以石、木为底的画,称为雕刻,故而以树叶为材料的创作,称为“树叶画”。树叶画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早期是用棕榈科植物贝叶棕的叶子记录经文,编纂成册,称“贝叶经文”。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树叶画便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传统树叶画、叶脉画、新型树叶画等等。

1)传统树叶画

当树叶画不再局限于寺庙经文逐渐成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便有采用多种树叶,形成多种不同风格的传统树叶画。

1.芭蕉叶上练字

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曾因“学书贫无纸”,故在永州种植万余种芭蕉,取蕉叶练字,挥笔数千张,洗墨成池,现其故居“绿天庵”保留一块清代摹刻的怀素草书“千字文”碑帖。

2.佛面画及仕女图

依据树叶的外形,沿着树叶脉络纹理,选用不同色泽的颜料,经过设计师们的精心雕琢,便可形成一幅幅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精美画作。

3.人文风景图

选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将自然风景、地域民俗、著名人物等多样元素,绘于树叶之上,便形成一幅幅颇具人文色彩的艺术画作。

2)叶脉画

将树叶厚实的叶肉去除,只留下附着叶脉的薄层,半透明且经络分明,同时,巧妙融入山水、花鸟、建筑等元素,便营造出一种独特灵秀、别具特色的叶脉画。

4.蝴蝶叶脉画

5.长城叶脉画

6.自然叶脉画

3)新型树叶画

当树叶画以景观小品的形式,既成为保护和传承历史的文化遗产,又成为人们思想传达、价值表述的工艺品,新型树叶画的形式更加丰富,载体更加多样。

7.拓叶画

使用蜡笔或特殊色彩的染料(水彩),将选好的树叶进行拓画,即可形成不同纹理、不同形状的拓叶画。

8.纹理画

选择不同形状的树叶,沿着树叶脉络纹出自然、建筑、动物等各式各样的纹理画。

9.树叶人偶

将树叶、纽扣、布料等不同元素进行巧妙组合,便可形成一个个生动逼真,又十分可爱的树叶人偶,这种创意,不仅适合颇具童心的大人,还可适用于中小学生手工体验活动。

10.树叶灯

将树叶、玻璃瓶、胶棒、小灯泡等材料进行组合,便可形成一个晶莹剔透,美观与实用兼具的夜光玻璃灯。

11.树叶小鸟

澳大利亚艺术家巧用树叶、树干等元素,以一定序列的组合方式,形成十分逼真、形态各异的树叶小鸟。

12.树叶鹦鹉

将树叶、树干等元素进行一定的弯曲和打磨,一个圆滚滚、可爱又灵动的树叶鹦鹉,跃然成形。

13.树叶刺猬

将树叶、树枝、树干等材料进行一定的组合,便形成一个饱满生动、十分可爱的刺猬造型。

二、花瓣画(工艺品)

除了树叶之外,采集不同的花瓣,通过一定的组合,配以适当的绘画设计,即可形成一幅幅婀娜多姿、形态各异的花瓣图。

14.邻家女孩 VS 玛丽莲梦露

15.纵情绽放 VS 含羞涩涩

16.一枝独秀 VS 姐妹成团

17.古今 VS 国内外服饰之美

18.缩成一团害羞的穿山甲

六、古代秦始皇最早的钱币都有哪些?

古代秦始皇最早的先秦钱币贝,布,刀,圜钱和蚁鼻钱为主。

七、朝鲜钱币图案,印有500和飞鹤图的钱币?

这个是韩国的500韩元硬币,目前还在流通中。

我上张图给你看看啊。

八、中国古代都有哪些美女?

教师节丨孔子表示:别老提我了,来见见这几个人

说到“老师”, 想必大部分人都会立刻想到下面这位↓↓↓

孔子早已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首席代言。无论在历代画作还是文学作品中,或是在现代人的潜意识里,“古代教书先生”的形象都与孔子颇为近似——中老年,男性。 到了现代社会,女性教师则成为了各年龄的生力军,人数远超男性,而我们也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众所周知,古人的男尊女卑、男女不同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一系列观念,使得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巨大。 但是(敲黑板)! 在古代同样也是有着女教师的。 中国历史上,多少总有些出身世家大户,或是书香门第的女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因了各种机缘,也走上了教授之路,为人师表。关于女性教师,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

楚辞《神女赋》提及“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

《诗经·周南》中的《葛覃》提及“言告师氏,言告言归”,古代学者认为这个“师氏”指的就是女性教师。 以上记载,都只是诗歌里的只言片语,而未曾提及女教师们姓甚名谁,如何教学。 不过,还是有不少女教师名留青史的。最早的“实名”女教师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这一家子都是史学大师。

班彪(左)班固(右)

父兄过世后,班昭继承遗业,续写了《汉书》。汉和帝曾多次召她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班昭不仅在后宫当家庭教师,还给当朝学者上小课,东汉经学家马融就曾跟着班昭学习过。 汉和帝驾崩后,幼子刘隆继位为汉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班昭以太后师傅之尊参予机要,成为中国第一位正式收徒的女教师,并且是名正言顺的帝后之傅。由此,班昭被后世尊为“曹大家”。

最早的“体制内”女教师南北朝 宋氏“宣文君”

前秦的国君符坚兴办学校,课程里开了一门《周礼》,却找不到哪个老师能来教这个专业。有人向符坚推荐了一位女教师:太常官韦逞之母宋氏。

韦逞的这位母亲,便是“宣文君”,一位精通儒学的女学者。她家学深厚,教子成名,以再兴《周礼》之学的功绩而闻名一时。符坚下令,把讲堂直接开在了宋氏的家中,选送了120位学生,随宋氏“隔绛帏而授业”。

最具社会地位的女教师唐代 长孙无垢

这位唐太宗的第一夫人,史上鼎鼎大名的文德皇后,自己虽没曾开坛授课,却撰有《女则要录》,后世简称《女则》。和宋若华的《女论语》一样,《女则》是教授女子德行的,虽有限制女性思想自由之嫌,却变相地让许多古代女子得到了宝贵的机会,可以“读书识字”。

最具知名度的女教师宋代 李清照

人都道李清照是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却不知她也当过女教师。 令人唏嘘的是,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并非因“才”而成为女教师,而是因生活所迫。经历了丧夫、战乱、错嫁,李清照半生颠沛辗转,晚年生活无着,便去给些有资质的女子教授文法,挣得稻粱之资。著名诗人陆游的妻子孙氏,闺中时就曾是李清照的女弟子。

到了明清时期,诗歌的繁华不再,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学之风盛行,能受教育的女性比例更低了。精通琴棋书画的名门才女本就数量稀少,她们其中有部分因家道中落而至难以生活,便抛头露面谋生计,成为了“闺塾师”。这些巡游的闺塾师出入于各家高官富贾的府邸,给他们的女儿、小妾当家教。不过,由于官员升迁等等原因,女家教们也不得不跟着四处奔波,谋生相当不易。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随着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才有所改观。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天津府创办了北洋女师学堂。最初,这个学堂并非为了培养女性师资力量,而是基于“女子一端尤为家庭教育之根源,培植人才之基础”。当时的课程主要涉及道德、教育、国文、历史、地理、家政、手工、书画乐器等,也与现代有大不同。 此后,北洋女师学堂几经教学改革,培养过不少女杰,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许广平等,都曾在女师求学。 北洋女师学堂几经更名、并校,最终于1949年并入了河北师范学院,而其旧校址现由天津美术学院使用。 时光荏苒。 如今的女性当之无愧地牢牢撑起了教育系统的半边天。在这样一个属于教师的日子里,那些在遥远历史岁月中努力前行的女性们,同样闪耀着点点星芒。 教师节快乐。

九、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居士?

  中国古代的十大居士:  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淮海居士秦观,易安居士李清照,石湖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六如居士唐寅,柳泉居士蒲松龄。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后迁居四川。天宝初,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阁本有《六一词》,略同《近体乐府》。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夫赵明诚,卒于宋南渡时。易安晚年,流寓在浙江金华、绍兴。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文穆,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号称“中兴四大诗人”。晚年退居故乡石湖。有《石湖词》。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十、中国古代都有哪些香草?

公元前104年的《神农本草经》,加载的药物有365种,其中252种是香料植物或与香料有关,1997年收入国家药典的就有158种。

到了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已有专辑《芳香篇》,系统地叙述各种香料的来源、加工和应用情况。自此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香料的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具有食物配料性质的品种上,“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植物香料加上厨师的手艺,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香、滋、味俱佳的食品,于是就有了美食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