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诗词作品 颜真卿诗词作品图片
一、颜真卿作品。?
颜真卿所创的颜体楷书,在书法史上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端庄雄伟,后世追随者极多。颜体楷书圆润饱满,丰腴厚重,像大唐仕女的以胖为美,雍容典雅,高贵圣洁,使得此一书风大气磅礴,境界雄健,多力筋骨,收放自如,具有盛唐的气象。
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有很多,比如《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颜真卿诗品三首》等。
二、颜真卿作品大全?
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家,字清臣,他的书法被后人称为“颜体”与柳公权的书法有“颜筋柳骨”之称,颜体是指颜真卿的楷书。颜真卿传世作品碑刻较多,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三、颜真卿的作品。?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及《全唐文》亦收录有其作品。
四、中秋诗词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
[唐] 颜真卿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陆鸿渐所创)
[唐] 颜真卿
杼山多幽绝,胜事盈跬步。
前者虽登攀,淹留恨晨暮。
及兹纡胜引,曾是美无度。
欻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
高贤能创物,疏凿皆有趣。
不越方丈间,居然云霄遇。
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
左右苔石攒,低昂桂枝蠹。
山僧狎猿狖,巢鸟来枳椇。
俯视何楷台,傍瞻戴颙路。
迟回未能下,夕照明村树。
五、颜真卿作品时间排序?
颜真卿的书法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主要以揩书为划分对象):
1、前期:岁以前,为颜氏向古人和民间书法学习、消化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等。《多宝塔感应碑》从笔法到结体都明显地受到隋唐民间书家的影响,宋人苏轼评价这副字时说:“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其后见逸少(即王羲之)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东坡题跋》卷四)在苏轼看来,此碑是颜真卿有意学习王羲之而作的。不过,也有的人以为颜真卿专学褚遂良或张旭,还有人认为他主要学魏碑及篆隶。综合来说,颜真卿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是博采众长而熔于一炉的。
2、中期:岁到岁之间形成了颜体面貌。这时期的代表作如《鲜于氏离堆记》,可谓丰硕伟岸,震撼人心。
3。成熟期:颜真卿岁之时,写成《颜勤礼碑》,这标志着颜体进入了完全成熟期。这时期的名作不胜枚举,有名的如岁写的《大字麻姑仙坛记》和《大唐中兴颂》,岁写的《颜家庙碑》等等。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愈到后来,愈显得摧璨辉煌,这也造就了“颜体”雄奇壮美的审美艺术。
六、颜真卿行书全部作品?
颜真卿行书有《祭侄文稿》、《祭伯父帖》、《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裴将军帖》、《刘中使帖》、《湖州帖》、《与郭仆射书》、《刘太冲贴》、《蔡明远贴》、《鹿脯贴》、《鹿脯后贴》、《朝回贴》、《峡州贴》、《捧袂贴》、《与夫人贴》、《乞米贴》、《守政贴》、《蔡州贴》、《南来贴》、《华严贴》等。
颜真卿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他创作的行书字体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有非常高的艺术地位。现如今,颜真卿的行书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学习。
七、清明诗词赏析颜真卿?
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脍炙⼈⼝、妇孺皆知的经典名篇,描述清明时节主⼈公⾬中赶路的愁苦⼼境和问询牧童的瞬间情形,抒发异乡思亲的沉痛⼼情。
⾸句起笔破题,交代时令与天⽓,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凄冷的⽓氛,是全篇感情基调的铺垫,暗⽰了诗⼈凄冷的物理感受和复杂的⼼理情绪。次句紧承⾸句意脉,点明诗中主⼈公的“⾏⼈”⾝份和正在赶路的状态,“欲断魂”三字是此篇的“诗眼”和理解的关键,特别突出了极为沉痛悲伤的⼼境。三、四两句,采⽤⽣动活泼的问答⽅式,透露以酒解愁的⼼理活动,牧童的肢体动作语⾔,不仅将作者、读者的视线引向凄迷的远⽅,既给⼈留下想象余地,⼜暗写诗⼈忧伤情怀的沉痛执着与不可解脱。
全诗以素描形式描绘出⼀幅⾃然凄迷、情感深沉的画⾯,创造出发⼈深思、耐⼈寻味的凄美意境。
八、颜真卿的作品有哪些?
苏轼《书吴道子画后》云:“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范文澜曾云:“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范文澜《中国通史》)苏轼将颜真卿的书法看成是集古今大成者,而范文澜则将颜真卿书法视为盛唐书法的代表。颜体书法自唐后,历代书家研习效法不衰,但许多人机械地将其写成呆板、粗大笨、丑拙,亦有称颜体为丑陋叉脚汉,或恶札之祖。此显为不识颜书之妙之所至。那么颜真卿书法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精髓到底若何?颜真卿一生书作、写碑丰硕,风格丰富多样,他的书艺探求流变历程又是如何?下面我们也就对其奥秘进行的尝试解读。
一、 丰富灿烂、风格多变的颜真卿书法
颜真卿书迹流传后世,宋府达800余件,当代《中国书法全集 颜真卿卷》收其碑帖52件,可谓浩富。且其风格繁丰,面目多样,楷、行、草兼善。而尤以楷书,最能体现盛唐精神气象。我们这里对其主要碑刻书迹做一不同风格美的浏览。
《王琳墓志》为其33岁所书,清瘦虚和,点画灵动;
《郭虚己墓志》为其41岁所书,精整劲健,遒丽明净;
《多宝塔碑》为其44岁书,中规入矩,法度森严;
《东方朔画赞》为其46岁书,气势磅礴,雄浑清雄;
《祭侄稿》,为其50岁书,任情恣性,笔墨酣畅;
《郭氏家庙碑》,56岁书,雄浑郁勃,劲健清拔;
《麻姑仙坛记》,63岁书,平正宽结,笔沉气厚;
《大唐中兴颂》,63岁书。
《八关斋》,64岁书,中实气满,笔势雄健;
《宋璟碑》,64岁书,虚和秀劲,骨肉挺匀。
《臧怀恪》,64岁书,虚和秀劲,骨肉挺匀。
《元结墓碑》,64岁书,虚和秀劲,骨肉挺匀。
《裴将军诗帖》,64岁书,正草相间,生动奇崛
《干禄字书》,66岁书,平正规矩,方整谨严;
《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66岁书,中正凝练,绵劲悠悠;
《李玄靖碑》,69岁书,疏宕圆劲,从容活脱;
《勤礼碑》,71岁书,刚劲古朴,雄浑灵透;
《颜氏家庙碑》,72岁书,浑厚敦实,融容庄重。此贴乃鲁公封笔之作,用笔出神入化,结字无拘无束。
二、 颜真卿书法的端庄中正、庙堂之美
艺术追求趣味、丰富、生动、感人。艺术家往往将其目标锁定于追求奇崛、追求倚侧、与变化。但实际上追求中正,追求端庄,也是一种感人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是追求中正之美,追求庙堂之气。传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启心章》云:“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是力求生动的行草书审美创作论。但若追求正大气象,追求庙堂之美,则非平正、中正、端庄而不可臻。当我们看过了舞台剧烈跳跃的芭蕾等舞蹈之后,我们再看一看国庆阅兵式,看一看仪仗队正步走,甚至看一看天安门广场执勤站立的哨兵,我们也许会感受到另一种震撼的美。
设想华夏兴盛之际的大唐,国力鼎盛,万国来朝,除了如剧烈舞蹈之外的狂草之外,更能显示帝国庙堂之气的不正是一种法度完备,深具理性之美的中正、雄浑楷书之美吗?这种美从初唐即开始步步维艰。动乱变幻的六朝北碑是斜划倚侧紧结的,它正好是那个以奇制胜时代风尚的反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结字上开始走向了平正、中正和端庄,但其笔画瘦劲,甚至纤细,虽有清秀之美,但与勃勃向上、恢恢宏大的时代气象还不能相适应。秦汉篆籀中锋和蚕头燕尾之中实气厚,在“屋漏痕”灵感的启示下,运用于楷书笔法;佛道造像的端庄平正与佛经的平划宽结,使楷书的结体找到了中正正大端庄的理想形式。在颜真卿向乃师张旭请教书学时,他对梁武帝笔法十二意的理解就变成:“平谓横”,“纵谓直”,“称谓大小,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的表现手法。我们从颜真卿的书法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其46岁之前的书作笔画是较偏于瘦劲,风格与初唐欧虞、褚是相近的。从其46岁书《东方朔画赞》始,笔画开始运用篆籀汉隶笔法,变得以中锋为主,笔画变得中实饱满。56岁所书《郭氏家庙碑》,已是雄浑郁勃而不失清气。在60岁之后,以《马伏波》为标志,结字更趋平正方整,用笔更加圆劲。特别是63岁所书《麻姑仙坛记》,使颜体的端庄、中正,具庙堂气之审美书风走向成熟完善。至此我们再来领会范文澜“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便会知道其所言不虚。64岁后以《宋璟碑》为标志,则是重在从容自在的意境下,以自由表现之姿,在端庄中正为主体风格下,追求内在的灵动、活脱、生趣变化。成就其不仅具正大气象,且具内在灵秀、斑斓多姿的颜真卿书风。苏轼曾评之曰:“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朱长文《续书断》列颜真卿书为神品,并云:“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三、颜真卿书法的生动活脱之美
颜真卿书法在追求正大、宽博、雄浑审美意象的目标下,用笔主用中锋,结字走向平正,这势必带来其书风的状如算子之呆板与僵化。显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南唐李后主即曾称之为:如叉手并足之田舍翁。米芾《海岳名言》,一方面推崇颜真卿的行书,一方面则批其楷书:“颜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其实这是不加细审的偏颇之论。一般来讲,取宏大难免失却细腻,取细腻娟秀则不免丢舍壮美。熊与掌岂可兼得?但杰出的艺术家往往能够兼而有之。如齐白石作大写意花鸟,画师的大写意中往往有细腻的鸟虫可供赏者做更深层跨越两极之品鉴。颜真卿在融合创造了其中正、端庄、宏大整体楷书形象特征的同时,也注意调动尽可能的手法增加其书艺的生动、活脱、丰富、趣味的感人性。许多后世学顔者都陷入呆、板、粗、笨、拙误区,那是没有真正认识领会和掌握颜真卿书法真髓所致之偏颇。我们细观颜真卿每一件碑书遗作,皆无板滞僵化之气,而是件件生动丰富,骨肉筋血气倶存。那么颜体书法是如何在总体平正的情况下达到这一效果的呢?下面我们则试作解析。
1、点划凝练独立,笔笔断而后生。楷书本是笔笔规矩,起止交代清楚的。而颜真卿楷书更是强化了每一点划的独立性,其手法是采用断、离、凝练之笔与组合关系。这些手法较集中地表现在《元结墓志》《李玄靖碑》《宋璟碑》中。如其《元结墓志》中的“书”“忠”“君”横折笔皆作断开,分为两笔写。许多紧挨相连的笔画,如《元结墓志》“后”“孙”等字,“昭”之“刀”的处理,及《李玄靖碑》中的“江”“高”等字,诸多笔画皆作独立分离状。而“日”“月”“目”中的横画,皆由左行至中断即收讫,右侧皆留出较大空间,以显空灵。
2、 点划皆作顾盼照应。孙过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以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以使转为形质。”实际书之高妙者,点划和形质皆是形质,也皆当有情性,书乃有体,同时有情性,而生动倶现。而情性又当以形质来反映体现。情性的体现无非笔力、笔势之神韵和点划之间的顾盼呼应。但观颜书之点,皆无直点、板点,而是皆呈不同角度形态摇曳生姿的互相顾盼映照状。特别是一些点的映带出丝更增加了其顾盼映照关系。而其笔画虽讲究笔笔独立、笔笔断,但也是互相照应,存笔断而意连之态。
3、化直为曲,笔曲势直。颜书的结字以方整为总体形态,但具体到每一笔画则是无笔不曲,同时作为主笔画的横竖又是笔曲势直的。撇捺抛戈之笔本为曲线,自不必论。单看横画,其或上仰、或下俯,皆作橫勒曲线状,竖画则或外抱、或内偃,除非对称中竖之笔,皆作不同角度倾斜或弧度之变化,而整体结字上相照应,呈笔曲势之态。在总体庄重的形态下增加生动之意味。
4、粗细变化之调整对比,增加醒目之效果。横细竖粗是颜书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一表现手法在《郭虚己墓志》中即已体现,在《多宝塔》中已很明显,而在《颜勤礼》中则表现最为突出。周秦篆籀以等粗线为主,汉隶以横粗竖细体现宽博气厚为主。南北朝碑斜划紧结,无论横竖粗细变化,隋代写经有呈横细竖粗之笔,颜真卿强化这一笔法,意在凸显结字端庄之纵势,并增加字的的活脱灵动。
5、有行无列的章法形式。楷书体现的是理性美,界格方圆,森严壁垒是正常的章法表现形式。但颜真卿楷书却多有行无列形式。这几乎是除其早期书写的《王琳墓志》《郭虚己墓志》《干禄字书》及《颜氏家庙碑》之外的一贯风格。即便是法度森严用笔精谨的《多宝塔》,也是有行无列,在画好的竖行内纵笔书写,而且字与字之间几不留空间,即字字上下挨着写。这实际是用行草的章法写楷书。这一章法形式自然保证了行的顺畅规范,也为书者结字自由发挥提供了较灵活空间。它也使得颜书在表现理性美的同时,也增加了丰富自由变化审美属性。
6、天圆地方,同画异形。地方指每字所占位置为方形,天圆则只笔的挥运空间是自由圆形。也可以说在有限的方字空间,笔画的书写要有发于纸外的笔势、意象张力。在具体结字上,横画结构,上下笔画平齐撑边,中间笔画呈上右下左放射状参差不齐之斜划。如《李玄靖碑》只“唐”“君”“郡”“焉”“书”等字。多横画排列之笔,不仅呈放射状不同倾斜角度,而且长短不齐,纵向竖笔则是中竖外斜。如“山”“州”等字。
7、曲画饱满如弓,蓄势藏经。颜书许多竖画变曲,如竖勾之笔,口形右部之竖多变为向右弓之弧。而戈勾及托底“也”“己”抛勾,曲笔更是夸张突出。这些笔画的强化表现增加了字体的动态变化之美。
8、密可走马,疏不透风。邓石如谈结字之妙,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在强调结字疏密关系。而此处所谓“密可走马,疏不透风”,乃言颜书调整疏密不同结构字时的一种技巧方法和达到的视觉效果。即对于简单笔画的字,笔画加粗,笔势增强,因具“疏不透风之感”。如《李玄靖碑》“一”“大”“夫”“公”等字。而对于繁密之笔画,则采用凝练、细小笔画处理,虽笔画繁多,但成字则有可走马疏朗之感觉。如“荣”“国”“庙”“遂”“避”,《颜家庙》之“袭”“随”等字。昔吾郡马良辰先生为谈楷书之妙,言及此说。验之颜楷,诚不诬也。
9、弱化圭角,增加圆势的写意表现手法。颜楷自60岁后,楷书起、转、止圭角大为弱化。横、竖画起笔多表现为轻松娴雅的如蚕头、如篆籀之圆笔形态。转折或圆转,或另以圆笔起笔,收笔也多为藏锋轻逮,了无早期如《多宝塔》之顿按。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鸭!)
2.点关注我,跟谷鸣学习更多书法知识。
3.关注公众号【谷鸣书社】,窥探晋唐笔法
九、颜真卿介绍和主要作品?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十、颜真卿早期书法作品?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一块碑,可以代表颜书早期的风貌。颜真卿和唐代大多数士大夫一样是正统的儒家,也信佛教,故写此碑时,自然恭谨诚恳。作为颜早期的成名作,承二王、欧、虞、褚的余风,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雅致,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人手。
《东方朔画赞碑》系颜真卿早期作品,并不是他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书迹,但却被宋代全才苏东坡奉为圭桌。如果我们拿苏东坡的字体略加比较后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苏轼与颜真卿的审美观是一致的,他正是在颜氏此碑艺术的不完美、不成熟中发现了向新的高峰递进的契机。
此碑行笔刚健、方正骏爽,有如庄严、巍峨的殿堂,健拔之态有如大山雄踞一方,使人感受到“颜体”的艺术力量。