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钱庄、商帮等为什么没有转换成商业银行?(古代商人有钱为什么地位低)
一、我国古代的试商方法?
(1)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去试除.例如:除数是78,可以看作80去试除;除数723,可以看作700去试除.
(2)随舍随入法.指的是当除数四舍五入时,被除数随着除数的舍而舍、入而入,54可以看作50,432可以看作400,试商8,对了.这就是被除数随着除数的舍而舍.又如:除数是58,被除数是290,试商时,58可以看作60,290可以看作300,试商5,对了.这就是被除数随着除数的入而入.
(3)除数接近15的数,如14、15、16,除数接近25的数,如24、25、26,可直接用15、25去试除,可以减少调商次数.
(4)折半估商法.
(5)同头无除商九、八、七.
二、为什么我国古代没有旅游业?
古代有旅游,但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
古代的旅游是有的,不然怎么会有徐霞客的游记和李白那么多流传千百年的名诗,但是他们应该基本都是自由行,不可能形成有带动作用的产业。
而官方的出游,比如隋炀帝的巡视,乾隆下江南,规模应该说远远超过现在任何一个旅游团,开凿运河也好、修筑行宫也罢,对经济和产业发展也是有带动作用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普通百姓得到的乐趣和受益是非常少的。
三、古代各种商帮的历史时期?
各种商帮比较著名的是,明朝时期活跃在北方的晋商,还有就是活跃在南方的徽商,另外就是活跃在西南地区的马帮
四、谁说的我国古代没有牛?
来自网络,有一个网友评论说:我国古代没有牛,牛都是建国初期从美国引进来的,它们的原型是美洲野牛。
视频出自是最近在抖音里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藏族姑娘在大草原上把自己家几千头牛拍了下来。这个网友就胡言乱语乱捏捏罢了。
其实,牛在我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古代并没有机器耕种,所以牛就成为了耕种不可或缺的朋友,为了尊重牛,在封建王朝中,许多国家都出了法律,禁止百姓杀牛。
不管是水浒传中,武松的那一句,小二!给我来二斤牛肉,三碗烧酒。
五、我国古代有没有姓闵的名人?
【闵马】又名闵子马、闵马父。春秋鲁国人。周大夫,封地陇西(甘肃临洮)。博古善论,有明见。【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春秋鲁国汶上人(山东济宁),孔子高徒,以孝悌闻,以德行称。为人持重少言语,言必有中。为费邑宰,有政声。历代追封“费侯”、“费公”、“琅琊公”、“畿圣”。世称“笃圣”。【闵业】西汉人。素有忠义。初为掾,与寇恂谏耿况归光武帝,以军功封关内侯,官至辽东太守。【闵贡】字仲叔,东汉山西太原人。家贫,有操守、性恬静。不受无功之禄,自惭口腹之累。世称节士。汉末为河南中部掾。十常侍之乱救驾有功,进郎中, 封都亭侯。【闵鸿】三国吴广陵(江苏扬州)人。仕吴为尚书。入晋,征不就。少美文才,有“南金”之誉。集三卷,佚。今存《亲蚕赋》、《琴赋》、《羽扇赋》、《芙蓉赋》、《莲华赋序》、《与刘子雅书》。【骊兴闵氏】宋时,遣山东闵称道出使高丽。后定居骊兴。为朝鲜望族,绵延500余年,世胄高门,权侵朝野。【闵珪】(1457--1539)字朝瑛,乌程人(浙江吴兴)。明朝天顺八年进士。授御史。出按河南,以风力闻。成化六年擢江西副使,进广东按察使。孝宗嗣位,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入为刑部右侍郎,进右都御史,两广总督。弘治七年迁南京刑部尚书,寻召为左都御史。十一年,东宫出阁,加太子少保。十三年为刑部尚书,再加太子太保。六年十月卒,年八十二。赠太保,加光禄大夫上柱国,谥庄懿。有《闵珪文集》十卷。
六、我国古代有没有对卷发的记载?
有
卷发的详细解释
头发屈曲。《隋书·王充传》:“捲髮豺声,沉猜多诡诈。”古代妇女向上卷曲其发以为饰。《诗·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髮如蠆。” 郑玄 笺:“蠆,螫虫也,尾末揵然,似妇人髮末曲上卷然。” 朱熹 集传:“卷音权。” 汉 伶玄 《飞燕外传》:“ 合德 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髮,号新髻。”
七、如何理解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那是由于当时的基本国情制订的,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解决足够的温饱问题,大家都去经商的话,那粮食酒没人种了,岂不会有更多的人活不下去。
八、我国古代一等国公的大门是什么颜色的?
皇宫寺院以黄与红色调为主;王公官宦的府邸用红、青、蓝等色调;而民居只能使用黑、灰、白等色调。
黄色代表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心理“土地”,红色的柱子和门窗是使用暴力后的效果体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权利”这一即虚无又无比现实的精神概念,因此在皇城的主体建筑上总是可以看到黄色与红色的身影。朱户,指的是大门朱红色的人家,在古代被纳入“九锡”之列,属于天子对“诸侯之有德”者所赐,以表示门族兴旺及享高官厚禄之势,封建时代只有皇室家族才能用,因此朱门不但有吉祥之意,更是尊贵的身份标志。汉代古籍《汉旧仪》“丞相,听事阁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在唐代,“黄阁”指宰相府,高官重臣府邸大门也多是黄色的。如今,黄色俨然成为“土豪”的代名词,成为主人雄厚经济实力的外在体现。青蓝 官宦建筑以其理性的“青色、蓝色”暗示了顺应天意的统治政策。南北朝时王公贵臣的门是彩绘的门,或绘花草,或绘龙凤。九、为什么我国古代没有素描,国画写生却那么像?
首先,什么叫做“像”?
我的理解,像至少要包括两层,一是外在形体上的相似,也就是忠实地再现所描摹的对象,二是将对象内在地精神特质表达出来。
最早的中国画也是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比如汉朝的毛延寿,给宫廷女子画像,比如唐朝的阎立本画功臣图。毛延寿是画功,阎立本虽被尊称为画师,但在当时人的眼里,画画还只是技,而不是道。到了宋朝,工笔画发展到了顶峰时期,虽然形似还是非常重要,比如赵佶画的鸟均以生漆点睛,使其光亮有神。但以赵佶为首的画家们,画得再像也还不够,他们想用有限的画卷去描绘无限的空间。
他们的画里有意无意之间加进了“气韵”,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还是人物,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气韵”。放到今天来说,就是个性化的精神烙印。这时候的国画已经在开始努力描摹事物的内在特质了。
其实在宋朝以前,南北朝时的谢赫就已经提出了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是“气韵生动”,而比之差一等的则是“骨法用笔”。强调的线条,线条勾勒的准确性和力量性。
中国画画人物,喜欢用线条来色勒,用灵动准确的轮廓线勾出廖廖几笔,就能表现出宽袍大袖的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而线条的粗细顿挫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区别。比如“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就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线条表现。
最能体现国画人物有多么的“像”的作品,当属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人物画,他的《李白行吟图》只用 了几笔就勾出了身体,是标准的“减笔体”画法,但他对李白的面部表情描绘的却比较细致,一多一少一繁一简形成鲜明的对照,又把观画人的目光引向李白的头部,形成了强烈地感染力。即使观画者感觉到诗仙的飘逸,又让人感受到他内在的神采飞扬。
十、为什么我国古代的书刻在石头上?
三种方法:
1,书法创作者直接书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2,其他人临摹于石头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3,其他人把原帖拓印于石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 石碑:把功绩勒于石土,或把书法作品雕刻在石头上,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