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颜体书法好看吗怎么写 颜体书法好看吗怎么写图片

一、颜体书法父爱如山怎么写?

主要是用心领会不知道你学习的是什么碑如果是错误的写法每天 小时也是重复错误越来越错一楼说的太垃圾了都是帖来的疑点技术含量都没要想学还很简单掌握基本字“颜体的一个最主要的要润,即饱满”是勤礼碑吧《郭虚己》就不见得多么饱满我的 可详细介绍不要看我年纪小写颜体字已经有十年了

二、什么颜体书法?

唐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风格。其书法初学褚遂良 ,后学张旭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

白沙 《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如果说, 魏晋以前‘体’这个字是表示书体的话,在魏晋以后就转向表示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赵体’,并非是三种字体,仅仅表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而已。”

吕更荣《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三):“ 颜真卿的书法,主要得到了张旭的指导,上承王羲之的传统,又习初唐四家特点,兼收南北朝书法新鲜营养。

学习时有选择,有取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称为‘颜体’

三、颜体书法派别?

颜体是指颜真卿的楷书风格或行书风格被后人尊称为颜体,颜体风格自唐代以来影响深远,无论颜体楷书行书都有人临摹效法,这样形成的一种风格模式可以称为颜体流派。颜体楷书著名的有多宝塔、颜勤礼碑、麻姑山、自书告身帖等,行书祭侄文稿更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他比较有名的还有争座位帖等。

四、书法颜体怎么可以练好?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其实题主写到现在这样一定是下过很大功夫的,没到现在这水平也提不出这个问题。但是题主知道自己写的不灵动,却不知道为什么不灵动,所以也就不知道怎样写得灵动。题主练的一定是假颜体(就是那种现代人编的单字解析放大本)没灵气一点不奇怪。兵法讲“以正合,以奇胜”,书法讲“既得平正,务追险绝”。另外“四宁四毋”就不多言了。勤礼碑是这样的:自书告是这样的:因为临的是假颜体,说句实话,题主不要生气,目前题主还只能算画字,不算写字,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掌握了,自然写起来得心应手,自然就灵动了。看个宋临的竹山堂:再看个傅山写的药方:写字怎样才有灵气?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仅是写字,也是道德。人是万物灵长,灵从何来?

五、颜体书法祝福词?

颜体字的特点多是规范方正,字体收放自如,带有一种醇厚威严的独特风格。所以颜体书法祝福词可选择词句大气一些的,例如福寿安康等字。

六、颜体书法的特点?

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颜体楷书中宫宽绰,四周紧密,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一如体型丰满的大汉正襟危坐。因此,颜体非常适合写榜书大字。

颜真卿的行草书具有既凝练浑厚,又有纵横跌宕的特色。他用笔气势充沛,巧妙自然,并有篆籀气息,但他的行草书仍不失魏、晋的准绳。

七、什么是颜体书法?

颜体是指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八、书法中的颜体好学吗?

书法中的颜体学习,只要学书方法得当,是能学好的。以颜楷为例试作探讨分析。

颜体楷书总体特征是宽博.厚重.纯朴、雄强、端庄,有忠义之气,有浩然之气。

《颜勤礼碑》,横细竖粗,左右长竖成相向形,转折处提笔另起。方正疏朗。(见图一)。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笔法精熟,有篆籀笔意。浑厚雄重。拙巧相生。(见图二)。

《颜家庙碑》,方正端庄,茂密雄强,醇厚有味。宽博大气。(见图三)。

《李玄靖碑》用笔平和精致,结体雍容大度。(见图四)。

米芾《海岳名言》称:"颜真卿书如项羽按剑,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学好颜体楷书自出新意的书家有:

唐代柳公权,苏东坡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中说:"柳少师(公权)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柳公权所书《玄秘塔》劲健利落,疏朗峻险。(见图五)。

宋代蔡襄学颜,为宋时之最,用笔结构都摹仿颜真卿的书法,有"宋之鲁公″之称。(见图六)。

宋代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洒脱雄强,笔笔用力,气韵生动。李长善认为,"文忠早师颜鲁公,大书《醉翁亭记》,《袁州学记》,不改鲁公家法。″(见图七)。

清代钱沣,大楷曾临摹《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东方画像赞》,其创作的楷书作品苍劲高古,结体宽博开张。(见图八)。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九、颜体书法大字怎么样?

颜体结字比较浑厚,确实比柳体、欧体更适合写大字,前提是你得写得溜

十、书法怎么写才好看?

书法是一种艺术。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通过线条的组合、运动与变化,构成千姿百态的各种不同的形体。所以书法的美,有着深邃的、广博的、丰富的内涵。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汉字基本上是从象形文发展演变而来的,至今篆书里还留有明显的影象。所以,书法艺术体现状物、状形是很自然的。

西晋文学家成公绥比较早地以外状其形、因物构思的审美观来盛赞隶书的美,说它是"灿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一幅好的隶书作品,像群星布满天空一样光辉灿烂,又像精致瑰丽的丝织品那样华美。

西晋草书大家索靖用"银钩"、"惊鸾"来描述草书的生动形象。他在《草书势》里说:"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意思是说,大凡草书的形状,像银钩那样遒劲柔美,像受惊的飞鸟那样灵动飘逸,又像禽鸟舒展羽翼将要起飞那样的姿态,又像禽鸟将飞而未动那种态势。把草书既刚又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描绘得多么形象逼真。

南北朝时代南梁武帝萧衍着重以自然造型的形象比拟来探讨书法的美。他在《草书状》里形容草书的状貌形态时有这样的话:"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用失道的惊蛇比喻草书的疾势,用清澈的碧水比喻草书的涩势,这主要从运笔的方面来描述草书的美的内在意味。萧衍还以"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形容王羲之的"字势雄逸"。

鉴于上述评论书法美的描述难以具体解释,有些人很不以为然。首先是唐代的孙过庭,他在《书谱》里有这样一段话:"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认为历代流传下来的各家对书法笔势的评论,大多内容空虚,华而不实,弄得云山雾罩,使人不得要领。其实后人对孙过庭也有微词,说他讲别人只从外表上描述字的形态,而阐述不清内在的道理,他本人何尝不是如此。像他在《书谱》里说的"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这些说法,同萧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代的米芾老先生也跟孙过庭一样,对前贤书论提出了批评,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认为他们那些比喻离奇,引证不切实际,故弄玄虚,不尽可取。可是,也有对萧翁推崇有加,大加赞扬的。此人是南宋进士,叫沈作,他认为:"笔法自萧翁以来,模写比拟取诸物象,始尽其妙,如为心画传神也。"意思是说,从萧衍以来,用客观事物的形象来描写、批拟书法,揭示书法的奥妙,好比是在为书法的传神写照。

和南北朝的前贤比起来,唐代人的书评要实在得多了。如欧阳询在《用笔论》中讲到点画的标准时,有如下比喻:直画要像铁一样刚劲,曲画要像银一样柔媚,壮则高耸而峻立,醇则柔美而清劲。这个标准和要求应该说明确多了。

同样是从状物、形象上论草书,宋姜夔的《续书谱》说的就比较具体一些。他说:"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意思是草书的形态,如人的有时坐有时卧,有时行走有时站立,有时揖让谦逊,有时忿怒相争,有时像乘坐舟船一样前倾后仰,有时像骑马一样奔腾飞跃,有时像唱歌跳舞一样欢乐,有时又像捶胸顿足那样悲哀。这些变化都是根据字的体态的要求,不是随便拼凑而成的。但比喻毕竟是比喻,姜夔的这番说法虽然具体了些,仍是可以意会,不好言传。

不管前人对书法的形象美如何比喻,如何评论,如何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那就是要使书法达到美的境界,书写者在运笔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去表现某种物象,不仅在整个字的外在形态,甚至每个字的一点一画,都应有意识地追求某种形式的美。王羲之就有这方面的高论,他在《书论》里说:"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王羲之的这番论述,充分反映古代书法美学多么重视书法的状物美,重视书法的用笔、结体、点画同自然物象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