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钱币顺序(从古至今钱币顺序排列)
一、从古至今的历史顺序?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民国钱币顺序?
民国在1912年成立后,随着货币的改变,红包里的钱,从袁大头、孙小头、帆船、法币,到关金券、金圆券、银元券
三、唐代钱币顺序?
唐朝的钱币顺序是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1、开元通宝:为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一改历代的货币制度,铸行属于唐朝的被称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
2、乾封泉宝: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时,由唐高宗推出,钱径是2.5厘米,钱上的文字是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
3、乾元重宝:在乾元元年七月,由唐肃宗下令铸行推广开来。钱径是2.7厘米,重5.97克,钱上的文字是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
4、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造的一种货币,没有明文记载但却有实物存在,钱径2.3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
5、建中通宝: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6、会昌开元:淮南节度使李绅率先铸造进呈一种背面铸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以纪年号“会昌”。
7、得壹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史思明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8、顺天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安禄山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四、元朝钱币顺序?
元朝:大朝通宝:大朝金合:交钞半分:中统元宝:至元:元贞:大德:至大:大元:大元国宝:皇庆:延祐:至治:泰定:致和:天历:至顺:元统:至元:穆清:百贴之宝:至正:至正之宝:龙风:天佑:天启:天定:大义:天统:窻国:伊藩吉昌:清泰玉宝。
五、唐朝钱币顺序表?
八种。唐朝的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
六、元朝钱币年号顺序?
元(1279~1368)
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时间:1260~1294 年号:中统、至元 发行钱币及备注:大朝通宝·中统元宝·至元通宝
帝王:成宗(铁穆耳) 在位时间:1294~1307 年号:元贞、大德 发行钱币及备注:元贞元宝、通宝·大德元宝、通宝
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时间:1308~1311 年号:至大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大通宝、元宝·大元通宝、国宝
帝王:仁宗 在位时间:1311~1320 年号:皇庆 发行钱币及备注:皇庆元宝
帝王:英宗(硕德八剌) 在位时间:1321~1323 年号:延佑 发行钱币及备注:延佑元宝、通宝
帝王:泰定帝(也孙贴木儿) 在位时间:1323~1328 年号:至治 发行钱币及备注: 至治元宝、通宝·大元至治
帝王:天顺帝(阿速吉八) 在位时间:1328 年号:泰定 发行钱币及备注:泰定通宝、元宝
帝王:顺帝(妥欢贴睦尔) 在位时间:1333~1368 年号: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发行钱币及备注:至顺元宝、通宝、至元元宝、通宝·至正通宝、之宝
七、从古至今谁发明了第一枚钱币?
原始贝币产生于距今三千年的商代,是钱币的始祖,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经过加工的天然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便于携带,这类海币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业交流的情况。
它的产生,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在原始物物交换阶段之后,可交换的商品日益增多。此时贝币出现,成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中介。
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
八、唐朝钱币顺序列表?
第一种是开元钱。
开元通宝
第二种是乾封泉宝,这是正式的年号钱,这种钱运行一年就作废了,现在这些稀少的古币价值就越大。
乾封泉宝
第三种是乾元钱,乾元钱流传下来的很多。
乾元重宝
第四种是顺天元宝和得壹元宝,这是安史之乱时史思明铸造的。
顺天元宝
得壹元宝
第五种是大历年间铸造的大历元宝,制作工艺不精,大历元宝一般直径2.3厘米,重3克。
大历元宝
建中年间铸造的建中通宝,比大历钱还更加轻小,更加少见。
建中通宝
唐代共289年,发行的钱币,见于正史的只有三种,但实际上有七八种。唐钱的铸行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九、乾隆六帝钱币顺序?
六帝钱,又称善六铜钱,指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个皇帝的铜钱。串在一起形成六帝铜钱串,如果是分开摆放的话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摆放。
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真的五帝、六帝钱币颜色是黄铜钱币倾斜45度可以看到青色的光。
十、中国历史从古至今顺序故事讲解?
中华五千年历史,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便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这九个主要的大一统王朝。但对于其他分裂王朝和短命王朝,大多数人则知之甚少。比如,之前大火的电视剧《琅琊榜》,其历史原型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但对于这个冷门朝代,观众们并不那么了解。
南北朝、五代十国、五胡十六国,都是什么意思?为了让大家对中国历史朝代及其先后顺序有个大致了解,笔者不妨以九大王朝为基本框架,先简要介绍一番,再给出极简概括。
(秦灭六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于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先秦。抛开远古文化时期不谈,先秦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其中,遥远的夏朝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创立者为大禹,就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位仁兄,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便是源于夏朝。夏朝存续471年后被商汤所灭,而商朝则在存续了不到六百年后被周朝所灭,并从此开启了八百年统治。这一段历史总结起来就是三字经里的那句“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的情况比较复杂,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的东周又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分为了春秋和战国。战国末年,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秦始皇VS刘邦)
秦朝是个短命王朝,只存续了十几年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随之举兵抗秦。项羽和刘邦合伙灭了秦朝后又起了内讧,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胜出,建立了大汉王朝。这里有个问题,秦朝明明是亡在了秦三世子婴手里,为什么我们却说“秦二世而亡”呢?这是因为,秦三世子婴登基时已经天下大乱,他自去帝号,只称“秦王”,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
(西汉疆域图)
汉朝分为了西汉和东汉,中间经历了王莽篡汉,王莽建立的新朝虽然只有15年国祚,但实际上也是大一统王朝,之所以被九大王朝排除在外,主要是因为外戚篡权,合法性不被承认。
(魏蜀吴三国疆域图)
东汉末年分三国,即我们熟知的魏、蜀、吴,最后三国归晋,史称西晋。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这里的“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只是西晋末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不止五个。西晋在五胡乱华中灭亡后,大量士族和百姓南迁,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东晋偏安南方,已经不是西晋时期的全国统一政权,西晋灭亡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入侵的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汉(巴氐)等政权,总称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之后是南北朝,同样是一段大分裂时期。所谓南北朝,是南朝与北朝的统称,其中,南朝历经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朝期间一直是一南一北两个政权并存,二者是相互对峙的关系。
公元589年,杨坚灭陈,建立隋朝,从此中国又从分裂期进入了统一期。隋朝同样是短命王朝,享国38年就被自家亲戚李渊李世民父子所灭,大唐盛世就此开启。与汉朝的情况类似,唐朝中间实际上也断过一次,那就是武则天篡唐改周。但是武周与新莽一样,都不被正统承认。
唐宋元明清,我们总是喜欢把唐朝和宋朝连在一起来说,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两个连续王朝,实则不然。
(唐朝疆域图)
唐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最终被朱温所篡,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后,有五个政权先后定都中原,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史称五代。与此同时,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还有很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也就是说,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中间相隔了53年,是另一个大分裂时期,史称五代十国。
宋朝以靖康之变为节点,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虽然是公认的正统王朝,但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政权,而是先后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于天下。最终,北宋被金国所灭,南宋被蒙元所灭。
(蒙古帝国版图)
宋朝之后的情况就没那么复杂了,先是蒙古人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元朝,然后朱元璋又把蒙元赶回了草原,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最终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但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只在北京存续了42天就被满清所灭。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国的王朝时代就此终结。
总结一下各朝代的先后顺序就是: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