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

回鹘的回鹘历史? 回鹘是回哪里?

一、回鹘的回鹘历史?

回鹘是维吾尔族祖先,由回纥改名而来。回鹘人是游牧民族地区最早过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其后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广德元年(763年),英义可汗(牟羽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为回鹘汗国国教。贞元四年(788年),武义天亲可汗上表请改称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元和三年(808年),保义可汗连续击破吐蕃、大食,征服葛逻禄,收复北庭、龟兹,疆域达到费尔干纳,令唐代丝路交通重新打开。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瓦解,漠北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以北一带原有的回鹘结合,大中十一年(857年),唐朝册封西迁回鹘庞特勤为怀建可汗,开启了回鹘(畏兀儿、维吾尔)崭新历史篇章。

回鹘汗国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汗国晚期依照粟特文创制回鹘文,也使用汉文。

回鹘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和唐王朝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回鹘人对于中国文化和中亚文化的发展都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二、回鹘是回哪里?

回纥主要分布于现在的新疆,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其后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

回纥的简介

回纥,也称作回鹘,是中国少数民族部落,其先祖为匈奴。回鹘是维吾尔族祖先,由回纥改名而来。回鹘人是游牧民族地区最早过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回鹘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和唐王朝保持着紧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回鹘人对于中国文化和中亚文化的发展都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三、回鹘衣装回鹘马是什么意思?

这个话的意思是穿着回鹘人的衣服,骑着回鹘人的马,说明回鹘文化深入唐朝上层,成为上层人士的时尚。

四、西里尔蒙文与回鹘蒙文对比?

关于这个问题,西里尔蒙文和回鹘蒙文都是蒙古文的一种写法,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1. 字母数量不同:西里尔蒙文共有35个字母,而回鹘蒙文则有8个元音字母和24个辅音字母,共32个字母。

2. 书写方式不同:西里尔蒙文从左到右书写,类似于拉丁字母,而回鹘蒙文从上到下书写,类似于汉字。

3. 形态不同:西里尔蒙文字母形状较为规则,大小写字母差别明显,而回鹘蒙文字母形状比较复杂,大小写字母形态相同。

4. 使用范围不同:西里尔蒙文主要在蒙古国和布里亚特共和国使用,而回鹘蒙文主要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

总之,西里尔蒙文和回鹘蒙文虽然都是蒙古文的一种书写方式,但在字母数量、书写方式、形态和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五、高昌回鹘读音?

gāo chāng huí hú

“回”,普通话读音为huí。“回”的基本含义为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如回家;引申含义为掉转,如回首、妙手回春。

在日常使用中,“回”常做形词,表示迂曲,曲折。

“回”,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古代文字形像水流回旋的样子,本义是旋转。后来表回来、还等意。后逐渐见于金文、楚系简帛、说文、秦系简牍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回”。

六、回鹘汗国面积?

回纥汗国面积410万平方公里

亚洲君主制的古代王国

回纥汗国(744~846年),又名回鹘汗国。由回纥部落药罗葛部建立。回纥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5—6世纪回纥人(又称韦纥)主要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纪初时他们又活动在色楞格河流域。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纥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势力遂强,首领药罗葛吐迷度自称可汗,不久覆灭,一般不以其作为回纥汗国建立的标志。7世纪末至8世纪初,东突厥的默啜可汗强盛,夺取了原来铁勒的故地。

在其压力之下,一部分回纥人越过沙漠进入河西走廊。后值东突厥衰弱,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于744年大败突厥,遂据有漠北,建立汗国,曾助大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840年大败于黠戛斯。立国97

七、新唐书回鹘传译文?

【译文】新唐书回纥传。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八、回鹘西迁解释?

唐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因连年天灾和外敌入侵而崩溃,部落四散奔逃,其中有回鹘牙帐西方的15个部落,在庞特勤及其舅父——宰相馺职的率领下,先西奔至葛逻禄的故地——东部天山,被黠戛斯与吐蕃的联兵击败,分作两支,一支投奔河西走廊吐蕃统治区的甘(今甘肃张掖市)、凉(今甘肃武威市)回鹘,后来发展成甘州回鹘国;另一支南越天山,进入安西都护府地区,攻占焉耆周围各城,建立安西回鹘国。

庞特勤先称叶护,大中元年(847)遏捻可汗失踪后即自称可汗,多次遣使唐朝。

大中十年(856),唐宣宗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从此十余年,庞特勤经常遣使向唐朝进贡。咸通七年(866),北庭回鹘大首领仆固俊击败黠戛斯和吐蕃联军,收复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市)、清镇(今新疆玛纳斯县),建立西州回鹘国。

据波斯学者迦尔底吉(Garkizi)在他所着的《记述的装饰》(Zaya al-Akhbar)中记载:九姓回鹘可汗是被五城(即北庭城)总督库尔特勤杀死的。

可能在870年左右,西州回鹘首领仆固俊南攻安西回鹘国,可汗庞特勤被杀,其地成为西州回鹘国的领土。部分安西回鹘东投敦煌或南投黄头回纥,加入甘州回鹘和撒里畏兀儿(Sarig Uigur)之中。

九、回鹘西迁时间?

公元840年回鹘在遭受天灾之后,又遭人祸,汗国瓦解,所属居民分五支向外迁徒,其中,南下的两支一部分进入中原,融入汉族之中,一部不久因各种原因又近回漠北,西迁的回鹊人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成为今天甘肃省裕固族的来源之一,奔向安西的回鹘人以西州为中心建立了高唱回鹘政权,发展成为今天的维吾尔族。

十、西州回鹘读音?

xī zhōu huí hú

又称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高昌回鹘、阿厮兰回鹘。指古代西迁后的回鹘人及其政权。原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后移都哈喇和卓(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辖境西抵龟兹(今库车),东至伊州(今哈密),南界于阗(今和田)。居民除回鹘人以外,尚有汉人及南北突厥、大小仲云、样磨、葛逻禄诸部。崇奉佛教,兼信摩尼教。王称“阿厮兰汗”(狮子王)或“亦都护”。公元913年入贡于辽。辽天赞四年(925)辽太祖亲征北庭,驻以监国太师。圣宗时于别失八里东筑可敦城,屯以重兵,遂为辽属邦。辽设高昌国大王府以统之。耶律大石率众西徙时,其王毕勒哥为向导,因臣于西辽。元太祖西征,亦都护杀西辽监国太师,归附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