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

钧红釉真品特征?

钧红釉真品特征?

辨别清代钧红窑变釉瓷器,要把握三个时期特征:

1、清中早期(雍、乾时期)钧红:雍、乾时期窑变钧釉变化大,釉面蓝色面积大于红色的面积,蓝色呈大块火焰状,叫“火焰青”,红色叫“火焰红”。乾隆中后期演变为蓝红相等或红大于蓝的面积,红釉里面有很多蓝色丝絮状或线状的垂流感,垂流感越强越多,色泽富于变化的时代就越早,也就是说蓝色垂流感越多,时代越早。通俗讲,钧红釉是红釉瓷器里边流淌最严重的。真品钧红这个蓝色线条,非常纤毫的向下垂流状态,像女人长长的蓝色披肩发那样垂流飘逸的感觉。仿品:有点类似于女人蓝色卷发那种感觉,凡是卷发流淌的釉面就是仿品。所以说,直发是真的,卷发是新的。雍乾官窑钧红釉瓷器,胎骨坚密精细,胎色洁白,大型器物的胎骨较薄,不显厚重感。圈足多为“泥鳅背”,底部施深浅不均匀的芝麻酱釉,有浓有淡,看上去疙疙瘩瘩的。釉下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和“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很规矩的暗刻款,这是官窑的制作方法。这种刻款非常规整,线条非常流畅。民窑底足有明显的旋痕,多施黄褐色釉,无款识。雍乾官窑器型丰富,大型陈设器居多,如:瓶、尊、壶、花觚、花盆及佛造像等,体型较小的有花浇、各式洗等文房用品。

2、清中晚期(嘉、道时期)钧红:乾隆晚期至嘉庆、道光时期,蓝色垂流感越来越少,咸丰以后基本上就没有蓝色垂流了。这个时期钧红釉面流淌感不强,蓝色丝状越来越少,部分器物呈现蓝、紫、红、草绿、月白等多种颜色融合绞织的效果。胎骨稍显粗松,洁白也差。底部的芝麻酱釉色浅,呈淡黄色,很均匀。少数器底露胎无釉,器底垂釉现象特别严重,采用后修胎的方法,底足普遍出现缺胎少釉现象,俗称“狗啃底”。釉下有刻款“大清嘉庆年制”、“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道光时期有部分六字楷书款,线条流畅规整。民窑胎质较为粗糙,无款识,底足缺胎少釉“狗啃底”现象明显。嘉、道时期器型减少,有瓶、尊和动物造像等。

3、清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钧红:釉面垂流感不强,窑变釉蓝色几乎不见,变为全红色,有部分仅在口沿内部留有不规则的蓝色或紫色窑变痕迹。到光绪和宣统时期,喜欢用黑釉刷流淌感,红釉与黑釉无渗透,不相融。胎骨粗松,器壁厚重,有些官窑底足呈现淡淡的“火石红”斑。这个时期垂釉严重,都是后修胎,普遍出现缺胎少釉的“狗啃底”现象。底部多是细砂底,不施釉,刻六字楷书款,有些同治、光绪官窑器物,足圈上刷有一层黑色

清代豇豆红瓷器的真假要怎么鉴定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空脊卜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 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豇豆红无大器,大件的器物,绝对不是豇豆红;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色彩独到,为其他瓷器所无,即使不是行家,过目也不难辨别;其次,要辨别豇豆红野旅的年代,究竟是康熙“本朝”制,还是光绪、民国时期制,抑或是现代仿制品,其中讲究颇多,伪造者也挖空心思在此装设‘地雷’。一要从底釉的氧化程度等细节判断其年代;二看瓷器胎骨的年代特征;三看落款;最后也是最难以捉摸的一点,看重量。”有人解释说:“官窑豇豆红,重量对应体积大小很有讲究,行家上手一掂量,心中自然就有几分底。

清康熙年斗穗制豇豆红马蹄尊,估价5,000,000-5,500,000,成交价:RMB 10,280,000。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