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出塞书法欣赏 出塞书法欣赏图片

一、如何欣赏书法?

欣赏书法要从书法的三要素去欣赏,所谓书法的三要素即是章法结构和笔法。

简单的说,书法的章法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笔法就是用笔的各种各样的方法。

章法和结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团队精神,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好的章法结构就是好比有一个好的团队,不好的章法和结构就是一个团伙。笔法的好坏体现出笔画的各种形态。如果比发不好,写出来的线条就毫无生命力。

不会欣赏书法,仅仅是凭感觉就会得出正确的结果。凭感觉就没有量化,量化以后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

二、欣赏书法评语?

该从笔法用墨上入手进行评价比如这幅字运用笔法合理合法,自自如自在顿挫自然,十转圆润字的结构合理,重心稳形态险峻,有章法写的字刚劲有力,有筋有骨又有肉真是滴走龙蛇般的挥洒自如的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创作。

三、书法欣赏知识讲解?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欣赏书法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首先需要了解书法的基本构造,掌握不同字体的笔画和结构特点。同时也需要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书法作品背后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其次还需要掌握欣赏技巧,例如看懂作品的历史背景、题识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捕捉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全面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通过学习和欣赏书法,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增强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如何欣赏书法绘画?

书法国画都是中国独特的艺术,自然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欣赏方式。

绘画艺术有很多种类,大体上来说主要从技法和内涵两方面欣赏,如果是普通爱好者并非绘画专业,就很简单了,只需要看看颜色是否舒服,整体是否协调,了解一下作者和作品的一些趣闻轶事,简单说是不是符合了你的审美,你认为美就可以了,或者再能看出一点意思意味,如此欣赏就足矣。

而国画的欣赏是有其独特性,毕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无论是从国画的材料还是国画的观念,可以说与世界上所有的绘画都有很多不同。中国画一眼望去,看似简单,细细品味却是不简单,国画的欣赏有的说看笔墨,有的说看神韵,这样我们来看看画家是如何欣赏一幅国画作品,也许有一些启发。

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其实中国古代就有很多方法,评判国画的好坏,这些标准其实就是我们欣赏的切入点。比如以“品”为依据,对画家画作直接进行定格:分为“逸、神、妙、能”四品来分出其艺术高低,还或是从艺术品评的角度去加以定格,如顾恺之的“传神说”、宗炳的“畅神说”、谢赫的“气韵生动说”。这些画论观点的提出,受悠久的历史涵养和文化熏陶的影响,体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

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书法的欣赏更是如此,大多数书法和国画的欣赏是相通的,毕竟书画同源,而且国画也很主要诗书画的结合,如果欣赏书法不同之处,可能更需要看一些法度,传统的书法艺术,甚至每一笔每一字都有来历说法,作者创新的书法也有其痕迹,书法也有很多书体,每一种书体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至少要对这一些有所了解。 本身艺术就是一种作者情绪情感的表达,作为欣赏者,也不必太在意一些条条框框,中国对此有几句话,叫洗心静观,静能生慧,宁静致远,当一件艺术作品摆在面前,首先要放空心,然后静静观赏、思考,就是最好的欣赏了。

五、欣赏书法的句子?

1、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2、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3、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4、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5、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6、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8、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9、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10、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六、武中奇书法欣赏?

武中奇对联书法作品欣赏;钤 印: 钤印:长清、介然(朱)、武中奇(白) ;款 识: 款识:安康,丁卯年,武中奇。 

七、关于欣赏书法的句子?

1、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2、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3、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4、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5、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6、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8、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9、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10、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少豁胸襟气。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11、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12、狂僧挥瀚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13、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王梦楼《快雪堂跋》14、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15、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傅山《论书》16、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

八、隶书书法欣赏40字?

隶书是由小篆演变而来,蚕头燕尾是其主要特征,隶书的学习在书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从初学到中期乃至老年都是绕不过去的,小字学习,大字取法,隶书都是很好的取法对象,从古至今,各种字帖,碑刻可谓洋洋大观,丰常非富,给我们学习书法提供了很多的资料,。初学从乙瑛,曹全开始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先精学一家,然后博采众长,多写多想,方可有收获!

九、九字春联书法欣赏?

回答:九字春联书法欣赏内容如下:

1.上联:安居乐业家家春满园,下联:丰衣足食户户喜盈门。

2.上联:百业俱兴降九州祥瑞,下联:万船竞发听两岸猿声。

3.上联:半分屏山台闽本相接,下联:一衣带水骨肉盼团圆。

4.上联:宝筴叶仙椿亿龄延祉,下联:泰阶昭景曜九服均禧。

5.上联:鞭炮更岁新桃换旧符,下联:梅花迎春旧貌展新颜。

十、怎么欣赏书法作品?

提这个问题的,可以说大多是各行业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和功底,并想扩展自己的爱好和知识范围的朋友,其次是书法爱好的朋友。所以这里就尽可能多的用古代与当代公认的,名列前十位的名家经典真迹原帖为范本,尽量从简从易,多打比方少用术语,以免出现为了解决一个疑问,反而涌出了无数个你说的到底是什么的怪圈。最后也顺便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书本上常见提到的"锥画沙,折股钗,篆籀zhou体"。到底长什么样?

一 整体和局部,说的是怎样欣赏。采取远观近瞧的办法。我们看电视剧里面的老奶奶,见到大老远来的亲们的孙女,"快来,让奶奶好好瞧瞧俺的俊闺女," 抱紧然后往后轻微一推,仔细端详。没错,欣赏书法一样,先放远处看整体印象,整体就是章法,看个大概,局部就是看结构,笔法细致入微的地方,

举例《伯远帖》《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远观章法布局灵动,通篇看来,此帖书写气势连贯,结字近扁方,略带横势,有清瘦之感,其可贵之处运用疏密的变化产生开张之体势,左右拉开,有意识形成或相背或相向的结体,并增加左右间的呼应关系,顾盼照应,而又通篇和谐,浑然一体,有如天成。每行字距有远近,有疏有密,每个字都有动态表情,或顾盼、或俯仰,整体章法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再近处细看,行笔遒劲,较多地保存了楷书用笔的严谨性,笔画还略微带有隶书的韵味,显得潇洒古淡,再看用笔的主次轻重,如第一行的“珣顿首”、第二行的“从”、第三行的“优游”“始获”第四行的“别”“如”“昨”“永”第五行的“远隔岭峤”。笔墨较重,特别是《伯远帖》第一个字“珣”及稍后书写的“顿首”,这3个字与其它字相较,用笔明显粗重,字形也偏大,显得很有分量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二 欣赏书法的奇正相间,错落有致之美,也就是书法章法要有安排变化才好看,我们玩挖坑红四斗地主,先出一个对子,那你手里必须有个更大的天板的对子在接应,要不就让对手给截胡了。书法一样,看下图王铎的《行书再芝园诗轴》。这是他三十七岁写得,第二行“依旧”起头四个字姑且说是”正“,到第五个平字,王铎就开始有章法安排,“平”字突然小了一大半,这都不算,接着出奇的变,“堪”字又突然放大了写,而且斜了,甚至快左边倾斜,像个人快滑倒左边了。这就是是出了个对字牌,既奇又险峻,在快倒之际,下面“理”字偏左错落有致的接应撑一下,力度不够,没事,再下面“竹地润较”几个字由小到大呈梯形椎体再呼应矫正一下。这一行字就稳稳地立住了,又回正了,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妙趣横生。这就是大家风范。让人称奇。试想,如果这几个字平平正正的一溜写下去,是不是就死板,无趣味了?

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 欣赏形神兼备,读出神彩飞扬。字形简单,就是笔法结构之外形美,神也简单,就是让你眼前一亮,吸引你目光的出彩的地方。历朝历代以及当下,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临的最多是《兰亭序》,可是,谁敢说他临的最好,像容易,临的出神入化,临出神识的却没几个。赵孟頫,王铎,董其昌都有临本,各具神彩,那么,现当代公认谁最好,白蕉先生,好在临出了神韵,临出了兰亭序里面的味道。比如下面这幅白蕉的作品,能否读出王羲之的韵味。还有下面启功老先生这幅字,就不用多解释了,神采飞扬,真格是人见人爱。

四 相互比较着欣赏,

一是纵向比较,就是和他学的风格的前几代人比较,

如把上面《伯远帖》中的书法与存世唐摹王羲之的书法相比较,从中可寻觅到王羲之书法的一些气息。此帖中的“从”“获”“别”等字用笔没有起笔收笔,也无牵丝引带,与存世唐摹王羲之早期书法《姨母帖》中的“遘”“摧”“剥”等字相比较,就有数笔较为接近。《伯远帖》中的“永”字,与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相类比,也写得更为潇洒。 现代书画家启功:“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一是横向比较,和他同时代,同背景,甚至他自己的作品比较。当下书坛,可以说鱼龙混杂,风格众多,但总体无外好好写字和不好好写字两大流派。他们都有各自的宗主碑帖,两派目前一致推崇和临摹的碑帖不多,《李柏文书》当列前几帖,此帖的独特之处是它的主人共写了三张草稿,这里列出两幅比较对比一下。下面第一幅雄深苍劲,用笔虽重拙,但使转灵活,多有隶意,略带章草意蕴。第二幅除多加了几句客套话外,文字一样,但其体势已脱去隶意,以行草相间,洒脱灵动,率意自然跃然纸上。其苍茫意向如大漠烽烟,具有很高的苍凉雄浑之气。两个对比,上面的是对下面的修改,也显示了李柏能同时写多种笔体的高超娴熟功夫。下面一幅草稿性情工整不越上面,但无意于工而神彩畅酣,自然之气又胜过第一幅。对比欣赏,让人思绪联翩,联想当时战火纷飞,战马嘶鸣的大漠边关情境,一种艺术的享受,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五 ,多了解背景丰富欣赏理解,举例《祭侄稿》,不少人说《祭侄稿》写得这样潦草,为啥能列天下第二行书?那是你不了解背景,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和堂哥颜杲卿同声讨安禄山叛乱时,颜杲卿与子颜季明两亲人先后罹难,事后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你说看到这样的惨烈情景,心情能不难受?写那是那,不可能像《兰亭序》那样心情那样讲究工整。颜鲁公在援笔作文之际,抚今追昔,萦纡忿激,血泪交进,悲愤交加,情不能自禁。颜真卿此文,正义凛凛,有不忍卒读之感,故黄庭坚《山谷题跋》说:“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那字好在哪里呢?了解背景后,下来还是上面方法,退后看全局,然后近观局部,然后再放大细节看精致笔法。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籀,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祭侄季明文稿》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举例这个"围"如果我们提前不知道是用一指秃笔,也就是作废的笔写的写在纸上,而告诉你字是刻在沙石上,相信没有人会怀疑的,这种形态就叫"锥画沙"。还用解释吗?像用铁锥子在沙石上用力划过,锥画沙也。就这么简单,没那么玄而深奥的道道。但这是千年才出一书杰的颜鲁公的笔下功夫。再说折股钗,是古代的发卡,要说的很快明白,那么就用撑杆跳的杆子最形象,当运动员杆子一撑,弹起那一瞬间的弧形,哪种劲道,刚劲的钢筋般韧性力度。就是折股钗,比如下面“亡姪”二字,就像钢筋转来挽去的运笔,就是典型的折股钗形态。篆籀体,可以说祭侄稿全篇无一字不是篆籀体,如果具体举几个特征明显的字,那么下面的"刺史",就是十分明显的"篆籀体"它就是以石鼓文,散氏盘为代表的篆书在行草上的完美融合书体,是指纯中锋用笔,也就是说折股钗,锥画沙只是篆籀体用笔的一部分体现。

以上只是初步的从几个要素,介绍了书法欣赏的切入点,随着眼力的提高,看的作品多了,自然欣赏水平也就更高,所以多看多临,才是提高欣赏水准和写字水平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