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五言古诗作品 颜体五言古诗作品图片
一、48字颜体古诗?
一、曹植的《妾薄命》中有一首
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二、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隔汉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三、送万臣(唐,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谁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尽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二、颜体48字古诗?
在进行书法作品比赛中,如果是48字的书法宣纸,要求写颜体字,最好选用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十年字。正文四十个字,剩下八个字的空格写落款。春夜喜雨,倍受书法家喜爱,曾多次被写成书法作品,如果用颜楷书写,端庄大气,遒劲有力,定会成为佳作。
三、颜体20字古诗?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陆羽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王修甫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榛芜掩前迹,苔藓余旧痕。--裴循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颜真卿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颜岘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士修
颜真卿的作品颜体字,王義之的作品兰亭序,张旭作品狂体字。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余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王纯
四、颜体泊秦淮杜牧古诗?
《泊秦淮》
烟笼江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杜牧是唐朝后期杰出的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这首诗描写人们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享受,忘了亡国之恨。借古喻今,表达了杜牧对唐朝后期军阀混战,政治动荡,国家前途的深深的忧虑。
五、颜体古诗对联7字楷体?
山左大明 颜体楷书 对联
莫芳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书法古诗作品颜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七、日照香炉生紫烟古诗颜体书法?
1、全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注释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3、出处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4、评价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八、关于中秋节的五言古诗颜体?
中秋月
(唐)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唐)薛莹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九、颜体集字古诗七言对联?
颜体集字古诗七言对联:
(一) 上联:云白山青万余里; 下联:江深竹静两三家。
(二) 上联:事能知足心常乐; 下联:人到无求品自高。
(三) 上联:尽日相亲惟有石; 下联:长年可乐莫如书。
十、哪个作品取材于兰亭序,颜体敦厚?
《蒙惠帖》取材于兰亭序,颜体敦厚。
《蒙惠帖》,蔡襄行楷尺牍,书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纸本,纵22.7厘米,横16.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主要取法《兰亭序》,如“惠、水、林、感、天、气”等字,笔意如出一辙。同时,在结体上,又很好地融合了颜真卿宽博疏朗、敦厚沉稳的书风。同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奇崛、米芾八面出锋的风格不同,蔡襄作书追求古趣,力创新意,自成一体,形成了端庄遒丽、温淳婉媚的独有风格,备受时人推崇,极负盛誉。《宋史·列传》载:“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