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红娘是什么啊?

红娘是什么啊?

鲸塘镇地处宜兴西部,素称西乡。相传在唐代,西乡出了个大官叫崔颢,家有房舍数百,田地千亩,后花园的荷花池就有几亩大。只是他成婚之后数年,夫人未能生有一儿半女。崔颢为了求得子孙,将家宅西边一部份房舍(西厢房)捐给了僧人建造寺庙,到寺庙落成之时,崔夫人真的怀了身孕。崔颢高兴极了,捐重金塑造菩萨金身,以谢神灵。主持和尚说是崔府有德,佛祖彰显。因此,寺庙取名为“显德寺”。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崔夫人生了一个千金小姐,取名莺莺。莺莺从小聪明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为了照顾莺莺的生活,崔夫人还为女儿挑了个丫头,名叫红娘的早晚服侍。红娘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与莺莺十分相投情同亲生姐妹。莺莺十五、六岁的时候,崔颢不幸亡故,按照当地的习俗,人死了以后,要在家中停放一段时间才可以入土安葬,而且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有的甚至达三年之久。为了给崔颢超度亡灵,崔夫人请来了显德寺的主持。主持对崔夫人说:“崔大人生前对寺恩德,众僧应当尽心竭力超度他,请夫人放心就是。为了方便起见,不如将灵柩移到寺庙,你看如何?”崔夫人赞成,崔颢灵柩即移置寺庙。莺莺孝顺,每到初一、月半,到寺里烧香跪拜不提。

再说邻村黄下,有个姓张的破落书生叫张生,十七、八岁年纪,正好在显德寺借读。

(3)

一天晚上,张生攻读之余在寺院散步一阵悠扬琴声飘来,细听之下,才知来自寺东只有一墙之隔的崔府花园,估计是崔府小姐在弹琴,不禁由琴思人。自此,值莺莺烧香之时,张生总是痴迷着偷看莺莺。一次,与莺莺眼光正好相对,莺莺早已羞红了脸,一见之下就已丢不下了。于是,由红娘牵线,俩人相爱起来。

不久考期将近,张生要上京赶考。临行,俩人依依惜别,张生将鸳鸯折扇赠给莺莺;莺莺回赠玉蝴蝶,作为定情之物。不料想,张生在赴京赶考途中病倒在客栈,病好急赶京城,考期已过。此时,他盘缠已尽,只得靠代人书信、作画勉强度日,再候下一个考期。

再说,自从张生走后,莺莺心里一直非常挂念,尤其是京城会试之后迟迟得不到消息,真是愁肠百结,不久就病了。崔夫人看着,心里十分着急,决定早将老爷的灵柩入土为安,也好为女儿说门亲事,冲冲喜,使她早日康复。于是,崔夫人将老爷安葬后,经媒人跑腿得知陈知县的公子尚未婚配,讲给莺莺听了。不料,莺莺说什么也不同意。崔夫人再三追问,莺莺推说:“爹爹刚刚入土,女儿于心不忍,怎可就论婚事?”崔夫人也觉在理,只得说:“完婚可以暂缓着,但亲事就这样定了。”莺莺听了,心事更重了。病情愈加严重。崔夫人焦急,请了名医,为她治病,但始终不见好转。

红娘为了让小姐高兴,经常到村南三里外的紫云山(烟山)采摘山花回家摆设。一次她从悬崖掉下来,被人救起,送到崔府已是奄奄一息,临死时,对崔夫人说:“小姐与黄下村的张生早就定下百年之好,百药难治。只要退了陈家这门亲事,等张生从京城赶考回来与小姐见面,病自然就好了。”几天后,红娘就死了。崔夫人就吩咐将红娘安葬在她生前常去采花的山沟(当地称山槽)。

红娘死后,莺莺的病再次加重。崔夫人更加着急,但她没有听红娘的话,反而认为冲冲喜,病就自然会好;再说张家与崔家门不当,户不对,怎可连姻?那张生如今几年不回,肯定功名无望;陈家又催着婚事,于是就逼着莺莺与陈公子完婚。莺莺无法违拗,就在结婚前一天晚上,跳进花园的荷花塘自尽了。莺莺死后,因生前未过陈家门,陈家不认账,所以不能葬入陈家祖坟地,又不能葬入崔家祖坟地。还是显德寺主持和尚感念崔颢出资建寺功德,把莺莺安葬在寺的后院,筑土堆墩,不称坟,只说墩,称为莺莺墩。不久,崔夫人也死了,崔府衰败;由此,显德寺也随之冷落荒废。

六年后,张生终于在京考中一榜进士,不等朝廷封官,立即动身回乡,当得知莺莺为他而死,万念俱灰,就不去朝廷做官,只在莺莺墩旁,结个茅舍相守着,八十多岁亡故。张生终生未娶,无子无女,族人将他葬入黄下村张家祖坟,与莺莺墩遥遥相对,相距只有一里。张生墓地后称张基地。

后人将安葬红娘的所在山槽,叫红娘槽,至今仍是这样称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整田平地时,张基地被掘,墓内除发现有许多“开元通宝”细铜钱外,还有一对玉蝴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烟林中学(原显德寺址)扩建操场时,莺莺墩被挖掘。据当时目击者称,棺内女尸尚未完全腐烂,身上衣裙完好如新。

要黄鹤楼的赏析,精简一些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日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当然,《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历代屡毁屡修。昔日楼台,枕山临江,轩昂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几疑“仙宫”。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太平寰宇记》)。诗人登楼眺远,浮想联翩,诗篇前四句遂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鹤,杳然已去,永不复返,仙去楼空,唯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远。

黄鹤楼因其所在的黄鹤山而得名,所谓“仙人乘鹤”之事,当由其名附会而出,本属子虚乌有。诗人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传说,从虚处生发开去,从而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接着就写实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洲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汉阳鹦鹉洲,原是今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后来渐被江水冲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代以前故地。眼前的胜景明朗开阔,充满着勃勃生气,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竟至于直到日落江中,暮霭袭来。崔颢南下漫游。离家日久,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便产生了思乡怀归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纵笔顺势一路写去,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变化着的感情和变化着的景色,造成了一种优美动人的艺术意境。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对此诗所作的评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既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三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的音乐美。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其实《黄鹤楼》并不是规范的七律。其一、二两句第五、第六字竟都为“黄鹤”,第三句连用六仄,第四句以三平调煞尾。也不用对仗,几乎都是古体诗的句法,而第五、第六句的“汉阳树”、“鹦鹉洲”,亦似对非对。其所以被认为是“七言律诗”名作的原因,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它具有意境美、绘画美之外,就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此诗前四句脱口而出,信手而就,一气呵成,顺势直下,以至于无暇顾及七律的格律对仗。“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清人方东树评语,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五。)由于全诗一气转折,所以读来自然流转。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回答者:zjchao1986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2-28 12:42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考中进士,曾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青年时诗风轻艳,多写妇女题材,晚年出入边塞,写下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篇,诗风亦转为刚健雄浑、豪迈壮逸。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传说费祎登仙后,常乘黄鹤于此憩息,故名黄鹤楼。这首诗描写了登楼所见所感,并抒发了久客思乡之情。

黄鹤楼是著名古迹,且有费祎在此登仙的传说,因此登上黄鹤楼就不能不令人首先想起这一美丽而凄伤的神话。昔人即指费祎。昔人已乘黄鹤登仙而去,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这里只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以及那楼的上空终日飘浮无所依归的白云,何等凄冷!昔人登仙,固是幸事,然今日之凄凉,则不能不令人感伤不已。前四句两用“去”字,意在借那已逝的往昔,以衬托自身之孤独凄凉,四句一气呵成,纯用古调,既写出甫一登楼自然而生的感受,又借传说为诗境涂上神奇的色调。五、六句描写登楼所见实景,汉阳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所以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在汉阳西南长江之中,因《鹦鹉赋》的作者祢衡被黄祖杀于此洲而得名,因此鹦鹉洲显然并非单纯的景象,而是带有的诗人的浓厚的情感因素。最后写到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暮霭苍茫,视线阻隔,家乡不见,更增旅人思乡情怀,诗境亦被推至极度苍莽空阔。

崔颢的这首诗,向来享有盛誉,宋代评论家严羽认为“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据说大诗人李白到黄鹤楼时,准备登览题诗,看到崔颢此诗后,无法下笔,只作了打油诗一首:“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